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与管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琳 时间:2014-06-25
  摘 要: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图书馆工作的质量,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所以此项工作必须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本文论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及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对人力资源的影响,提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 管理 网络环境 高校图书馆
  
  引 言
  高校图书馆引言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我们通常称之为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的平台,是高等院校综合研究能力提升的智力保证。以此同时,数字图书馆的迅速普及也使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受到了一定的挑战。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制度、法令、程序和方法的总和。在图书馆资源中人力资源是存量最多,也是潜质最大的资源。只有将高技术含量的设备与高素质的人员配备到一起才能实现一流的服务。可是,一些高校的图书馆多年来存在着内部职能设计不合理、图书馆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偏低、员工素质差、管理体制有失科学、数字图书馆运作流程不顺畅的等诸多问题。网络技术的普及给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机遇与挑战并存,进一步提高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是图书馆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要求
  传统意义上图书馆工作无外乎给资料编号归类上架,而网络时代的到来彻底颠覆了传统业务的分工,图书馆的员工不论在工作方式、工作内容还是工作效率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者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开放化与社会化的特点,图书馆服务模式逐渐向多系统、多层次、多类型方向展开。因此,高校数字图书馆人力资源需求也是多层次和多角度的。
  (一)知识结构更加广泛数字图书馆所呈现的信息网络化、检索智能化、服务社会化的特点,要求图书馆从业人员必然不断更新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全球高度一体化的现代社会,各学科的知识彼此相互渗透交叉,经常性的被整合与更新,而且这种变化的速度很快,这就对图书馆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系统的图书情报知识、计算机知识及较高的人文素养,以及时对数字图书馆的资料进行更新和扩展,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
  1.获取信息能力。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这个特定的时期对图书馆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还需要有良好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能力。也就是说能够在积极发掘、筛选、理解有关信息的基础上熟练运用数字、存贮、数据库、网络等现代技术将数量庞大的数据群转化成对我们有用的有规律的、集中的、有序的信息,通过快速、准确的传递到达信息使用者处,为他们实现多渠道,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2.计算机应用能力。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必须精通计算机基础操作,尤其是与图书馆管理工作有关的信息检索技术,系统维护等等,从而保证图书馆人员在操作和利用计算机机的软硬件流畅自如的进行信息处理,从而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快速传播和在工作中的最大化应用。
  3.语言运用能力。信息的全球化要求每个图书馆从业人员,只有拥有较高的语言运用水平,才能得心应手的获取前沿的科技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为读者提供集时效性于有用性为一体的网络信息资源;同时,还要做到能用准确、简明、扼要的文字来撰写各种二次和三次文献,以提高信息的服务质量。
  4.创新能力。创新是网络时代进一步提升高校图书馆藏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开展新的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创新这个不竭动力将把图书馆事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二、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虽然年代已经很久,但是高校图书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仍然较低,对应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尊敬,这种长时间的忽略状况使得工作人员对自己的职业缺乏荣誉感和信心, 这就导致了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是高校图书馆专业人才稀缺, 另一方面缺失高素质、高学历、业务能力强的人才大量流失。有调查表明, 在1985年进入到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人员中, 近30年来约有一半以上的年轻人员流失,这些经过培训的年轻人员更多的走向企业或是其他单位。
  (一)受重视程度不足高校图书馆的作用是为广大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提供前沿科学和文献信息。传统观念认为,相对于一线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性,图书馆处于保障地位,仅仅扮演了一个配角角色。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入校的门槛相对较低,学校领导人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常可以随意安排人员往来,很多既没有学历背景又没有工作经验不符合图书馆要求的“后门人员”进馆工作。
  (二)敬业精神不足目前,全国各高校普遍把建设重点集中于教学和科研领域,而高校图书馆建设仍未受得到充分的重视,导致馆员从业人员工作热情比较下,很多人员满足现状,工作拖沓懒散,缺乏工作效率。
  (三)知识结构不合理近年来,高校也适度加大了对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他们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提高。 但由于高校图书馆用人机制的缺陷,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现状均为缺乏高层次知识结构、高素质。即从整体而言缺乏研究生及以上高学历人员,知识结构与高校其他职能部门相比较为单一,解决非程序化问题能力比较差;不少人员,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员工面对现代化的图书馆管理技术运用起来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专业技术人才较为缺乏。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图书馆的服务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国各高校图书馆急需大批图书馆管理及档案管理的专业人才,在专业的同时还要有精通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国的大部分高校馆的全面复合型人才还非常严重的稀缺。
  (五)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受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大环境的影响,多数延续了编制管理制度,而这种制度所带来的是有效的竞争机制的缺失,具体表现为职称评定不论能力论辈分、在职的教育培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使得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图书馆技术人员感到怀才不遇或不能安心工作,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三、加强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和管理的策略
  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激励、培训等手段不断获取高素质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心智和体力,并使其参与到图书馆各项活动中去,进而开发其潜能,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各种需求。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