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企业化问题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石鑫 时间:2014-06-25

  (3) 加强聘后管理,健全考核制度
  事业单位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后,要加强聘后管理,建立健全聘后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考核是人员选拔任用、培训进修、人员奖惩、工资报酬等的主要依据,所以一定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充分发挥人员考核的约束激励作用。
  (4) 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
  要改变事业单位现有的、单一的、固定的用人方式,实行岗位固定与岗位流动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制度。鼓励事业单位的人才流动,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实现人才资源配置的社会化、市场化。
  2. 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制度
  (1) 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根据个人能力和工作绩效的不同,合理拉开工资报酬的差距,打破平均主义,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按照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按照岗位责任定年薪,年度业绩定奖惩、特殊贡献奖等灵活的分配激励制度。
  (3) 重视人才,工资报酬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拉开脑力、体力劳动间工资收入差距,充分体现人才知识的价值。
  (4) 加快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步伐。建立与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相适应的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制度。
  3. 引入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
  引入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等。在事业单位实施绩效管理,可通过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考核评价等及时准确地获得职工的工作信息,为薪酬调整、奖金发放以及员工的升职、降职、调岗、培训等提供重要的依据,从而提高事业单位对员工管理的有效性,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之,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是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永恒话题。企业化管理是提高运作效率,激发事业单位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有效手段。企业化管理目的是为了深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