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式微:一个历史的玩笑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先元 时间:2010-09-01
  儒家文化圈内亚洲四小龙成功的经验,为儒学的复兴提供了一个参照系。作者认为,随着的改革开放而逐渐复苏的儒学,面对正面因素的复苏举步维艰,负面因素的蔓延却日益加快的尴尬困境。
  读了《联合早报》10月20日的新闻报道《杜祖贻教授:儒学在华人社会已经式微》一文,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笔者心中掠过一丝悲凉。
  儒学的式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必说在海外华人社会,即是在中国本土,儒学也已所剩无几。关于儒学式微的根本原因,一般都认为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风东渐,列强东来,中国国力急剧衰落,儒学因此而式微。
  笔者认为有两个问题必须厘清。第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主要出于经济目的,即打开中国市场,倾销西方产品,攫取高额利润。除了大肆掠夺中国珍贵文物之外,西方列强并没有采取激烈措施全面扫荡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儒学进行彻底批判的,正是中国人自己。“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是中国人自己提出来的。把儒学的式微完全归因于西方文化的入侵,似乎有失公正。
  第二,中国人基本上全盘否定儒学,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判断:儒学是封建社会中的精神文化,它是导致中国社会落后的总根源,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绊脚石,因此必须加以扫除。只有扫除了儒学,民族才会振兴,中国才会富强。中国人一度认为,对儒学的否定是国家复兴的前提。因此,中国人激烈地批判儒学,并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行为,而是以一个明确的目标为导向的。
对于儒学的批判从未停止
  在这样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20世纪的中国发生了两次巨大的反儒运动,即1919年的五四运动和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应读作“大革文化命”)。如果说,1919年的五四运动具有一定进步性的话,那么,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就根本毫无理性可言了。事实上,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之间的四十多年时间里,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从未停止过对儒学的批判,文化大革命只是把这种批判推到了极点罢了。笔者至今仍然记得70年代中国大陆大规模的批林(彪)批孔(子)政治性群众运动,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各级政府纷纷召开群众会议,万众一心,口诛笔伐,声讨儒家文化。几乎人人发言,个个表态,揭露林彪及“孔老二”的“反动思想”,以表明自己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经过如此彻底的洗脑运动,儒学还会残存几何?而且,整整十年里中小学教科书上从来不提儒学,在此期间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又从何传承中国历史文化?
  但是,历史却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中国人全面地、彻底地否定了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以后,国家却并没有因此而立即富强起来。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经历了十年急风暴雨式的文化大革命,搞了一波又一波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批判,国家却不但不富强,反而更加落后,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70年代,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仅为三四百美元左右,被列为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试图通过反传统反儒学的途径来达到国家强盛的目的,实际上并没有实现。
  在中国醉心于进行所谓的文化革命之时,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却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同为儒家文化圈的香港、韩国、新加坡、一下子成为了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经济上颇具活力的亚洲四小龙就在中国门口强劲舞动。中国人这时才发现,不搞阶级斗争,不搞批判儒家学说,不否定传统文化,也照样能够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恶梦醒来是早晨。十年动乱结束以后,邓小平力挽狂澜,摒弃了无休无止的阶级斗争路线,果断地把全国的工作重心转向了经济建设,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由于中国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变,儒学才算获得了一个生息和复苏的机会。
儒学的正面和负面因素
  不可否认,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儒学本身也具有正面和负面两重因素。正面因素是一种普世价值,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负面因素是一种封建糟粕,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等等。所谓儒学瑕瑜互见,精芜杂陈,即是指此而言;对儒学的扬弃和改造之说,亦是因此而起。
  然而,随着的改革开放而逐渐复苏的儒学中,正面因素的复苏举步维艰,负面因素的蔓延却日益加快。礼义廉耻、忠恕诚信等道德风尚在社会生活中远未形成气候,而官本位、等级制、拉关系、走后门、包二奶、养小妾、拐卖妇女儿童等丑恶现象却时常见诸报端。这好比一个农民糊里糊涂在田地里撒下了大量化学试剂,使得田园一片荒芜,农民懊悔莫及,于是千方百计想恢复原有生态,然而秧苗复苏遥遥无期,杂草却又纷纷长了出来。这似乎又是一个玩笑。
  看来,引领儒学走出困境,还需要一些大举措。前一段时期,东南亚的新儒家学说曾经激起中国学术界的一阵波澜。无论如何,儒家文化圈内亚洲四小龙成功的经验,为儒学的复兴提供了一个参照系。但笔者一想到儒学失道,求诸海外,依然是一个历史的玩笑,心中不免又添上了一丝悲凉。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