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赵华 时间:2014-06-25
  2.1 图书馆的人流量呈下降趋势
  2006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北大图书馆最近一年的人流量相对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减少了11.3%。这反映了人们在获得信息方面,对图书馆的依赖性大幅下降。据一个调查报告显示,被随机调查的某地主要道路上的271位行人中,不知道有图书馆或不知道图书馆在哪里的人数远远超过知道图书馆的人数。
  
  2.2 对图书馆的依赖性已经大大减弱
  图书馆曾经作为人们吸收新鲜知识,提高自我素质的一个重要地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图书馆的依赖性大大减弱,曾经的图书馆人满为患的情况基本看不到了,很多图书馆的持卡人一年难得到图书馆一次。当然这也与很多图书馆的图书过旧、储量过小、查阅不方便等多重原因有关,这也反映出了人们对图书馆的依赖性大大的减弱。
  
  2.3 网络阅读如今逐渐成为现代人的新宠
  当丰富的信息迎面而来时,阅读却与我们渐行渐远,静静地读书似乎变得越来越难,或者说是越来越奢侈。“没时间”“不习惯”是许多人认为自己不再读书的主要原因。笔者从一调查报告中发现网络阅读如今逐渐成为现代人的新宠,传统的书本阅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据最近的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国民纸质文献阅读率近几年来持续走低,现在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在读纸质书,其中还有四分之一的人读纸质书时间在减少,我国识字的人每年每人阅读图书只有4.5本。与传统阅读跌入历史“冰点”状况相反,网络阅读却如火如荼。据了解,网络阅读率近7年来增长了7.5倍,已达到

30%,有近30%的被调查人群有网上阅读的习惯。而且这一数据每年还在不断地激增,人们抚卷读书的场景已经逐渐被鼠标点击的方式所取代。
  
  2.4 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受到冲击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受到严峻的冲击,促使传统的机制、运作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型服务模式的雏形已出现。图书馆服务工作从满足书刊代阅的文献需求为主,转移到以满足知识信息需求、知识开发服务为主要功能的模式,并实现了全社会的资源共享。
  
  3 网络环境下的传统图书馆发展策略
  
  3.1 加大图书馆的基础性投入,提高传统图书馆对社会各界的吸引力
  图书馆人流量的下降固然有网络给使人们查询、获得信息更加的便利的原因,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图书馆的各项设施投入减少,图书馆馆藏对读者的吸引力下降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需要财政加大对图书馆的各项设施投资,发挥图书馆的公益性的社会作用,使人们能够在图书馆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务。同时,改变传统图书馆的单一的筹建模式,鼓励和允许社会各界共同办图书馆,使图书馆的筹建和运营主体多元化,提高图书馆的市场适应能力。
  
  3.2 提高读者的借阅和查询的便利性,留住读者
  传统的借阅方式往往都是读者到图书馆查阅新书通讯、藏书目录或者利用检索刊物收集相关信息,将所需文献资料的信息记录下来后再去图书馆办理借阅事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广大读者再也不愿按照传统的借阅方式去图书馆进行文献资料的借阅,读者希望能在自己的办公室甚至是在家里,利用计算机通过网络检索自己所需的图书资料,在网上完成预约图书,然后再去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这种图书的新型借阅方式,使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要么继续保持原有的服务模式,读者群越来越少,面临着生存危机;要么改变服务模式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图书馆藏书多、涉及面广、知识层次多元化等诸多有利因素,留住读者群。还可以通过网上咨询(读者意见回复、E-mail等)服务方式,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就能获得图书馆的贴心服务,为读者和图书馆建立起交流的平台,使图书馆更为准确地掌握读者的心理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人性化服务。使新模式下的图书馆更加生机勃勃。
  
  3.3 加大图书馆的网络化和技术的投入,提高传统图书馆的适应力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图书馆需要在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服务,除了改革服务模式外,还需要传统图书馆加大网络化的技术投资和研究的力度,提高现代图书馆的技术适应力和环境适应力,Web2.0是当前最热门和最有潜力的信息技术,倡导以用户为中心的观念,鼓励用户参与、个性化定制和主动推送服务。这样才能未雨绸缪,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需要。
  
  3.4 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深化图书馆服务内容
  现代图书馆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实现了虚实结合,存取一体化,传统服务与网络服务一条龙,实现了从载体借阅向知识信息提供,从文献管理向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改变。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形成了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图书馆不仅要扩宽服务的领域,丰富服务内容,而且还要加强服务的深度,为读者提供精确可靠的信息。这就需要图书馆必须做到对大量信息进行去粗取精:一是对图书馆所收藏的文献资料进行筛选,达到去粗取精的目的,并将精品推荐给读者;二是由图书馆自己对信息进行整理并加工,积极推广索引、文摘、专题报告等,为读者创造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方式,以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从中赢得更多的读者,产生最佳的效益,让图书馆的服务形象从热情周到的“服务员”转变为迅速快捷的“信息导航员”。
  
  3.5 建立复合型图书馆,解决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不足
  数字图书馆虽然解决了传统图书馆工作效率低、不能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等问题,但也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如电源、网络、设备、技术水平等技术问题以及经费、版权、安全性、效益、用户习惯等非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图书馆界提出了“复合图书馆”的方案。1996年英国图书馆学家萨顿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最早提出了复合图书馆一词,而后又有多位图书馆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复合图书馆的含义进行了论述。鲁斯布里奇认为:复合图书馆就是要在一个现实的图书馆中,集合一系列不同的技术,并探索在电子与印刷资源并存的双重环境下系统与服务的整合。复合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的。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优势互补。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