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晚年的“文化革命”观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孔维军 时间:2010-08-11

【标题】Lenin’s view of "Culture Revolution"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usKong


【内容提要】列宁在晚年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时,明确提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文化建设上来。这并不是列宁突发奇想,而是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必然结果。他认为社会的终究要靠高素质的劳动者来推动,针对俄国的特殊国情,他对待资本主义文明、知识分子、和塑造新人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政策,在当时收到了积极的效果。这些无疑会给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化建设以有益的启示。

【英文摘要】In the summarization of the experience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 USSR,Lenin pointed out that The Bolsheviks should pay its attention to culture construction.This was the ramification of Lenin’s research on the way to socialist.Lenin thought that high quality workers was the essential element to social development.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of the country at that time,Lenin had Some new viewpoints policies on how to treat capitalist civilization,intellectuals,etc.Those views and policies produced some positive results.

【关 键 词】工作重心/文化革命/革命/新人culture revolution/political revolution/"new people"


【 正 文 】
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胜利以来社 会主义建设经验时,尤其是在病中口授的五篇文章中,明确地提出了“文化革命”的思想,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纲领,这是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终落脚点。值得思考的是,直到今天,列宁的这一文化革命思想似乎并未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本文力图通过阐明列宁文化革命的整体构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以期获得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启示。

列宁在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尤其是在国内战争结束以后,曾多次谈到工作重心转移的问题。1918年春,他认为形势的发展已由“说服俄国”、“夺取俄国”转向“管理俄国”,因而需要把建设摆在首位。1920年底,他在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强调说,“目前政治形势的全部关键,就是我们正处在转移的过渡时期,正处在有着某种曲折的从战争过渡到经济建设的时期”。1到1923年,在《论合作社》中,他明确提出“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组织文化工作上面去了,如果不是因为国际关系,不是因为必须为我们在国际范围内的阵地进行斗争,我真想说,我们的重心的确是转移到文化主义上去了”。2
列宁所提的文化革命或文化建设的文化概念是广义的,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这从列宁所说“现在,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了,但这个文化革命无论在纯粹文化方面(因为我们是文盲)或物质方面(因为要成为有文化的人,就要有相当发达的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要有相当的物质基础)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3中可以理解。文化革命就是要把一个不够文明的国家变成一个文明的国家,这其中既包括文化(狭义)建设,也包括经济建设。
为什么过去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而现在又转移到文化建设方面呢?
一是俄国特殊国情的需要。列宁认为俄国的具体国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力落后,小农经济在俄国居于主导地位;二是俄国居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在晚年他对后者进行了具体分析:在俄国革命前,有3/4的人口是文盲,4/5的儿童和少年没有受的机会,年龄在9-49岁的居民中,有20%既不能读也不能写。有的地区的情况更差,有的地区文盲达98%。这种落后状况与先进的社会制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在实行新经济政策后,他认为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基础的经济和政治手段是够了。缺少什么?缺少文化,缺少本领。”4
二是俄国经济、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在《论合作社》中,他提出了实现合作化的计划,进一步完善了他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纲领。他说这个合作化计划本身就包含有农民的文化水平,并把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作为实现合作化的唯一条件。文化的落后,同时也严重制约了民主政治的发展。苏维埃政权在原则上实行无比优越的无产阶级民主,可是这种文化上的落后却限制了苏维埃政权的作用并使官僚制度复活。他说“只要在俄国还存在文盲现象,那就很难谈得上政治教育。”5“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谎话偏见,而没有政治。”6
三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劳动者积极性的需要。他认为社会主义事业是文化、经济、政治全面协调发展的事业,亿万群众自觉自愿参加的事业,由于俄国文化水平相当落后,严重制约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主要表现在:它影响工农群众对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妨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群众劳动自觉性的提高和组织性、纪律性的建立;影响社会主义民主的形成和发扬;影响着工农之间实际上存在的不平等的消除。因此他在《共青团的任务》中提出,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首先是组织任务、文化任务和教育任务。
四是改革国家机关,清除官僚主义和贪污受贿现象的需要。实行新经济政策后,改革国家机关,特别是改组工农检察院的问题已提上日程,列宁认为改组要坚持“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的原则,把具有真正现代素质的人才集中到工农检察院里来。但由于文化水平的落后,列宁不得不说“与其匆忙从事而毫无希望得到优秀人才,倒不如再过两年甚至三年好些”。7同时列宁还认为,缺少文化,文盲充斥,没有修养,这本身就是官僚主义产生的土壤。只有提高全体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才能有效地与官僚主义斗争。他说,苏维埃的是好的,它给工人、农民提供了同官僚主义和拖拉作风作斗争的可能。可现实是不仅那么不会利用,就是相当多的共产党员也不会利用这种可能去同官僚主义和贪污受贿作斗争。原因是什么呢?他认为单靠宣传是不够的,只有靠人民群众的帮助才行,但要使人民群众学会同官僚主义作斗争,就必须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

列宁根据 俄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内容极其丰富,其中就如何处理与资本主义文明之间的关系、如何对待知识分子问题在当时处于核心地位。尽管文化革命不同于政治革命,但并不排斥通过运用对旧思想、旧观念的批判等多种手段来传播先进的无产阶级文化,从而达到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最终目的,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具体分析:
1、文化革命的主要途径是批判的吸收以往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8
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在批判一些人企图“把资产阶级当作旧的无用的废物完全抛弃”的主张时,曾深刻指出“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在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还有什么别的社会主义。”9社会主义实现的如何,取决于我们苏维埃政权和管理机构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只有利用资本主义反对我们所选的材料,才能建立社会主义、巩固社会主义。可见列宁一方面坚决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文化,另一方面主张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管理技巧等先进文化要加以吸收,如他曾对美国的“泰罗制”进行过分析研究。他认为“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10而不应该对其简单的进行全盘否定。
为了保证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列宁与右的保守主义和左的虚无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尤其是与以波格丹诺夫为首的“无产阶级文化派”进行了持久的争论。他们否认无产阶级文化与人类传统文化的联系,凭空臆造无产阶级新文化,夸大文化的阶级性和队伍的纯洁性。列宁认为这与完全无视俄国的实际,是“玩弄唯物主义”。他明确指出左的危害性更大,告诫后人“在文化问题上,急躁冒进是有害的。”11通过斗争,从而使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文化革命的道路上来。
2、文化革命的重要问题是要正确对待知识分子。列宁不止一次地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知识分子的特殊重要性。他在1918年就写到“没有具备各种知识、技术和经验的专家来指导,便不可能过渡到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需要广大群众自觉地根据资本主义已经达到的成绩把劳动生产率提高,超过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12]
十月革命后,各种不同的知识分子里对苏维埃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时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这其中包括路标转换派、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持中间立场的知识分子等。列宁认为要区别对待知识分子,这在十分复杂的形势下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就拿党对待路标转换派的政治路线来说,路标转换派是一种复杂矛盾的产物。它使很大一批知识分子与苏维埃政权合作,而这在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的条件下具有很大的益处。共产党全力支持路标转换派,同时对路标转换派的反动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坚决的和原则性的斗争。并且对于那些利用中立口号进行反苏维埃活动的人们进行了原则性的斗争,直至采取惩罚性措施。而真正持中立主义立场的知识分子在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逐渐地改变了自己的立场。如教师在俄共十三大的祝词中明确宣布“教育工作者是苏维埃共和国的积极公民,正与无产阶级齐步前进,我们不能设想自己的工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13到俄共布十四大时,则‘进一步指出“这些类型的劳动者,大多数都已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和为社会主义奋斗的无产阶级的利益是一致的,从苏维埃职员(教师、医生、工程师、农艺师等等)的倾向和情绪来看,他们已开始真正成为苏维埃了”。14
旧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合作的保证,这并不意味着知识分子问题的完全解决。问题在于要造就新的知识分子。阿·瓦·卢那察尔斯基回忆了列宁的话“耐普曼胜利还是我们胜利,这取决于工人阶级是否会造就出自己的知识分子。”15十月革命刚刚胜利,列宁就要大量推荐有相当文化的工人担任领导职务,逐步把那些不可靠的旧专家换下来。1920年3月31日,列宁在谈到经济建设时说“工人阶级必须增加本阶级出身的管理人员,开办学校,由国家大力培养工作干部。”16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积累,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和人民教育制度的发展,列宁提出改革高等学校,从劳动者中培养知识分子,用选拔制度作为造就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主要方法之一,要求工人、农民摆脱对知识分子的胆怯,而要感染知识分子。从列宁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工人阶级应该在文化建设中造就自己的知识分子。
在当时苏维埃俄国财政异常困难,各部门开支都在缩减的情况下,列宁认为人民教育委员部的开支不应当缩减,还应当把其他部门缩减出来的款项,转作教育人民委员部的经费,并且在粮食刚好勉强够吃的情况下,还要求增加教员的面包配给额,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列宁说“应当把 我国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为此,就必须有步骤、坚持不懈的工作,来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使他们真正具有符合他们的崇高称号的各方面的修养,而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17
在列宁文化革命的构想中,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和地位的提高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们是文化革命最初的成果,凭借他们去推进文化建设,是奠定新型文明的重要基石。
3、文化革命的最终目的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列宁在其实践中进一步贯彻了这一思想。他在1902年起草党纲时,明确规定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不仅在于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更在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后来在1919年第二个党纲中,他仍然坚持这个观点。在列宁看来,社会主义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型的文明,而且是人的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形态。整个文化革命的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造就一代新人也就贯穿于文化革命的始终。列宁曾说,“自从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来,文化革命最重要的条件已经有了,那便是群众的觉醒,群众对文化的企求。为新的社会制度所创造的,同时又创造着这个制度的新人正在成长。”18新人既是新型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又是新型社会文明创造的最伟大的作品。由此可见,列宁把文化与人,建设新型文明与造就新人结合起来,把实现人的改造看作是文化革命的中心点和归宿点,这正是列宁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我国在长期的实践中,以毛泽东、邓小平为首的共产党人形成了一整套文化建设的理论与政策,从理论渊源上看,与列宁的文化革命思想是一脉相传的。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目标是建成民族、、大众的文化。在建国前期,他预言“随着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的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19随后提出了“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多次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认为“列宁多次强调指出,工人一分钟也不会忘记自己需要知识的力量。没有知识,工人就无法自卫,有了知识,工人就有了力量。这个真理在今天更加显出重要性。”20在1982年,他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其中“有文化”就是重要的一条,并在经验教训时认为忽视文化建设,将会导致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败。这些理论体现了我国新的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思想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极大丰富了列宁的文化革命思想。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已提到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为此我们必须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明确革命与文化革命的功能界限。根据列宁的文化革命的观点,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物质和文化基础之上,必须建立在文化革命的基点之上,而不是片面的依靠国家的政权和群众的热情。他曾说“我们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励,我们首先激发了人民的普遍政治热情,然后又激发了他们的军事热情,我们曾打算用这种热情直接实现与一般政治任务同样伟大的经济任务”,21在他看来,经济任务不可能靠热情来完成。在这一点上我们国家曾一度失误,六十年代后期,毛泽东认为政治斗争夺取了政权,同样政治斗争也可以巩固政权,于是通过开展政治运动和政治,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发动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其实名为文化革命,实为政治革命,希望借此达到巩固制度和政权的目的。其错误之处就在于混淆了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的界限。政治革命有一定的功能限度,只能夺取政权建立新制度,而不可能消灭或建立一种新的文化,这个任务只有通过文化革命来完成。
2、树立市场经济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的意识。列宁认为,文化革命不仅仅指纯粹精神文化建设,还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市场经济的文化意义在于一方面实现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又为人们克服社会局限性,创造着物质前提。在实现这个物质前题的同时,也造成了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矛盾,即文化的发展要在物中实现人本身的价值,而市场经济却以物的价值贬低人的价值。西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正是以的片面发展和人自身价值的丧失为代价的。正如弗洛姆在《孤独的人:社会中的异化》一文中所指出的“正常情况下,产品的交换不过是达到经济目的的手段,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交换已经变成了目的本身”。尽管列宁在当时还没有这种认识,但他更强调指出“只有那些已经深入文化、深入日常生活和成为习惯的东西,才能算作已经达到的成就。”因此“一个以发展成社会主义国家为宗旨的国家应该提出的恰如其分 的要求”就是要不断地学习。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依然存在,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有把一切东西转化为商品进行交换的内在冲动和趋向。在一定条件下,权利、良心等都可以成为商品进行交易,于是权钱交易,各种腐败和丑恶现象都会出现。陈云同志一再强调“一切向钱看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正在严重地腐蚀我们的党风和社会风气。”22因此,我们现在发展商品生产、建立市场经济,需要有相应的制衡和引导人们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环境,需要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作用。在我国现阶段,各种腐朽、低级的价值观念在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消除,但决不能视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合理的道德层次,而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同它进行不懈的斗争,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之所以具有世界历史性的意义,原因是它“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23这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启发的。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感情、观念和习惯。我们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如爱好和平、威武不屈的骨气和勤劳勇敢的精神都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陈腐的东西,要予以批判、清除。传统文化并不能等同于封建文化,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在于怎样使传统适应现代化的变革,而不是不要传统。文革的教训是很深刻的。因此对待传统文化要采取审慎的态度,加以批判的分析继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结合将更加紧密,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的同时,不会取消各个国家之间的民族文化的特征。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文化冲突也在不断增长。当今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文化,但是把西方文化推行到没有现实基础的东方国家是不可能的,全盘西化的思想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应该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汲取世界文化的营养,来丰富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
[1] 《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1卷,第450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第687页。
[3] 《列宁全集》第43卷,第368页。
[4] 《列宁全集》第43卷,第399页。
[5] 《列宁全集》第1版,第33卷,第58页。
[6] 《列宁全集》第1版,第33卷,第59页。
[7] 《列宁选集》第4卷,第534页。
[8] 《列宁选集》第4卷,第348页。
[9] 《列宁选集》第4卷,第520页。
[10] 《列宁选集》第4卷,第520页。
[11] 《列宁选集》第4卷,第689页。
[12] 《列宁选集》第4卷,第521页。
[13] 《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速记记录》,1963年俄文版,第479页。
[14] 《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3分册,第114页。
[15] 阿·瓦·卢那察尔斯基:《列宁与青年—“普洛米修斯”》,1966年俄文版第1卷,第26页。
[16] 《列宁全集》第30卷,第434页。
[17] 《列宁选集》第4卷,第677页。
[18] 蔡特金:《回忆列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卷,第66页。
[19]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卷,第345页。
[20]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04页。
[21] 《列宁选集》第4卷,第571页。
[22] 《陈云文选》(1956 1985),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310页。
[23] 《列宁选集》第4卷,第362页。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