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宗玲 黄占亮 时间:2015-01-02

  摘要介绍了小麦氮肥后移技术的理论基础、存在问题及技术要点,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氮肥后移;理论基础;栽培技术
  
  近年来,寿县小麦生产普遍存在着施肥“一炮轰”现象,多数农户选择春季追肥,结果因追肥时间过早而影响产量[1]。这种施肥方式制约着小麦高产和中筋小麦的规模发展。为此,寿县在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的同时,采用氮肥后移技术措施。该技术的核心是将施肥比重后移、春季追肥时间后移并选择适宜的氮素适用量[2]。经过大面积示范推广调查,采用氮肥后移技术可提高成穗率10%~15%,增加穗粒3~5粒,较传统施肥增产8%~12%;可明显改善小麦的籽粒品质,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定时间,最终会显著改善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减少氮肥的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10个百分点以上,减少了氮素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推广小麦氮肥后移技术是寿县小麦高产攻关有效的技术措施[3]。
  1推广氮肥后移的理论基础
  氮素肥料是促进和增加小麦分蘖的重要肥力因素之一,加之近年推广小麦品种分蘖能力较强、冬前群体发展较快,从而诱发后期倒伏、病虫暴发、成穗数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减少。
  1.1需肥规律
  高产麦田施用氮肥后移是满足小麦后期需要养分、获取高产的有力保证。小麦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有两大高峰,一是在冬前分蘖期,占总氮肥吸收量的13.5%;二是在冬后拔节至孕穗期,占38%;第2高峰吸收量是第1个高峰的3倍。在高产地块,如果冬前氮肥施用量过大,造成群体过高,营养生长过旺,势必影响小麦在第2个吸收高峰期的发育进度,甚至会造成冬前拔节。采用氮肥后移技术能够控制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的植株发育,有利于干物质的稳健积累,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消耗,促进单株个体健壮生长,有利于小穗期发育,明显增加穗粒数;能够促进根系下扎,提高土壤深层根系比重,提高生育后期根系活力,有利于延缓衰老,提高粒重;另外,还能够促进开花后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和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利于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提高,能明显改善小麦的品质。所以氮肥后移技术有助于小麦高产、优质目标的实现[4]。
  1.2高群体结构形成
  高产田块施用氮肥后移是小麦高产群体结构形成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能有效防止冬前旺长,群体过大,可有效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长,塑造旗叶和倒二叶健挺的株型,促使单面积容纳较多穗粒;可建立开花后光合产物积累多、籽粒分配比例大的合理群体结构,提高小麦有效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依据寿县小麦生产条件,要取得7 500 kg/hm2以上的产量,成穗数必须控制在675万穗/hm2左右,要达到理想成穗数则必须培育冬前大蘖,这就要求控制冬前氮肥施用总量,适当降低冬前群体,培育健壮个体,促进群体合理发展,将群体控制在900万~1 200万穗/hm2,大蘖率(三叶蘖)达80%以上,提高有效成穗数。
  1.3氮肥利用率
  氮素肥料后移施用是一种必须选择。传统施肥中底肥一般占70%以上,在高产田块中使无效分蘖增多,中期田间郁蔽,倒伏危险大,后期早衰,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导致氮肥利用率低。而分期后移施用氮肥是满足2个需氮高峰的最佳途径,既可以防止因前期氮肥过多造成群体过大,又可满足春季穗分化期对氮素的要求,提高成穗数。大面积生产试验证明,氮肥分期后移施用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达10%以上,明显减轻氮素对环境的污染[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