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和谦临证用药特点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权红,李文泉 时间:2015-06-05

【关键词】  方和谦;时令;胃气;津液;用药特点;中医药疗法

      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方和谦教授从医6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临床疗效显著,其遣方用药有独到之处,现将其特点归纳如下。

  1  药少力专,举重若轻

  方老的处方看似平淡无奇,用量也少,然药少力专,配伍得当,实乃举重若轻。方老的处方药味都在10味左右,对各种证候,都抓住主证而治之。如治疗外感热证,方老取药轻灵,芳香清冽,遵吴氏“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意,应用宣热透解法,其解表之药选用金银花、连翘、菊花、桑叶、芦根等至清至淡之品,功专宣开肺气,以透达肌表,驱邪外出。在药量的应用上,做到药证相宜。如用银翘散治疗感冒,银翘用量6~10 g,取其辛凉疏解之功;而治疗腮腺炎,银翘的用量达20~30 g,取其清热解毒之力。

  2  配伍得当,量效适宜

  方老选方用药十分讲究配伍,他认为:每一味药物的配伍与选择,医者不能因其繁而简之,斟酌一方一药,一克一钱,以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如在解表透热、清泄里热时,常佐以养阴之品,防其刚燥伤阴;疏肝理气时,常配以白芍,防止辛散走窜;养阴寓动,稍加助阳和胃之品,防其滋腻;助阳寓静,稍加养阴之品,防其亢烈。此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源泉不竭”。在药剂的用量上,急证一般投药3剂,慢证一般投药5~7剂,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指导下一步的治疗,谓之“探探路子”,一旦见效,则“效不更方”,守方化裁调之。方老强调,选方用药不能千篇一律,要做到一人一方,随证加减,此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医治病之精髓所在。如曾治一血尿患者,方老治疗所选药物不论是清热解毒药,还是凉血止血药,基本上都是“走尿路”,归膀胱经的药。清热药用白茅根、牡丹皮、竹叶等;止血药用荆芥穗、荆芥炭,因其本身有止血作用,又取“肾合三焦、膀胱”、“腠理、毫毛其应”之意,表药治里病,缓解脏腑的紧张而奏效。又如治一咳嗽患者,伴有胃部不适,方老选用归肺、胃经的枇杷叶,取其“诸叶皆上,杷叶独下”之性,肺胃同治,一箭双雕。

  3  选方遣药,注意时令
   
  方老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十分强调“知时论证”。临床十分注意时令用药,每当更替节气,必于诊时提醒医生患者,并在处方之中加入当令药物。方老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要做到“必先岁气,勿伐天和”,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如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各有其气候特点,所患疾病亦有其季节性。如暑季患病,暑为阳邪,升散开泄,易伤津液;暑多夹湿,其性粘滞,易阻遏气机。故暑季用药应注意清热、化湿、理气、养阴药物的加减应用,常用药味有藿香、佩兰、竹叶、芦根、石菖蒲、郁金、滑石、通草、苍术、白芷、厚朴、麦冬、石斛等;如惊蛰之际,少阳当令,积聚了一冬的郁火挟岁气升发,方老此时对虚证用自拟“滋补汤”时去肉桂,对肝郁脾虚证用自拟“和肝汤”时去柴胡,以防燥热助阳;且每于方中加竹茹清热除烦、莲子心清心去热。药物用量也根据时令而变,如“和肝汤”中的柴胡用量,春季时,柴胡由9 g减至5 g;暑湿季节则去柴胡不用,防其苦辛升发及劫阴之弊;进入秋季则逐渐加量,由5 g到9 g。这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做到“知时论证”,药效甚佳。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