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巢螟的发生与防控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黄铃荣 时间:2015-01-02
  摘要樟巢螟主要为害香樟、天竺桂等樟科树种。介绍了樟巢螟的形态特征、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并提出防控对策,以为樟巢螟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樟巢螟;为害特点;防控技术
  
  樟巢螟学名Orthaga achatina Butlerk,别名樟丛螟、樟叶瘤丛螟、栗叶瘤丛螟,是樟科树种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在福建省福安市境内富春溪省级森林公园、天马山森林公园及康厝、溪柄、溪潭、穆云、穆阳、城关、城阳、坂中等乡镇均有发生,1年发生2代,世代重叠,1年为害长达7个月。现就樟巢螟的防控措施进行探讨,以为有效控制樟巢螟的发生蔓延提供参考。
  1福安市自然概况
  福安市地处福建省东部沿海中心城市,地势三面环山,南面临海,市境东西宽37 km,南北长80 km,总面积1 738.53 km2,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9 ℃,极端最高温为41.5 ℃(7月),极端最低温为-4.2 ℃(1月),年均降水量为1 618 mm,年相对湿度85%,年平均风力为1.5级,最大风力达12级,无霜期285 d,年均日照时数1 905.9 h。雨水多集于春夏2季,秋冬少雨,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夏季多为东南风,气候温暖湿润。
  2樟巢螟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8~13 mm,翅展22~30 mm,头部淡黄褐色,触角黑褐色,雄蛾微毛状,基节后方混合淡白的黑褐色鳞片,下唇须外侧黑褐色,内侧白色,向上举弯曲超过头顶,末端尖锐。雄蛾胸腹部背面淡褐色,雌蛾黑褐色,腹面淡褐色。前翅基部暗黑褐色,内横线黑褐色,前翅前缘中部有一黑点,外横线曲折波浪形,沿中脉向外突出,尖形向后收缩,翅前缘2/3处有一乳头状肿瘤,外缘黑褐色,缘毛褐色,基部有一排黑点。后翅除外缘形成褐色带外,其余灰黄色[1]。
  (2)卵。扁平圆形,直径0.6~0.8 mm,中央有不规则的红斑,卵壳有点状纹。卵粒不规则堆叠在一起成卵块[2]。
  (3)幼虫。初孵幼虫灰黑色,2龄后渐变棕色。老熟幼虫体长22~30 mm,褐色,头部及前胸背板红褐色,体背有1条褐色宽带,其两侧各有2条黄褐色线,每节背面有细毛6根。
  (4)茧。长12~14 mm,黄褐色,椭圆形。
  (5)蛹。体长9~12 mm,红褐色或深棕色,腹节有刻点,腹末有钩刺6根(其中2根长而粗,4根短且细)。
  3为害特点
  樟巢螟以幼虫取食樟树、天竺桂叶片。1~2龄幼虫取食叶片,3~5龄幼虫吐丝缀合小枝与叶片,形成鸟巢样的虫巢。有的整株叶片几乎吃光,严重影响樟树生长,有的虽对生长影响不大,但树上虫巢多,影响绿化效果。严重时能将树叶吃光,甚至导致树木死亡,失去防护和美化的作用[3]。
  4发生规律
  樟巢螟在福建省福安市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入土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化蛹,5月中下旬羽化。第1代取食从5月下旬至7月下旬,5月中旬至6月上中旬是为害盛期,第2代幼虫取食期从8月上旬至10月上旬,少数发育迟的到10月底幼虫老熟入土越冬。成虫夜间羽化,卵产于2叶相叠的叶片之间,幼虫5龄,初孵幼虫群集危害,取食叶片,仅剩表皮,肉眼极易识别。随虫体长大而分巢为害,每巢有虫5~20头,5龄期巢内有长条状茧袋,每袋1条幼虫,成虫在夜间羽化,昼躲夜出,行动敏捷,受害严重的树木满是虫巢[4]。
  5防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采取生物(白僵菌、森得宝)防治与化学(氧化乐果)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并对林分进行适时监测,最大限度地控制害虫蔓延和为害。樟巢螟世代重叠比较突出,各虫态的出现时期不整齐,加之以老熟幼虫在土室中越冬,香樟、天竺桂大部分生长在溪坂(河滩旁边)、路旁,又是名木古树和绿化树等防护林,树体较高,树冠较大,缺乏相应的设备,使药菌剂均匀喷洒到树体各部位,林下植被多,有茶叶、茉莉花、水果、蔬菜等,土壤石砾多,无法翻土毒杀土室越冬(越夏)的老熟幼虫和蛹,给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