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峨眉山佛寺园林特色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黎清 时间:2010-07-11

  [关键词]峨眉山;佛寺园林;特色
  [论文摘要]峨眉山佛寺园林建筑虽然规模不算太大,装修也不甚华彩,但它代表了明清佛寺建筑的面貌,反映了西南汉族村舍古代建筑的风俗习惯,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的典型,表达了独特的建筑语言和特征,是峨眉山文化的标志。佛寺既是佛的环境,也是游人居住的环境,佛寺走向人间化,走向民俗化,是佛教追求的目标。这些建筑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它深刻的含意。如伏虎寺,将供奉佛像,举行朝拜仪式和开展佛事活动的天王殿、普贤殿、大雄殿置于中轴线上,庄严肃穆。大雄殿左侧以“华严宝塔”亭为主,隔墙、横廊组成两进四合院落。大雄殿右侧以御书楼为主,以客寮四合为院,通光、采光、借景、赏景,行止自如,犹如私家大院,让人感到轻松如意。使人、佛像、建筑有着更多的感情交流,淡化了寺院的肃穆和空寂,“天人合一”更能体现佛教“人佛等位”、“入世渡生”,建设“人间佛国”的旨愿。

  一、峨眉山佛寺园林概况
  
  峨眉山是世界文化与遗产,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名山,素有“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之称和“峨眉天下秀”之赞誉。邓小平同志高度概括为“文化型的风景区”,郭沫若题赞为“天下名山”,赵朴初誉为“佛教圣地”。
  俗话说“自古名山僧占多”,峨眉山独特的地貌构造,典型繁多的植物资源,丰富多样的动物种群,储存丰厚的碧潭灵泉,便利的水陆,古老的民俗信仰,为佛教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早在公元1世纪中叶,佛教经南丝绸之路由印缅传人峨眉山,药农蒲公在今金顶舍宅为寺,创建了峨眉山第一座寺:普光殿。3世纪中国净宗初祖慧远的弟弟慧持大师,在观心坡下营造普贤寺(今万年寺)。5、6世纪,中国战乱不断,四川相对稳定,中国僧侣同西域和印度佛教徒往来都要经过四川,因此四川一度成为中国佛教禅宗中心,佛寺兴建应运而生。
  得天独厚的峨眉山,更是佛教徒向往的理想建寺之地。历史上峨眉山寺院最多时曾多达110余座,这些佛寺建筑是历史的符号,是解读解析峨眉山佛教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无声的语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诞生、继承和发扬光大的重要载体,是峨眉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景区现存寺院近30座,它们或巧构于溪涧之畔,或飞架于山峰之颠,或闲卧于白云之上,或隐藏于密林之中,建筑典雅,朴实无华,依山就势,各具特色,无一雷同,与峨眉山山水交融,无论选境、选址,还是设计、用材、平面布局、空间组合、营造装饰都恰到好处,别具匠心。
  佛教寺院是进行佛教活动的公开性建筑院宅,它的来历与汉明帝梦金人而派蔡倍、秦景等使者去西方求法有关。据说祭倍等人在大月氏得遇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取得佛经并一同来到中国,汉明帝对二位高僧十分敬重,亲自接待,安置在官署鸿胪寺暂住,第二年专门为他们修建了僧院,以驮经的“白马”和鸿胪寺的“寺”字命名,这就是中国的第一座佛寺——白马寺。
  “园林”按词典中的解释就是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峨眉山佛教寺院,除在院内进行佛教活动以外,它的寺院建筑还犹如颗颗璀灿明珠镶嵌在景色秀丽的峨眉山,与真山真水、琼花瑶草、缥渺云雾相生相融,既有佛教寺院的庄严,又吸收了自然山水的千姿百态,构成了一幅幅清新雅致、生动活泼、意境深邃、极富佛教气质和自然情趣、协调和谐的自然画卷,成为名符其实的佛寺园林。
  
  二、几处著名的佛寺园林
  
  1、名山起点报国寺
  报国寺背倚峨眉山麓凤凰坪,面对凤凰堡,左临凤凰湖,右揽来凤亭。古木参天,枝茂叶盛,绿云华盖漫天撑起,遮蔽着红墙古寺。清泉从北至南,婉转绕寺流淌,是古代风水学家眼中的“风水宝地”。每当旭日东升,正面观赏寺景,犹如展翅欲飞的金凤凰。报国寺也是游山的起点,海拔550米。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明光道人创建于伏虎寺右侧的瑜伽河畔。原名会宗堂(会宗坊、问宗堂),殿宇三重:按山门、会宗堂、藏经楼序列排列,三殿之间廊庑相接,初具规模。堂内供有儒、释、道三教代表,普贤、陆通、广成子牌位,故名会宗堂。其寺依山傍水,林木葱茏,鸟语花香,脱俗雅爽。明光道人30年研著其中不缀,撰有《心经解》、《愣严经解》、《峨眉传》等200余卷。名人、名僧、名著,遂成名寺。
  清顺治九年(1652年),僧闻达见佛事日兴,发愿扩寺,但地形狭隘,拓展有限,遂迁建于凤凰坪下。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取《释氏要览》“四报四恩”中“报国主恩”之意,御题“报国寺”,沿袭至今。
  报国寺为木结构建筑,复四合院组合,殿宇五重。南北中轴线上,依山势次第升高,为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七佛殿、藏经楼。整座寺庙占地60亩。平面布局上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山门和藏经楼朝向微偏于正殿——弥勒殿、大雄殿、七佛殿。
  山门:木结构,三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梁架,6架椽屋前后乳栿剳牵用4柱,檐下施如意斗拱。面阔5间11.9米,进深3间5.3米,通高9.2米,素面台基高0.5米,垂带式踏道3级。
  弥勒殿:木结构,重檐,悬山顶,抬梁式梁架,10架椽屋前后乳栿剳牵用6柱。面阔9间49.3米,进深3间16.1米,通高12米。
  大雄殿:木结构,重檐,悬山顶,抬梁式梁架,10架椽屋前后乳栿剳牵用6柱。面阔7间43.8米,进深5间14.1米,通高14.1米,素面台基高2.66米,垂带式踏道分左、中、右3组,均为9级。
  七佛殿:木结构,重檐,悬山顶,小青瓦屋面,穿斗式梁架,4穿用5柱。面阔13间61.9米,进深5间16米,通高12.3米,素面台基高3.8米,垂带式踏道23级。前后廊均施“贵妃”椅栏,殿正门两侧有石刻栏壁各一,均高1.3米,宽2.3米,镌刻“八仙酬寿”、“水漫金山”等雕刻戏剧人物图案。
  藏经楼:木结构,重檐,悬山顶,小青瓦屋面,抬梁式梁架,10架椽屋袱剖乳牵用6柱。面阔7间31.35米,进深5间15.7米,通高15.7米,楼层分设左右梯道,素面台基高6米,垂带式踏道36级。
  寺内文物荟萃,有《汉甘陵相尚府君之碑》一通,碑高1.60米,宽0.90米,厚0.15米。碑身中心有穿孔,碑额篆文“汉甘陵相尚府君之碑”九字,残“汉”、“府”二字,碑正文隶书528字。此碑现置寺门右侧“花影”亭旁,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七贤诗碑》一通,有帽有座,通高3.75米,其中帽高0.55米,刻有“龙凤呈祥”图饰,座束腰高0.4米,上部刻卷草花纹。碑宽1.20米,厚0.20米。《七佛偈》木刻条屏四幅为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所书。
  2、古林深深伏虎寺
  伏虎寺位于伏虎岭下,海拔630米。因寺后山形如伏虎而得名。整座寺庙掩映在苍楠翠柏间,枝柯交茂,绿云蔽日,露滴松梢,云雾弥空,瑜伽河流于前,虎溪河绕后。古有千鹤群居,清风绿水, 古松白羽,唐代“一瓢诗人”唐求在《夜上隐居寺》诗中写道:“寻师拟学空,空在虎溪东。千里照山月,一枝惊鹤风。年如流去水,山似转来蓬。尽日都无事,安禅石窟中。”“一径钟声瞻玉殿,万松烟色绕琼楼。”“来到上方三界阔,已看幽壑万云低。”就是那里的真实写照。晋时为一小庙,唐时遂成寺。南宋绍兴年间行僧心庵再建,明时建罗汉堂,塑500罗汉,后毁。清顺治八年(1651年),僧贯之率徒可闻、寂玩、帷密重修,历经20载告成,名虎溪精舍,太史蒋超题书“伏虎寺”。殿宇五重,占地百亩,为峨眉山第一大观。
  建寺期间,寂玩和尚在寺周以《大乘经》字数为准,广植桢楠、杉柏195048株,现已枝茂叶盛,遮天蔽日,故有“密林藏伏虎”之称。为纪念寂玩和尚植树造林之功德,建有一坊名“布金林”。“布金”源于《阿弥陀经》“彼佛国土,黄金为地”和引自佛经中祗林给孤独园的故事。令人惊叹的是寺宇虽隐没于森林密处,但屋顶终年不见残枝败叶,清康熙皇帝特题“离垢园”三大字,嘉赠伏虎寺僧。
  伏虎寺主体建筑为复四合院组合,共分三进,按天王殿、普贤殿、大雄殿序列。
  天王殿(虎溪精舍):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小青瓦屋面,抬梁式梁架,10架椽屋前后乳栿剳牵用8柱。面阔9间45.2米,进深5间15米,通高11.7米,素面凹字形台基3.7米,垂带式踏道32级。
  普贤殿(离垢园):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小青瓦屋面,抬梁式梁架,8架椽屋前后乳栿剳牵用6柱。面阔11间51.8米,进深4问9.4米,通高12.5米。
  大雄殿: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小青瓦屋面,抬梁式梁架,8架椽屋前后乳栿剳牵用6柱。面阔13间53.33米,进深3间14.57米,通高12.9米,素面台基高4.45米,垂带式踏道21级。

  大雄宝殿左右厢房:面阔6间26.1米,进深2间12.2米。
  御书楼: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小青瓦屋面,四合院布局,穿斗式梁架,7穿用6柱。面阔9间36.45米,进深7间33.4米,通高11.5米。楼内花草盆景郁郁葱葱,青山灵泉,绿苔野花,生机盎然,别有居家风味。
  3、白水秋风万年寺
  万年寺位于息心岭下,海拔1020米。创建于东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原名普贤寺,唐代慧通禅师改名白水寺,宋代易名白水普贤寺,明代神宗皇帝更名“圣寿万年寺”,沿袭至今,简称万年寺。寺依山取势,散点布局于南北纵线上,按山门、弥勒殿、砖殿、巍峨殿、大雄殿由下而上序列。砖殿为全寺的中心,东有藏经楼,西有行愿楼,东南侧有般若堂,西南侧有斋堂,殿后为巍峨宝殿和大雄殿组成的四合院。殿与殿之间,依山形地貌,巧妙点缀小桥流水、花园水池,占地百亩。
  砖殿:位于万年寺大雄宝殿前,坐西向东,单体布局,砖混结构。取顶呈覆釜,体呈正方,天圆地方之意。殿高18.22米,面阔(1间)16.02米,进深(1间)16.02米。殿前后有门对通。门均高5.19米,宽3.70米。门两侧各有方棂窗2扇,每扇均高2.59米,宽1.63米。斗拱出檐较短。四壁用莲头雕饰悬柱12根,分置四角前后,殿门前额有“圣寿万年寺”五字,原为明神宗朱翊钧书,1946年毁于火,现为成都赵蕴玉1964年补书。
  砖殿以形制上看,也是一座塔,是塔和殿的巧妙结合。塔起源于印度,随佛教传入我国后,和传统的亭台楼阁相结合,便创造出数以千计、种类各异的古塔,万年寺砖殿正是古塔林中别具一格的一座。它建筑奇特,结构精巧,端庄雄伟,气势磅礴。
  砖殿上部的圆拱形建筑,是一种原始的覆钵式的喇嘛塔的式样,这种喇嘛塔在西藏较多,藏传佛教中首领人物死后,多建这种塔埋葬,故西藏喇嘛朝峨眉山只到万年寺和金顶膜拜,其原因大概就在这里。
  砖殿外顶部正中和四周的小塔,同样有基座、塔身和塔刹。同砖殿共同组成一座典型的金刚宝座塔。在佛教内容上属密宗的塔,以五方佛为供奉对象,是供奉金刚界五部主佛“舍利”的塔,明代最盛。因此,万年寺砖殿是喇嘛塔和金刚宝座塔的巧妙结合,它既具喇嘛塔的浑厚大方,又有金刚宝座塔的雄壮气势。四边望角雕塑吉祥神兽,前鹿2只,均高1.85米;后部左为象,右为狮,均高1.56米,系1946年增建,更是锦上添花,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和高超技艺,是我国古塔建筑中不可多见的瑰宝。
  殿内顶部正中饰飞天彩绘藻井(系1946年重修时重绘),藻井四周有七层环形龛座,层高均为0.33米。四壁近地面0.89米的等高线上有凹形佛龛24窟,每窟高1.55米,宽0.74米。
  大雄宝殿:木结构,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梁架,4穿用4柱。面阔5间15.03米,进深3间14.05米,通高11.6米,素面台基3.35米,垂带式踏道21级。
  巍峨宝殿:与大雄宝殿结构比例相同,素面台基高1.65米,阶梯式踏道15级。
  “白水”为万年寺的代称,明代诗人方孝孺在《白水寺》诗中写道:“寺幽名白水,金碧绚中天,池面临三四,峰头对白千。”万年寺的白水池非常著名,唐代大诗人李白游览峨眉山时,曾与寺里高僧广浚在此抚琴和诗,成为知音。传说,池里的青蛙长期受到广浚禅师琴声的熏陶,也能弹琴,这就是峨眉山著名的弹琴蛙。以白水池为中心的四野秋色,可谓是“秋景胜春朝”,枫叶红如醉,银杏金叶飞。常绿的桢楠葱郁成林,灌木丛中的小白花在秋风中跳跃、飞动。池边的丹桂、金色花蕊挂满了枝头,飘香回荡。重峦叠嶂,山川草木,红墙青瓦,飞檐翘角,倒映池中,弹琴蛙和谐地合奏着悦耳的乐章,真是人间仙境。
  4、灵山秀水清音阁
  清音阁位于牛心岭下黑龙江、白龙江汇流处,海拔710米。据寺史记载:“轩辕游胜峰时,就有此阁。”古时称前牛心寺,唐时称卧云寺,明初广济和尚取晋人左思《招隐诗》“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之意,更名清音阁。以阁为中心,阁右为广福寺,阁后为延福寺,纵轴线上按台、亭、楼、阁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