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针药分期分型论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宿绍敏 时间:2015-06-05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辨证论治

        周围性面瘫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面神经核以下病变所致的面部肌肉瘫痪,常发生于一侧。本病临床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为多,男性稍多于女性;任何季节均可发病,而以春、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本病属中医“口眼喎斜”、“吊线风”、“口僻”范畴。中医针药结合治疗本病有确切的疗效。根据病程和病证的不同,笔者对本病进行分期分型、针药结合论治以疏通面颊部经气。治疗一般分4期,即急性期、平稳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现介绍如下。

  1  辨证选穴,分期治疗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营卫失调,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乘虚侵入太阳、少阳、阳明经脉与经筋,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灵枢·岁露》云:“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也深。”《灵枢·经筋》云:“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又云:“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辨证选穴以局部取穴、临近取穴、循经远端取穴。针刺手法用平补平泻法,或虚补实泻。根据病情采用浅刺、横刺、透穴刺或斜刺、直刺。治疗原则以疏通面颊部经气为主。

  1.1  急性期

  发病后1~7 d为急性期。此期症状有加重趋势,病情不稳定。因正气亏虚,外受风寒、风热之邪侵袭面部手、足阳明、少阳经脉,邪气亢盛,阻于经脉,导致面部气血瘀滞而发病。《诸病源候论》曰:“风邪入足阳明、手太阴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僻。”治法以温经通络、祛邪牵正为主,针刺手法宜浅刺、轻刺激(手法过重有伤正之弊),发病3~5 d内最好不在面部直接针刺。手法以泻法为主,取穴以手、足阳明经与少阳经穴为主,而以远部取穴、邻近取穴为辅。如取太阳、下关、翳风、地仓、颊车、合谷、太冲、迎香、风池、阳白、攒竹、足三里等。局部穴可取健侧,如合谷取健侧或双侧,余穴取患侧。辨证取穴:风寒阻络者,面部有拘紧感,患侧耳后发凉或伴疼痛,畏风畏寒,得暖则舒,宜针泻合谷;风热外袭者,伴见面赤、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宜针泻合谷、曲池;肝胆火逆者,伴有患侧耳后痛、侧头痛、口苦、急躁易怒等,舌红,苔黄,脉弦数,宜针泻太冲、丘墟;阳明热盛者,面部觉热,或先有轻度疼痛,或见耳下腮部疼痛、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脉洪数,宜针泻合谷、内庭。

  1.2  平稳期

  发病后7~20 d为平稳期。此期症状逐渐稳定,为针刺治疗的最佳时机,以疏通面颊部经气为主。取穴以头面部阳明、少阳经局部穴位为主,如患侧太阳、承泣、阳白、四白、地仓、颊车、下关、风池等;配以远端取穴:合谷(双)、太冲(双)、风池(双)、翳风(双)。随症配穴:不能皱眉配攒竹;鼻唇沟变浅配迎香;人中沟歪斜配水沟;颏唇沟歪斜配承浆;上唇功能障碍配口禾髎;耳后痛配翳风;舌麻、味觉减退配廉泉;耳鸣耳聋者加耳门、听宫。每次选穴不宜过多,针刺手法不宜过重,应平补平泻或虚补实泻。可酌情加用电针、灸法,局部采用温和灸或TDP照射,配合功能锻炼。口歪者针刺后在局部拔罐10 min。此期可多采用局部透穴,如阳白透鱼腰、颊车透地仓、大迎透承浆等。加用电针或辅以温灸治疗可提高疗效。

  1.3  恢复期

  指发病后20~60 d。症状逐步消失,此期病理主要表现为正气亏虚、余邪阻滞、经络不通。治疗以补气活血、通经活络为主,取穴以局部取穴配合远端取穴,选穴基本同平稳期,仍以阳明、少阳经为主,取百会、阳白、攒竹、下关、四白、迎香、颊车、地仓、阳陵泉、足三里,均取患侧,合谷取对侧。若眼睑闭合无力加用丝竹空透鱼腰、太阳;上唇歪斜加用水沟;下唇歪斜加用承浆。除足三里用补法外,其余均用平补平泻。下关针感要求呈扇形放射至面部,太阳向下透刺针感至面部,足三里、合谷用催经行气法使针感尽量向上传导,可加用电针、局部艾灸或TDP照射,配合功能锻炼。

  1.4  后遗症期

  指发病2个月之后。此时病程较长,正气更加亏虚。由于面部经络瘀阻,活动不利,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痰、瘀阻于面部,甚者外风引动内风,故临床多见面部无力、麻木、怕凉、怕风,甚至面部浮肿、面肌痉挛等症状。治疗以扶正化痰、祛瘀通络为原则。取穴:患侧风池、完骨、百会、攒竹、阳白、太阳、丝竹空、下关、四白、颊车、地仓、迎香、夹承浆及阳陵泉(双侧)、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太冲(患侧)、合谷(健侧)。手法:四白透迎香、地仓透颊车、颊车透颧髎;足三里、三阴交捻转补法,余均用平补平泻法。局部用艾灸或TDP照射;若病程长、麻木重者局部用梅花针叩刺、拔罐放血以活血通络。

  2  病证结合,中药治疗

  2.1  辨证分型

  2.1.1  风寒阻络型 

  证见突然口眼歪斜,面紧拘急,僵滞不舒,或瞬目流泪,畏风无汗,或耳后疼痛,多有受凉吹风经过,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2.1.2  风热外袭型 

  证见突然口眼歪斜,面部松弛无力,有耳内疱疹,或耳后乳突疼痛、压痛,或咽喉疼痛,或见耳鸣,舌木无味,舌红,苔薄黄,脉浮滑或浮数。

  2.1.3  痰瘀阻络型 

  证见口角歪斜日久不愈,说话或笑时口歪明显,眼闭不实或迎风溢泪,或面部板滞抽动,日久口角歪向患侧,舌红或舌黯红,苔薄白,脉弦细。

  2.1.4  气虚血瘀型 

  口角歪斜2个月以上,闭眼无力及漏白,患侧面肌虚胀无力,患侧口颊仍然少许滞留食物或漏水,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

  2.2  处方用药

  基本方:加味牵正散,药用全蝎、白附子、僵蚕、蜈蚣、地龙、当归、白芍、川芎、防风、钩藤。风热外袭型加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风寒阻络型加细辛、荆芥、白芷;后期多因气滞血瘀,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肝郁善太息加柴胡、郁金、薄荷。

  3  讨论与体会

  3.1  治疗时机与针刺刺激量

  本病是一种发病急,病程长,早期有加重可能的疾病。既往临床医家在治疗分期、治疗时机上存有异议。笔者认为,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只要治疗得当,此期不失为针刺治疗的最佳时机。在急性期进行针灸治疗,可以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适宜刺激强度的针刺治疗并不会造成或加重神经的损伤;相反,适当刺激量的针灸治疗对面神经是一种良性刺激,能增强面神经的兴奋,改善面神经炎症局部的血循环,促进面神经炎症和水肿的吸收,从而促使面神经更快恢复。

  但应注意的是,急性期多属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面部经络,导致气血痹阻,筋肉功能失调,病性以邪盛为主,治当以祛邪外出。面部病邪在表、在络,故腧穴针刺宜浅,针中皮部即可,手法宜轻。肢体远端的腧穴则可用重泻手法,远近配穴,可共奏祛风通络、疏调经筋功效。面部浅刺选穴不宜过多,不宜使用电针(或禁止使用电针)。此期若使用电针,或局部多穴重刺激,则易产生后遗症,如联动现象、面肌痉挛等。头面部穴针刺时,宜浅刺、刺激量小至中等,且应注意保持面部穴位良好的应激状况,防止因疲劳而产生耐受性。注意面部各部位肌肉的功能恢复情况,对恢复较慢的上唇部,应及早加口禾髎或人中。如遇病程长、高龄、体质虚弱者,可先针健侧,泻法,不留针,再刺患侧以补法(即泻健侧补患侧),后期面部功能恢复不全者,特别是出现倒错情况下,可双侧面部同时针刺,每次选穴宜精勿博,确切中症为要。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