试析完善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魏彬彬 时间:2014-06-01
  首先,政府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很多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对公司制的民主决策制度优势认识不足。民营企业的投资者有必要弄清委托代理制和产权分开的必要性,弄清制衡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才能向朝着现代企业的方向前进。所以,政府应积极加强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宣传和合理引导,减少直接干预,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让企业自觉的建立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其次,加强对企业的约束和管理。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财产利益和保护。另一方面要对民营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要求他们对信息进行披露,增加经营的透明度,使股东和债权人了解公司的真实信息。 
  第三,相应改善董事会制度。要保证董事会中拥有足够比例的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以便在领导层做出失误决策的情况下,及时纠正上级的决策,降低决策所带来的风险,让公司治理的激励功能和制衡功能同步发生效力。 
  3.2 要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 
  首先,要注意内部管理控制。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机构设置比较简单,因此,一定要做好职能划分,明确权责,授权适度。对不相容的职务不能相兼,如会计和出纳制度,但不相关的职务则可以考虑同时担任,如办公室主任可以兼会计等。 
  其次,注重对关键点的控制。由于民营企业人员较少,机构设置相对简单,不像大企业有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因此,民营企业应该抓住关键点的控制,只有抓住了关键点,才能达到内部控制的目标。对此要注意三点,一是授权、权责是否明确;二是是否进行了不相容职务划分;三是对相关的监督人员进行检查和审核。 
  第三,激发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热情。内部控制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根本上讲,企业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参与程度,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和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员工热爱企业、以企业为荣,企业的成败与他们息息相关,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参与企业管理的热情。 
  第四,注重风险控制。民营企业通常都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其生产经营的许多方面都会受到来自企业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民营企业可以聘请专业机构人员,如咨询管理公司等定期分析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或者是由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组成一个风险评估小组,定期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