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4-10-15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我们多年来遵循的一条教学原则。课堂教学是在课堂这一特定环境中进行的特殊的认识活动,是主体以意识的、观念的形式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过程。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复杂的双向互动。而初中数学教学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识别、传递、处理、贮存信息的过程。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因此他们接收和输出信息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反映过程。课堂上教师如何正确发挥主导作用,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决定课堂的教学效率。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只有走出课堂教学的误区,掌舵正向,因势利导才能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才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数学教学的误区
         (一)认为教师讲得清楚,学生就听得明白
         讲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听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清晰且带有启发性的讲解是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时先决条件。然而,教师讲得清,学生未必听得懂,往往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如坠云雾。如果教师讲课只顾自己津津有味,不顾来自于学生一方的反馈信息,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就不能同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毫无思考理解的余地,这样不是听不懂,便是囫囵吞枣。
         (二〉认为教师觉得简单,学生就学得容易
         教师常常埋怨学生,“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孰不知,教师与学生的认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往往存在很大差距,就学生而言,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绝不能用教师的水平衡量学生的能力,况且,有时教师对教材的难点不清楚,例题讲得不透彻,也会导致简单问题变为学生的难题。
         (三)认为教师讲得越多就越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
         力争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目标,但是,提高课堂效率,必须紧扣教材,围绕重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并不是讲得越多越好。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坏与否不能只看容量的大小,关键看学生掌握情况;就好像一个学游泳的人,如果只是学习游泳的知识而不下水去训练,他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所以,不能以讲代练,因讲废练,不能满堂灌。
         二、掌舵方向,因势利导
         新世纪的数学教育,必须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教改的首要问题,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向教育科学和教学方法要质量。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牺牲学生的健康来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也是不允许的。课堂上教师必须在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同时教师在主导地位上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