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柑桔大实蝇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2综合防控技术
  2.1农业防治
  一是加强桔园管理。要适时进行桔树修剪、追肥、清洁桔园和开展病虫防治等管理,保证桔树正常生长,减轻为害。二是及时处理虫果。从柑桔大实蝇幼虫蛀害果实出现“黄果”开始,至桔园蛆果脱落结束,随时摘除被幼虫蛀害的黄果和产卵迹明显的青果,每隔2~3 d拣拾1次掉落在地上的蛆果,将其集中到处理池用农膜覆盖或放水浸泡,或挖深坑埋,也可用塑料袋装蛆果,扎紧袋口,就地堆放15~20 d等处理办法,可杀灭幼虫,减少虫源[3]。三是翻土灭蛹。冬、春季结合施肥进行深翻园土20~25 cm,可直接压死刨伤部分蛹,同时可起到破坏蛹的越冬场所和不利成虫羽化出土的作用。四是覆膜控制成虫羽化。对上年柑桔大实蝇发生重、落果多、蛆果处理不彻底和拣拾不及时的桔园,在4月下旬(即成虫羽化出土之前),可选用农膜或聚丙烯塑料布等覆盖树冠下地面,能有效控制成虫羽化和羽化出土逃逸。据2009年开展的覆膜控害试验结果表明,用农膜、聚丙烯塑料布覆盖后,死蛹率达32%,且羽化的成虫都被闷死在膜下面,覆盖区蛆果率比对照区减少35%~46%,果实还提早7~10 d成熟。覆膜时,膜要宽出树冠边缘30~50 cm,膜的边缘和接口处要圧实防止成虫羽化出土逃逸。五是桔园养鸡降低虫源基数。从入春后到柑桔采收结束期间,在桔园内按每667 m2为1个小区放养30~40只土鸡,实行果鸡共育的控害技术。鸡在桔园里觅食可捕食部分初羽化的成虫和未入土的幼虫,同时鸡群在园内的活动破坏了成虫羽化和老熟幼虫入土化蛹的环境,能有效降低虫源基数。2009年调查,实行果鸡共育控害技术示范区平均每10 m2蛹量比对照区降低43.5%,蛆果率减少25.6%。
  2.2药剂防治
  一是挂诱捕器诱杀。诱捕器可采用矿泉水瓶或饮料瓶,在中下部离底10 cm对称向上开6 cm×8 cm的口,上不剪断,上翻成口盖制成。诱杀剂按0.02%多杀霉素15倍液+5%甜酒酿+5%橙汁+ 5%水觧蛋白比例配制而成(据2009年诱杀剂配方筛选试验结果,此配方诱虫量高于常规糖醋液配方1.6倍)。将配制好的诱杀剂80~100 mL倒入诱捕器中,挂于柑桔树冠中层,口朝南北向,按1 hm2挂诱器300~450个(隔2~3株挂1个)。于成虫羽化出土初期(5月上旬)开始挂瓶,到成虫高峰期末(7月下旬)结束;挂瓶后,每10 d更换1次诱杀剂(如遇大雨进水后要及时更换诱液),更换时先将瓶内虫残体清除干净,以免影响诱杀效果。二是喷诱杀剂诱杀。按5%红糖+5%醋+5%甜酒酿+5%鲜橙多+90%晶体敌百虫500倍液比例配成的诱杀剂,在成虫羽化盛期(5月中旬至6月下旬),隔5~7 d,用手动喷雾器隔行隔株喷洒柑桔树冠[4]。此配方诱杀效果极佳。据2009年试验观察,喷诱剂后5 min即可见到成虫死亡掉落,1 h左右成虫死亡数最多,不遇雨水天气药效可持续6 d。三是树冠喷药防治。可选用0.02%多杀霉素(猎蝇)饵剂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再加2%甜酒酿,在柑桔大实蝇成虫产卵期,每隔5~7 d喷施1次树冠,连续喷4~5次,防治效果达70%。
  
  3参考文献
  [1] 方正茂.柑橘大实蝇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浙江柑橘,2009,26(2):31-35.
  [2] 张志强.柑橘大实蝇的发生与防治[J].四川农业科技,2009(5):54.
  [3] 张胜亚.柑桔大实蝇危害上升原因及防治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08(19):181-182.
  [4] 肖春,李正跃,陈海如.柑桔小实蝇的行为学与综合治理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4,6(1):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