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病因学研究进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晓平,杨进,刘涛 时间:2015-06-05

  3.5  伏邪与其它

    杨氏等[38]对以伏邪学说指导治疗的部分急、重、疑难病症如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艾滋病等进行了重点介绍,并认为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以及对疾病防治的深入研究,伏邪学说有重新认识和研究的必要,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应得到重视。

  3.6“环境毒”与急性放射损伤
   
  冯氏[39]认为,急性放射损伤属于中医温病范畴,有起病急、传变快、热象偏重、易动血等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分析,有发热、口渴,甚至肌肤灼热等热象。并认为射线属外感热邪,与中医温病病因特征类似,具有直中脏腑,易损伤气血、耗损肾精之重要特点,而肾精耗损为病变的中心,也是导致辐射远后期癌变等效应的重要因素。当前,急性放射损伤的治疗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等为主。

  4  展望
   
  综上可知,近年来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温病病因,不仅丰富和充实了温病的病因学说,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温病病因本质,为临床辨证提供了客观依据。实验研究中运用传统中医理论造模,对模型从病理、生化、免疫、微量元素等多角度、多侧面探讨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本质及其内在的相互关系。临床应用上温病与内科疾病虽然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致病因素的差异是其关键所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可出现诸多相同的病机与证候。温病学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较为完善的论治方法,故可借鉴于内科疾病的治疗,以加深对相关内科疾病的理论探讨与临床研究,从而提高对相关疾病的防治水平。但也应该看到,对温病病因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尤其表现在实验研究方面:①实验条件。气候因素在动物造模中的设定值得商榷。中医学中对气候环境与疾病的作用大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在动物实验中,大多动物都处于应激状态。②实验动物的选择。大、小鼠的散热机制很不发达,尤其汗腺少,不适应高温高湿环境,在湿热类模型中,环境气温高于32 ℃,基本上可以认为实验是失败的。尽管实验研究中的检测指标林林总总,但仍应牢记中医学的病因概念是包含了机体的反应性在内,不能单纯凭几个指标确定。目前的分析性研究为数不少,但缺乏整合性研究,应该将已有的成果进行综合,并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以明确各指标与病因致病的相关性,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 杨 进.新编温病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36-38.

  [2] 刘 涛.温病病因的若干属性浅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15(6):5-6.

  [3] 荀运浩.温病病因从新[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5(4):329-332.

  [4] 姜良铎,秦 英,杨 君,等.试论“环境毒”[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9,5(9):4-6.

  [5] 戴春福,翁晓红.温病杂气病因说难以发展的原因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1996,(增刊):121-122.

  [6] 李洪涛.温病病因四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22(6):1-3.

  [7] 李洪涛.汇寒温之说立外感病学[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4,13(2):2-4.

  [8] 黎敬波.外感病因及其致病特点探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 13(4):9-10.

  [9] 李致重.谈温病的病因[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1):5-7.

  [10] 周晓平,杨 进.中医气象学研究方法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1):10.

  [11] 汪正宜.浅述祖国医学“六淫”与医疗气象学[J].湖北中医杂志,2002,24(5):3-4.

  [12] 黄广平.六淫、气象与体质关系浅探[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 23(4):172-173.

  [13] 郭仲夫.从医学气象学的角度探讨六淫[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2, 4:15-17.

  [14] 朱科伦,马佩球,李建强,等.从气象因素与黄疸性肝炎发病的回归分析论证湿邪致病理论[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4,4(3):7-8.

  [15] 丁 春,严文华.对外感表证发生的若干问题探讨[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6,6(4):6-8.

  [16] 邓铁涛.试论吴鞠通病原说的科学性[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4):3-4.

  [17] 余 真.试析“时疫之邪,自口鼻而入”[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0,6(2):6-7.

  [18] 张六通,梅家俊,黄志红,等.外湿致病机理的实验研究[J].中医杂志,1999,40(8):496-498.

  [19] 陈 刚.外感湿邪的本质探讨[J].光明中医,2003,18(2):6-7.

  [20] 陈爽白,常淑枫,肖照岑,等.湿热证大鼠模型的复制及三仁汤对其影响的实验观察[J].天津中医,2002,19(2):38-40.

  [21] 佟 丽,陈江华,吴仕九,等.多因素所致温病湿热证模型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9,15(8):366-368.

  [22] 吴仕九,杨运高,杨钦河,等.清热利湿法对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9,7(4):200-202.

  [23] 王 瑾,陈宜鸿,赵志玲,等.中医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实验的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2,18(4):209-211.

  [24] 吴 茜,陈慧玉.高温环境对机体某些免疫指标的影响[J].西藏医药杂志,2000,21(4):14.

  [25] 吴智兵,彭胜权.从医学地理学角度试论岭南温病的发展方向[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6(1):9-12.

  [26] 赵书刚.从分子基因水平浅谈岭南温病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4, 21(3):221-222.

  [27] 唐雪春,彭胜权.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湿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0):39-40.

  [28] 陈昆山,肖晓敏,章友安,等.病毒性肝炎谷丙转氨酶升高与湿热的关系[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2(4):145-147.

  [29] 徐庆吉,傅文霞.从286例流行性出血热论脉迟与“湿”[J].天津中医,1997,14(3):118-119.

  [30] 郭永洁,张再良,胡鸿毅,等.90例慢性胃炎湿热证的临床病理指标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8(3):21-22.

  [31] 曾耀明,杨春波,柯 晓.久泻脾胃湿热证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2,10(1):8-13.

  [32] 丁元庆.火热病邪在脑病发病中的致病作用及证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44-45.

  [33] 丁元庆,张安玲.中风病与温病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3, 12(4):353-354.

  [34] 郑锐锋,李春生,王小沙,等.病毒性心肌炎病因病机的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9):599-600.

  [35] 陈茂刚.试论病毒性心肌炎属于“温病”范畴[J].时珍国医国药, 2002,13(5):295-297.

  [36] 王 鹂,魏陵博,刘学法,等.热毒学说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地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12):1080-1081.

  [37] 丁书文,李 晓,李运伦,等.热毒学说在心系疾病中的构建与应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6):413-416.

  [38] 杨钦河,彭胜权.伏气学说及其对外感热病的临床意义[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2(6):412-415.

  [39] 冯全生.从温病论治急性放射损伤[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5):402-403.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