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玉萍 时间:2015-01-02
  摘要介绍了金塔县棉花黄萎病的病原、症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总结了其防治对策,以期为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防治对策;甘肃金塔
  
  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dahliaeKleb)俗称金边黄、光杆溜,是棉花上的一大病害,也是全国植物检疫对象。随着金塔县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新品种的引进、连作种植等因素,棉花黄萎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根据金塔县农技推广中心的调查,全县棉花种植面积2万hm2左右,2007年棉花黄萎病发生面积2 333.33 hm2,占种植面积的11.7%;2008年棉花黄萎病发生面积2 533.33 hm2,占种植面积的12.7%;2009年棉花黄萎病发生面积达3 733.33 hm2,占种植面积的18.7%。发病率平均为0.18%,个别严重地块发病率达30.8%。棉花黄萎病致使病株叶片变黄干枯,落蕾落铃多,果枝减少,铃重减轻,减产20%~30%,纤维品质变劣。现将该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介绍如下,以供广大种植者参考。
  1病原与症状
  棉花黄萎病属于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科,轮枝孢属。寄主范围很广泛,约660种植物。受害较重的有棉花、茄子、马铃薯、烟草、辣椒、南瓜、蚕豆、向日葵、甜菜、葡萄、核果类、豆科牧草等。棉花整个生育期都可受害,但田间多在现蕾后逐渐发病,花铃期达到发病高峰。植株由下部叶片开始显症,逐渐向上部发展,病叶边缘和主脉间出现黄色斑块,形状不规则,后病斑色泽加深,变黄褐色,病叶边缘上卷,但主脉及其附近的叶肉仍保持绿色,呈西瓜皮状。有时病叶变褐枯焦、破碎脱落,残留叶脉,呈“鸡爪状”。后期病株基部生出细小新枝。纵剖病茎,木质部上产生浅褐色变色条纹。夏季暴雨后出现急性萎蔫症状[1],棉花突然萎蔫,叶片大量脱落,成为光杆,发病严重地块,造成严重减产。病株根、茎、叶柄的维管束变褐色,但色泽较枯萎病浅。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带菌土壤、病产残体和混有病残体的农家肥是病区主要初侵染病源。病株各部位的组织均可带菌,病叶作为病残体存在于土壤是该病传播的重要途径,棉籽带菌率很低,却是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病菌在土壤中直接侵染根系,穿过皮层细胞进入导管并在其中繁殖,产生的分生孢子及菌丝体堵塞导管。此外病菌产生的轮枝毒素也是致病重要因子,毒素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具有很强的致萎作用。菌丝体和微菌核在土壤中、病残体上存活6~7年,如果棉花连作,病菌积累更多,以致无法种棉花[2]。棉花黄萎病发病的最适气温为25~28 ℃,高于30 ℃、低于22 ℃发病缓慢,高于35 ℃出现隐症。在温度适宜范围内,湿度、雨日、雨量是决定该病消长的重要因素。地温高、日照时数多、雨日天数少发病轻,反之则发病重。在田间温度适宜,雨水多且均匀,月降雨量大于100 mm,雨日12 d左右,相对湿度80%以上发病重。一般蕾期零星发生,花期进入发病高峰期。若在花蕾期降雨多,则病害严重。根据调查,金塔县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有2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是7月下旬至8月上旬即开花期,9月进入第2个高峰期。连作棉田、施用未腐熟的带菌有机肥及缺少磷、钾肥的棉田易发病,大水漫灌常造成病区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