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策略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孙敏霞 时间:2014-06-25

  4 强化虚拟
  所谓强化虚拟,即指加强虚拟馆藏建设。网络上大量的信息为图书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公 共图书馆应根据本馆的实情(包括现有的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条件),综合用户的信息需求,建 设虚拟馆藏。为此,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整合网络资源。图书馆应根据本馆用户的需 求,确定网络资源的收集范围,然后对收集到的资源进行分析、分类、加工,转换数据 存储格式,最后将其存储在本馆的特色数据库中,建立统一检索平台,实现一站式检索。通 过为用户提供经过整理的、有学术价值的信息资源,提高知识服务的水平。网络信息 资源整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图书馆员以理性、客观的态度不断调整和改进整合机制。 2)建设特色数字信息资源体系。所谓“特色数字资源库”,就是一种将带有地域资源特色的 ,以文字、图像、声音为载体的信息进行数字化整合和加工,并通过互联网的发布和传输, 成为全球共享的多媒体数字化信息资源。3)加快馆藏资源的数字化进程。在网络环境下,馆 藏信息的数字化是图书馆馆[JP2]藏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为用户提供数字化 信息服务的基础。目前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都开始着手馆藏资源的数字化,不仅方便了本馆读 者的借阅,也促进了馆际互借、资源共享。
  5 多元采集
  所谓多元采集,即指多渠道、多形式地采集图书馆文献资源。传统的文献资源采集多 以订购、现场采购为主,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通过网络采购纸本文献成为 现实。很多出版社都会在网上发布书目信息、音像资料目录,一些大出版商在网上还建有自 己的 网页,图书馆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出版商发送e-mail订单,订购所需文献。有些电子出版商 在网上出版电子杂志和电子图书,图书馆可以在线购买、在线使用,完全实现电子化、网络 化。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组织各类信息资源,如何快捷、高效地为用户提供信息等,将 成为今后图书馆开展服务的新课题。[2]建设纸本文献和电子资源相互补充的资源 体系,对复合图书馆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6 共建共享
  在制定馆藏发展规划时,应根据本地区经济、 科技、文化发展的特点,本馆的性质任务和现有文献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确定本馆的馆藏 重点,购书经费当向馆藏特色文献倾斜。馆藏特色文献不仅指印刷型的书刊报纸,还包括视 听资料、电子出版物,各类数据库和本馆开发的二、三次文献等文献数据库,它是图书馆自 动化与网络化资源共享的根本保证。网络环境打破了图书馆之间的封闭状态,为馆际交流与 协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只有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图书馆才能实现各项工作的自动化 ,才能借助于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应重视基础网络建设,并 在开发、利用中不断加强横向的交流与协作,组成一个层次清晰、相互交织的信息网络,从 而达到“分散建库,集中联库,分散服务,资源共享”的目的。图书馆资源共享的主要内容 包括:图书采购协作、集中编目、馆际互借等。按照“统一采购、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 源共享”的原则,面向全国开展文献信息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缓解了图书馆经费不足的 矛盾,提高了文献保障能力,可以使图书馆科学合理地配置信息资源,由此带动整个图书馆 事业健康良性地发展。
  7 培养人才
  应大力培养信息资源建设的专门人才。网络环境对公共图书馆员提出了更新 、更高的要求,需要能够利用各种传播体对信息进行有效收集、有序管理和广泛传播的专家 。这就迫切需要图书馆员在观念、能力、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上不断改进。目前,图书馆员 队伍素质不容乐观,人才资源匮乏,现有的工作人员知识与技能结构比较单一,图书馆急 需培养一批适应网络信息时代需求的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JP2]这些业务骨干应该是既 懂图书馆学、情报学,又懂英语、计算机、网络及相 关专业技术的综合型人才。为此,图书馆一方面应完善 用人制度,另一方面应建立一套科学的继续教育机制,采取馆内培训、委托培养或是鼓励员 工攻读学位的方式优化员工的知识结构,为馆员提供自我提升的环境。总之,图书馆工 作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开拓创新的精神,而且要把广博的知识运用于现代信息 技术之中,努力承担起信息资源的管理者、开发者、提供者的责任,扮演网络信息时代所赋 予的新角色。
  8 结 语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应加快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高效的网络化信息服务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从而使读者用户真正地走进图书馆,利用图 书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 王晓琼,胡昌斗.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转向与发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1(4):57—58.
  [2] 佘丽君,盖起刚,刘鹏年.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建设的新思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 济,2008(34):38—39.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