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在政策性破产企业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贾海亮 石峰 时间:2014-06-01
    摘要:在企业生产力诸要素中,职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要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国有煤炭企业政策性破产会触动方方面面的利益,尤其需要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坚持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职工, 才会让职工乐于接受;只有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职工群众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取得实效。本文根据原平顶山煤业(集团)高庄矿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高庄矿)实施政策性破产工作实际,从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破产中的作用、如何做好破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从而不断巩固和深化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
  关键词:企业政策性破产;思想政治工作 ;实践与思考
  对资源枯竭矿井实施政策性破产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国有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也是企业轻装上阵、实现第二次创业和长远发展的现实需要。由于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很大的工作,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及时准确地掌握职工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确保政策性破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企业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庄矿自2006年实施政策性破产,2010年7月破产终结,四年多的时间跨度,企业不但实现了重组,走上了二次创业的新路,而且做到了职工满意,矿区和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活血化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一、为什么要实施政策性破产
  高庄矿位于平顶山市石龙区境内,韩梁矿区中部。矿井于1958年9月初步设计,同年11月动工建设,期间因勘探程度不足在压缩基建中停建。1965年6月由武汉煤矿设计研究院重新设计,同年7月开工重建,1968年12月投产。井田勘探面积12.5平方公里,含煤面积9.6平方公里,地质储量4002万吨,可采储量2179.8万吨,年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属有限资源矿井。
  在平煤集团的奋斗史上,高庄矿曾是主力骨干矿井之一,为国家的能源建设做出过突出贡献,也为集团公司的发展创造过辉煌业绩,曾被喻为平煤西部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经过四十多年的开采,加上周边小煤矿越界侵采,煤炭资源日渐枯竭,生产经营陷入艰难困境。自2001年以来年年亏损,负债累累,处于严重资不抵债的境地,企业发展难以维继。突出表现为:一是产量下降,困难重重。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长期开采再加上周边小煤矿的侵采破坏,使地质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资源储量明显减少,煤层薄且断层多,只能靠开采边角煤、残余煤维持生产,产量极不稳定,成本极高。另外,长期开采,还造成了井下工作面顶板压力大、隐患多,部分运输巷道受压变形严重,运输、提升系统受阻。同时,小煤矿泄水露风点较多,扰乱了正常的通风系统,给“一通三防”造成严重隐患,危及矿井的安全生产。二是资不抵债,扭亏无望。在资源枯竭情况下,煤矿维持生产的费用越来越高,一方面企业生产过程中必要的安全投入和正常的设备维护与更新,需要大量资金;另一方面煤炭产量逐年减少,煤层薄煤质不高,售价降低。一边是需要大量的支出,另一边却是收入在不断减少,这两方面因素造成了矿井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经营十分困难,亏损严重。据统计,2006年,高庄矿的吨煤销售价格为338元,吨煤成本却高达638元,吨煤亏损达300元。截至2007年12月底,企业累计亏损达4.8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313%,处于严重资不抵债的境地,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根本无法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
  面对这种状况,高庄矿在集团公司领导下,抓住国家对“资源枯竭矿山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的政策机遇,于2003年底申报政策性破产的计划和预案。2006年7月18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下达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白源煤矿等17户企业破产项目的通知》,将高庄矿列入政策性破产计划。2007年11月13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关于同意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八道壕煤矿等10户企业进入破产程序的通知》,批准高庄矿进入破产程序。2007年12月10日,高庄矿第十五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平煤集团高庄矿有限责任公司政策性破产实施方案》、《平煤集团高庄矿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安置方案》和《平煤集团高庄矿有限责任公司企业重组方案》。2008年1月18日,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裁定,宣告高庄矿进入破产清算程序。2008年3月7日,清算组进驻企业召开破产清算启动大会,全面展开破产清算工作。2008年9月25日,召开破产清算第一次债权人会议。2010年7月底终结破产程序。
  二、实施政策性破产的意义
  我们用一个实例对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的前、后情况进行一下对比说明。
  七星公司作为平煤集团公司第一个成功实施政策性破产的矿井,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了解和掌握。在实施政策性破产前,七星公司经过近五十年的开采,资源严重枯竭,产量大幅下降,破产前几年一直是用30--50万吨左右的产量,养活着大约120万吨左右矿井才能负担的人员,生产经营压力巨大,职工收入一度排在集团公司原煤生产单位中倒数第一,且连年亏损,负债累累。2002年其财务决算报表显示,七星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147%,处于严重资不抵债的境地。
  2001年,集团公司抓住政策机遇,积极申报对七星公司实施政策性破产。2003年,全国关闭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批准立项,列入煤炭行业“1660工程”计划。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政策性破产工作已按照既定目标圆满终结。通过实施政策性破产,七星公司甩掉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争取到国家财政补贴资金3.3842亿元,去掉了近2.6亿多元的债务和利息负担,老、弱、病、残人员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利用国补资金和有效资产进行了重组,淘汰了落后生产能力,解决了企业的未来发展问题。同时,新七星吸纳5200多万元股金,解决了企业下一步发展的资金问题。从破产前后的生产经营情况看,原煤产量由2003年60万吨,提高到2006年100多万吨,增幅达68.3%;遏制了连年亏损局面,实现利润3147万元;职工收入也由2003年的8011元提高到2006年的19092元,增幅达138.32%。在取得骄人业绩的同时,还涌现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白国周以及在全国煤炭系统推广的“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等一批优秀典型人物和先进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可以说新企业从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充满生机与活力。
  高庄矿同七星公司破产前一样,都曾作为平煤集团公司主力矿井之一,为集团和国家做出过积极贡献;都面临着资源枯竭、资不抵债的严峻局面;都需要通过破产重组,减轻企业负担,解决未来发展问题。七星公司的成功经验对高庄矿来讲有很好的借鉴和参照价值,同时也用事实证明了政策性破产有利于企业,惠及于职工。
  (一)企业可以卸掉沉重的历史包袱。政策性破产可以依据政策规定,核销企业历史上因各种原因形成的难以偿还的债务;可以通过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使不良资产得到准确估价和合理处置,从而提高企业资本质量;企业办社会的职能部分,具备条件的可以向当地政府移交,有利于重组企业轻装上阵;政策性破产后,企业债务负担消除,历史负担丢掉,富余人员减少,资本结构趋于优良,有利于重组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人员重组和机制转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大大增强重组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重组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职工生活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职工可以从中得到实惠。利用国家财政补贴,可以解决离退休人员、工伤残职工和因工死亡遗属的医药费、伤残补助金、抚恤金等实际问题。政策性破产照顾一批年龄偏大的职工提前退休,纳入社会统筹;对不符合提前退休的职工,给予一次性安置费或一次性经济补偿,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为这些职工提供了重新选择出路的机会;给愿意进入重组企业的职工提供了新的工作岗位,而且在企业重组过程中,职工可以利用国家财政给予的经济补偿金或安置费投资入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股东,在获得劳动报酬的同时,还可以参与分红等等。 
  三、实施政策性破产离不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是由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实体性要素构成的。而劳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根本的要素,只有人和其它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形成生产力。那么对企业而言,实施政策性破产从表面上看是厂房、设备、财产、物资的重新组合,但是政策性破产中的各项工作都要由人去操作和参与,人的素质状况如何,决定破产重组的结果如何。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协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优势,保证企业政策性破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帮助职工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破产重组,首先是思想重组。长期以来,国有煤炭企业的职工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铁工资、铁饭碗、高福利、高保障的观念根深蒂固。政策性破产在企业体制改革、结构调整、制度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所采取的举措势必要打破这些旧观念、旧体制,总要触及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同时,面对破产重组这一深层次的改革,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地位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受的影响也不同,因而思想上造成了各自不同的观念意识和利益要求,必然会产生许多模糊认识和思想阻力,一时难以接受,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企业和社会的稳定。正是由于职工在破产重组中思想的复杂性和尖锐性,更加凸显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才更加需要依靠有效地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宣传教育、正面引导等各种方法,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帮助职工认识到改革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是大势所趋。
  (二)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带动职工学习政策,领会精神。政策性破产是国家针对国有企业历史上的特殊性实施的一项特殊政策,它在很多方面特别是在核销企业债务、安置职工方面有着相应明确、严格的标准和规定,这也是政策性破产与依法破产的主要区别之一。但是,这些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广大职工基本上是不熟悉的,甚至是不了解的。遇到新出现的问题,他们往往习惯于按企业破产前原有的政策去对待,期望按原来的方式去解决。一旦问题的解决与自己的要求有差距,就容易在思想上产生疑惑、情绪上出现波动、工作中出现抵触,更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的难度。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带动职工主动加强学习、了解有关规定、领会精神实质,不厌其烦地反复做解释工作,让职工在思想上接受政策,理解政策,循序渐进地达到自觉主动执行政策,按相关政策办事的目的。
  (三)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引导职工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实施政策性破产的国有煤炭企业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资源严重枯竭,经营困难、资不抵债、扭亏无望。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这种局面,一方面会使职工心态严重失衡,信心下降,造成人员调动频繁,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恢复和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在重组过程中,机构设置需要健全,管理制度需要完善,新的体制需要职工适应,诸多不稳定因素也会不断显现。比如,在岗职工因惧怕竞争而存在畏难情绪,因生活困难而有怨气;工伤、工残人员因能否得到妥善安置而不放心;退休职工因退休待遇能否落实而担忧等等。处理好这些问题,同样也要依靠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职工正确认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事物发展的过程就是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过程,应该看到企业改革所带来的更多摆脱困难的机遇,从而引导职工正视现实,正视困难,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四、如何做好政策性破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国有煤炭企业政策性破产的特殊性与破产期间职工思想的复杂性、矛盾性,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高庄矿党委在几年多破产工作中,始终坚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提出了“以确保矿区稳定为中心,以维护职工利益为重点”的工作思路,并结合破产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注重把握规律,坚持稳中求进,有效地保持了企业稳定和破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调查研究,摸清职工思想脉搏
  调查研究,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矿党委高度重视,先后组织了3次调研和1次问卷调查活动。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职工思想状况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困惑不解期。初听到企业准备申报政策性关闭破产的风声时,职工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对政策性关闭破产目的意义不清楚,他们对破产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产生怀疑。有的职工认为企业的日子还过得去,效益还可以,为什么要关闭破产;有的则认为职工是企业的主人,煤矿工人曾经为了国家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国家不会不管,干嘛非要走破产这条路。因此大家心理上不平衡、不理解,思想上一时难以接受,出现躁动、抱怨、悲观的情绪,其表现是聚众议论、四处打听、工作消极等等。
  2.忧心忡忡期。当企业政策性破产的消息得到证实后,职工反映的问题主要是对政策性关闭破产的含义和破产方式不了解,抵触情绪大。毕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干了几十年的“公家活”,不少职工几代人都在矿上工作,对企业有强烈的依附感,难以接受企业破产的现实。在岗的职工不想离开现岗位,担心破产后还能不能再就业,再就业谁来管,开始为今后的出路和生活担忧;老弱病残的担心破产后看病吃药无着落,生活无依靠,希望哪怕继续苦熬也不要走破产这条路等等。同时,确定不确定的消息纷至沓来,各种流言、传言混淆视听,使职工心态失衡日益加剧,职工思想处于不稳定时期,容易引发矛盾。
  3.等待观望期。当企业进入实质性破产前的准备工作时,这一时期职工的思想情绪相对较为平和。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教育后,多数职工对政策性破产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也认识到政策性破产是大势所趋,也看到或听到集团内部其他单位破产后,职工的待遇和企业发展都比现在要好,从而在心理上得到了一些慰藉。特别是一些年富力强、有技术或业务专长的职工感觉到这是一次机遇,希望早破早安心。因此,多数人表现出随大流、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紧张、抱怨和疑虑情绪有所缓解,职工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起政策性破产到底有哪些优惠政策。
  4.复杂多疑期。当法院宣告企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清算组进驻企业开始清产核资后,职工思想表现的比较复杂、矛盾、多疑。这一时期出于对害怕破产的本能心理反应和个人利益的考虑,职工的思想比较活跃,提出的问题也更加具体。有的提出自己工龄不对,有的要求评残;合同制职工要求与全民所有制职工享受同等待遇;工亡病故职工遗属说补助太低;就连某些已经调出企业的人员,也要求返回原单位享受破产安置待遇等等。然而,当他们的要求与政策规定相抵触而实现不了时,有共同利益的职工开始聚集在一起相互鼓动到矿上访,甚至越级上访;没有共同利益的职工,则心里上总是怀疑自己吃亏,相互对比,情绪偏激者有的围攻领导,有的威胁谩骂,有的哭闹。虽是少数,但多数职工抱着“反正已经破产了,现在不说白不说、不争白不争、不闹白不闹”的态度,都想利用这个机会为自己多争取点利益,因此明里暗里同情、支持、放任的人却为数众多。这一时期,是群体性事件的易发期、高发期。
  5.平稳缓和期。当清算组开始按规定向职工发放一次性安置费,企业政策性破产程序即将终结时,多数职工心态逐渐趋于平稳。 
有的已经作为股东在新企业工作,他们开始关注今后的生活和未来的发展,希望企业保持稳定;有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同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拿到了一次性安置费或补偿金自谋生路。此时,除了极少数不符合条件的职工还在要求享受政策性破产有关安置政策外,原来情绪偏激的职工都觉得再折腾也没有意思了,还是要面对现实,开始新的生活。
  (二)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方案
  通过上述调查我们认为,在政策性破产期间职工思想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时段性,即职工思想动态可分为三个阶段。二是转化性,即职工思想在“经济”与“政治”之间变换。
  在第一阶段或破产初期,职工思想上表现为困惑不解、忧心忡忡。我们认为出现这种思想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主观上观念相对滞后;二是客观上职工收入长期偏低,养家糊口面临困难。这个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在宣传发动、引导教育上下功夫。主要是从国家改革的大政方针,煤炭行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入手,向全矿干部职工和家属宣传实施政策性破产的重要意义。讲清政策性破产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讲清政策性破产后职工所能享受到的优惠政策,讲清政策性破产后企业的前途和职工可选择的就业渠道,讲清政策性破产工作的实施步骤;重点宣传、反复宣传政策性破产的目的,使干部职工明白为什么要政策性破产,政策性破产有什么益处,最终要会达到什么效果。
  在第二阶段或破产中期,大部分职工思想表面上较为平和,但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这是因为,随着企业进入实质性关闭破产前准备工作,职工们开始更多地关心政策性破产中的特殊政策,大家都在等待观望。由于职工心里多疑和不信任的特点,这一时期如果引导得好,不稳定因素可以减弱;引导得不好,不仅易引起矛盾,而且问题还可以渗透于关闭破产的全过程。因此,在这一阶段我们必须使职工充分了解破产程序和破产政策。思想政治工作应将这一内容作为工作重点,一是制定宣传提纲,着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办法,使之家喻户晓,引导职工彻底转变观念,彻底抛弃观望、等待等不切实际的想法,消除抵触情绪,积极投身到这场变革中去,从心态和行动上增强人们对现实的承受能力。二是进行摸底调查,认真分析各类人群的想法和议论热点,根据政策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和思想疏导工作。三是对一些“重点人物”和有代表性人物提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认真、细致、主动地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帮助职工排忧解难,消除顾虑,使广大职工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在第三阶段或破产后期,是企业关闭破产的实施阶段,职工思想表现的较为复杂、矛盾,甚至尖锐。这是因为,人员安置、资产重组工作都要在这个阶段完成,各种安置政策、办法都要一一予以兑现。每一个人,从领导至普通职工,都面临着许多实实在在的问题,有共性的问题,也有个别的问题,各种矛盾完全浮出,交错繁杂,大量的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在此期间,思想政治工作要随着中心工作的转变而转变,切实起到服务和保障作用。要组织专门机构、配备得力人员,负责群众的来访接待工作,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共性问题召开有关会议进行解答,说明情况,将政策交给群众。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千方百计为职工排忧解难,尽力帮助职工解决政策范围内的后顾之忧,使职工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三)围绕中心,凝心聚力分步实施
  在推进破产工作中,高庄矿党委针对职工思想上述特点,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始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了大局稳定。
  1.完善工作体系,全力构建长效工作机制
  破产初期,在借鉴集团公司其他单位政策性破产经验的基础上,矿党委坚持“超前引导、积极预防”的工作方针,确定了政策性破产思想政治和信访稳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建立了强有力的领导组织体系。成立了由党委书记、矿长为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党委、行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在层次上形成矿——战线——区队三级责任体系,不断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建设,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一是构建覆盖全矿的信息收集和反馈网络。成立了高庄矿“破产政策咨询站”和基层区队“信息反映室”;二是实行代言人制度。把党支部书记和工会主席确定为职工群众的代言人,具体负责收集职工反映的问题,代表职工统一向矿上反馈信息,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三是规范工作方式。在对待职工关心的敏感问题上,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的“阳光”操作制度,在对待职工疑虑的问题上,实行“统一政策口径,统一工作方法,统一回复意见”的“三统一”工作机制,保证了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较好地维护了职工群众的利益; 
  2.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平心而论,无论从那个角度讲,职工群众对企业破产存有疑虑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为此,我们把加强政策学习和宣传教育放在破产工作的首位,运用多种工具,采取多种形式,把有关政策给职工讲清楚、讲透彻,为我矿政策性破产工作提供良好氛围。
  破产初期。首先,加强党的领导,做通领导干部的思想工作。在关闭破产中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明确提出,在实施关闭破产过程中,党的组织不能散、党的工作不能停、对党员的管理教育不能放松。打好企业关闭破产这场攻坚战,领导干部是关键。矿党委首先从做通中层干部的思想入手,多次召集他们开会、个别谈话、采取办轮训班的方法,反复宣讲破产的意义和中央的方针、政策。耐心听他们谈看法、提意见、发牢骚,并因势利导,平等交流。其次,采取先上后下、先党员后群众、先骨干后一般的方法,区分层次,分类指导。结合专题讲座、培训班、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闭路电视、宣传栏、黑板报、电子显示屏等工具的作用,把破产政策和法规广泛宣传贯彻到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及离退休职工中去。以党员领导干部和先进骨干带头宣讲和层层宣讲为基本形式,把形势任务讲清、目的意义讲准、政策法规讲透、历史机遇讲实、发展前景讲明。
  破产中期。一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以“应对挑战抓机遇、坚定信心促发展”主题讨论实践活动为主线,利用活动简报、电视广播等宣传载体大力开展矿情形势任务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和宣传舆论工具,紧密结合不同时期矿党政工作重点和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实际,采用事实说话,典型引路,广泛宣讲关闭破产的意义和相关的政策,把政策规定原原本本地交给职工,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二是积极组织培训学习。采取举办破产政策培训班、召开各类座谈会等形式,分层次培训包括矿、区队(科室)、党员干部在内的工作骨干。三是开好职代会,统一思想。全面落实“依靠职工办企业”方针,积极实施“阳光工程”,通过厂务公开栏、职工代表联席会等多种形式,及时公开职工群众较为关心的各种矿务活动。
  破产后期。一是运用了“一人一策”的工作方法。煤炭企业不少职工几代人都在矿上工作,亲属关系错综复杂,一个人的问题没有处理好,就会影响和牵动一大片人。二是畅通了职工诉求的渠道。建立了党政领导接待日制度,轮流值班,认真听取职工的意见和要求;成立了接待小组,随时随地解答职工提出的问题。三是积极消除不稳定因素。矿党委除定期召开信访例会,通过会议对稳定工作进行认真细致的部署外,还大力实施“三讲五抓”工作法(讲感情、讲原则、讲实效;抓预防、抓排查、抓疏导、抓重点、抓追究),教育职工遵守法律法规,通过合法、正当渠道和方式反映问题和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建立健全稳定预警工作机制,加强稳定信息交流和反馈,各党支部每天坚持向矿咨询站、信访科汇报信访稳定情况,对可能产生的一些不稳定动向,及时汇报并采取措施超前做好工作,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队、大事不出矿、矛盾不上交、事态不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