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云南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的关联度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焦丽荣 时间:2013-02-14
   【摘要】本文在分析云南产业结构调整现状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决定着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就业状况,劳动力数量的多少、素质的高低及流动方式,往往决定了产业发展状况。研究云南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联度,可为促进云南地区就业结构的更加合理提供依据。
  一、云南产业结构与就业的现状
  根据表1数据的分析,可看出云南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对应关系。
  从云南产业结构上看,2001-2009年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减小,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居主要地位,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从劳动力构成上看,2001-2009年间第一产业劳动力构成比重在不断减少,从2001年的73.9%下降为2009年的62.3%,劳动力的非农化就业趋势上升,但2009年比重仍高达62.3%。第一产业就业份额过大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一产业有向外转移劳动力的压力。第二产业劳动力构成比重上升的比较缓慢,而产值的比重有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断减弱。第三产业的产业和就业结构的不断上升对就业的贡献不断加大。
  二、云南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就业的相关性研究
  1、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
  2001-2009年间,第一产业下降4.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了5.0个百分点。就业结构方面,第一产业下降1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8.8个百分点。劳动力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从2001年的73.9%降为2009年的62.3%,但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与产业比重相比,却高达45%。
  为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劳动力比重与产业比重的不协调性,找出产业调整的原因,采用结构偏离度指标来衡量。其公式为:结构偏离度=各产业在GDP中所占的百分比/该产业就业在总就业中所占的百分比-1。结构偏离度越接近零时,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合理。结构偏离度大于零,该产业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以使产业的发展与其吸纳劳动力能力保持一致。结构偏离度小于零,意味着该产业存在隐形失业,解决的方法是促使劳动力从该产业转移到其他产业部门。据云南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计算得出2001-2009年间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2001年第一产业为-0.71,第二产业为3.62,第三产业为1.11。2005第一产业为-0.72,第二产业为3.12,第三产业为0.92。2009年第一产业为-0.73,第二产业为2.50,第三产业为0.59。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绝对值从2001年的0.71到2009年的0.73,变动的比率很小,但仍然有上升趋势。这一趋势表明,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愈加不合理,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非常困难,原因是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的素质普遍偏低,难以满足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但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小于零,意味着存在大量隐性失业,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终将向第二三产业释放。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从2001年的3.62下降到2009年的2.50,有下降的趋势,说明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不断减弱,原因是第二产业的产值有下降的趋势,对劳动力的需求在不断减小。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大于零,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从2001年的1.11下降到2009年为0.59,下降幅度较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已趋于合理。由于第三产业的行业技术含量偏低,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就业的壁垒较低,容易吸纳劳动力。
  一方面,就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力大量滞留在第一产业。另一方面,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阻碍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应以稳定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壮大第三产业为重点。保持第一产业产值稳步上升和所占比重持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提高科技附加值,保证第二产业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所占比重。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交通运输、餐饮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有效吸收农村劳动力,减轻劳动力在第一产业滞留的状况。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