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村蚕病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健 时间:2015-01-02
  摘要分析了安徽省农村蚕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策略,以为蚕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蚕病;发生原因;防治策略;安徽省
  
  蚕桑产业是安徽省皖南和皖西两大山区农村传统的支柱产业,为蚕区人民的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安徽省蚕业由于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科技与人力资源优势,政府相关部门的扶持与重视,蚕桑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蚕桑生产以手工劳动为主的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自动化程度低,手工操作和养蚕工效绝对数值不高,得不到蚕农的重视,导致蚕期各种蚕病较多,造成蚕农减产、减收,茧质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据调查,2008年秋季,安徽省金寨、泾县、青阳、肥西、歙县、岳西、霍山等蚕桑重点县均暴发蚕病,平均减产20%以上,蚕农损失巨大。近年来,因蚕病而引发多个蚕区的蚕农上访、诉讼等事件,可见蚕病问题已经从专业问题上升为社会问题。因此,加强农村蚕病防治工作已成为蚕业发展的关键。
  1发生原因
  在养蚕生产中,蚕病的发生及发生程度取决于蚕农生产活动中的各项技术处理。根据安徽省当前蚕病发生的情况,蚕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1蚕农预防蚕病意识淡薄
  (1)对消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调查发现,很多蚕农重视饲养而轻视消毒,致使消毒很不彻底[1]。
  (2)养蚕环境病原污染严重。一是随意堆放、摊晒蚕沙。二是病、弱、死蚕随手乱抛。
  (3)蚕期管理不到位。以前以住房或专用蚕室为主,户均饲养量不大时,以蚕期卫生为主的管理尚好,而今,农村养蚕向大户、专业户、室外大棚育、地蚕育发展,人均饲养量常超过3盒种,劳动量大幅增加,养蚕不得不粗放,管理也难以到位,出现蚕头过密、吃不饱、多天不除沙、蚕座消毒次数减少、蚕室环境不清洁、不提青分批、病死蚕不及时隔离淘汰等等有违管理要求的现象,为蚕病暴发埋下隐患。
  (4)桑园管理不善,交叉感染。蚕茧价格的不稳定使一部分蚕农对桑园管理失去信心,或因为人力不足,或投入较多的精力外出务工,使得桑树肥水管理跟不上,造成桑树长势不良、叶质差、老嫩不匀,影响蚕的体质和抗病力,导致桑园虫害严重,害虫的排泄物、身体和尸体残留物污染桑叶后与蚕之间的病原交叉感染机会增加,导致蚕病发生增多。
  1.2技术服务手段不健全
  (1)对蚕品种的适应性和抗病性缺乏推广学研究。在调研中,发现许多蚕区,甚至重点蚕区的推广部门在当地蚕品种应用方面缺乏推广学研究,采用的蚕品种更换十分频繁[2]。
  (2)对蚕农使用的蚕药缺乏监管和服务。安徽省自上而下均缺少对蚕药质量和市场的监管制度与措施,没有蚕药检测和结果公布制度,也没有与蚕种供应相配套的供药服务体系。
  (3)养蚕布局不科学,未实行小蚕共育。安徽省养蚕安排一般遵从蚕农的饲养习惯,但这种习惯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养蚕的布局应以有利于提高茧丝质量、保证经济效益为依据。
  (4)行业间信息交流不畅,忽视蚕业作为农业的组成部分而受大农业环境的影响。养蚕业是置身于大农业环境中的小农业,其生产安全受整个植保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受附近工业环境的影响[3]。这就要求蚕业推广部门有全局意识,在行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调上有所作为。
  2蚕病防治策略
  蚕病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其方法是围绕消毒和清洁饲育,切断病原传染途径,防止蚕感染,改善饲育条件,增强蚕体质,提高抗病力等方面,把防病与饲育技术结合起来,走综合防治的路子,才能取得实效。针对安徽省蚕桑生产特点和蚕病发生的原因,预防蚕病应采取以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