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会计诚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赵方圆 时间:2014-01-03

[摘 要]会计诚信不是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它作为企业诚信的一部分,对促进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要。会计诚信的缺失,必然严重危害国家的经济与管理。解决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就显得越发迫切和重要。如何重塑会计诚信,遏制会计造假,不仅要加强法律、制度和规则建设,而且必须积极倡导诚信精神,建立会计诚信体系,才能提高会计诚信度。
  [关键词]会计诚信 现状 原因 对策
  
  会计诚信,是指会计行为的诚实守信,具体表现就是会计工作人员按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并且该信息是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是投资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证券交易所等有关各方能否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起着决定性作用。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但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普遍,已严重影响到各会计信息使用方的经济利益,为了防止会计信息虚假泛滥盛行,重塑会计诚信,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一、我国会计诚信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会计工作是整个宏观经济工作的基础性工作,然而当会计信息失真时,市场的危险度就会增加。失真的会计信息即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主动或被动的违反法规和制度,搞变更、做假账,生成了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会计信息并将其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处于成长期的市场经济环境而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是灾难性的。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严重的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证券市场发育不良、交易费用高昂、企业筹资困难等,很大程度上都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有关。
  1.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形式
  (1)原始凭证失真。这种失真指的是会计核算过程,记录经济业务的第一道手续即登记原始的凭证不真实。当团体利益、局部利益、个人利益在某种场合占了上风,一些原始凭证往往成了企业上下“通力合作”的结果。在取得原始凭证时,夸大或缩小经济内容,伪造发票、无中生有,从而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发生的经济交易情况,造成了会计信息根源性的失真。
  (2)财务报表失真。这种失真指的是企业为了粉饰财务报表,利用资产重组、关联方交易、资产评估、利息资本化、交易时间差等多种手段,虚构经济业务、从事不等价交换,从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会计人员被动的使用失真的原始凭证,在记账、算账、报账过程中因未发现而导致的报表无意失真情况也时有发生。
  (3)资产计价失真。资产反映了企业经营、偿债的能力,部分企业资产流失已经很严重,但是为了保全自己表面上的经营业绩,宁可账实不符,也不许报废和核销已无价值的存货,同时还存在着故意计价偏差,造成资产计价失真。
  (4)会计信息披露失真。会计信息披露是会计信息呈现给使用者的最后一道程序,它的失真是指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采取各种手段来隐藏真实的会计信息,包括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会计计量方法不准确、债权债务关系不明确等,直接影响有关利益方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和投资方的决策。
  (5)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缺失。由于浮躁心态和逐利心理,作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和企业的财务舞弊者串通一气,通谋作弊。这种行为不仅使得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其使用者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使注册会计师行业遭遇严重的诚信危机。
  2.会计信息失真的手段
  (1)调节利润。公司通过多计收入、少计成本、提前确认收入或滞后确认成本的方法来虚增利润,掩饰不良的经营状况;通过相反的操作手法来虚减利润或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从而少缴纳税款,损害国家的利益。
  (2)虚设投资项目。大多数上市公司为了获得配股、增发资格,在会计操作中伪造会计信息,虚设投资项目,骗取股东们的投资,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3)虚列资产。包括通过虚假的资产评估和虚拟资产的方法虚增企业资产和通过加速折旧、隐瞒债权的方法虚减企业资产,造成账实不符。
  二、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1.市场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很不健全,市场信息传导机制不畅,导致信息缺乏、市场信息传播速度缓慢,市场主体各自拥有的信息不对称,致使好的商誉难以得到广泛而迅速的传播,失信者不能及时地被曝光和发现,并得到应有的惩罚。社会化诚信机制尚未形成,缺乏有效的诚信监督机制。
  2.信用制度不完善。诚信不单是一种契约,更是制度的反映和体现,诚信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信用关系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一个有序的信用体系是建立在一个有效市场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的。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确立起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有效监管的市场制度;金融制度、财税制度、投融资制度还很不完善,使信用活动缺乏制度约束。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