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额农贷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8-03
关键词:小额农贷 可持续发展 农村金融
前言
自2001年江西推行小额农贷以来,辖内农村信用社从农户的实际需求出发,积极寻找支农服务切入点,努力打造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这个品牌,有效配合农村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实施,拓展了农村信用社服务群体和走向。截至2004年末,全辖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94.68亿元,占农户贷款的49.5%,占农业贷款余额的42.7%,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7%,其中:小额农贷累放96.86亿元,同比增加21.6亿元,增长28.72%,占各项贷款累放额的32.15%,小额农贷在支农的作用和份额凸现。
四年来,辖内有1451个农信社开办了此项业务,占全辖农信社数量的97%;放款总额有了较大增长,核发贷款证404万户,占全辖农户总数的54.6%,占有贷款需求农户总数 95.2%;共有378万农户获得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占有贷款需求的85.49%;全省农信社已为463.6万户建立了经济档案,有347.3万户评为信用户,有1227个行政村(镇)被评为信用村(镇),政治、经济、社会、支农服务机构多方受益明显。实践表明,农户小额信贷已实实在在被农户称为致富路上的“绿色通行证”。
小额农贷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矛盾
经过三年的实践,小额农贷拥有过推广之初的酣畅、全面实施的快速发展。时至今日,小额农贷同样面临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和困惑。主要体现在:制度与现实的不匹配束缚了小额农贷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农村信用社办理小额农贷的依据依然是2001年制定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四年来一直未修订。从调查情况看,该办法已跟不上农村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农业产业不断升级的需要,也不适应农村信用社的快速发展。期限的不合理设置、限额制约的“瓶颈”、贷款救助和保障体制的缺失是最主要的三层障碍。
外部环境与信息不对称掣肘了小额农贷的可持续发展。不恰当的行政干预、不健全的信用环境、歧视性的竞争环境、不畅通的信息渠道成为四重桎梏。
资金链与监督管理的不衔接影响了小额农贷的可持续发展。五大压力十分突出:一是面临资金窘迫的压力。目前,农村资金分流严重,存款大量流入商业银行和乡镇邮政储蓄,农信社存款在农村市场的占有份额不足30%,但农业贷款却占金融机构的80%以上,形成了明显“造血”功能弱化和资金回流“瓶颈”。二是面临效益低下的压力。小额农贷是带有较强政策性的贷款和微利产品。贷款按一年期基准利率上浮20%执行,利率为6.37%,而同期其他贷款利率最高为 10.62%。同一年期存款利率比利差约为4.39%,而非小额农贷利差达到8.64%,如果小额农贷形成5%的呆账,扣除相应的人工成本及管理费用后,实际上小额农贷在效益上已经十分有限。三是面临管理力量匮乏的压力。小额农贷涉及千家万户,现有信贷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有的信用社一个信贷员要负责 2000余农户贷款,很难保证贷后的跟踪监控。在管理上,信用社“重贷轻收”,“重息轻本”,见“证”就放,期限管理,贷款到期后,只要能按期结息就仍然是正常贷款。长此以往,隐性不良将越来越多,小额农贷风险将不断积聚。四是面临监管滞后的压力。县级监管办人员少,职能弱,但监管机构多,一年中大部分时间被抽调参加上级组织的现场检查,监管力量无法确保盯住这些确实需要监管的中小金融机构。五是面临清收手段脆弱的压力。小额农贷作为一项政策性很强的业务,且都是信用贷款,形成不良后,对其进行清收要较其他类贷款难度更大,基本上只限于催收,很少使用如依法起诉、强制扣款、变卖资产等强制性手段。事实上农户基本上也无值钱的资产可以变现,因此,农信社面对不良贷款无计可施。
下一篇:对当前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原则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