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梅根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1

              作者:叶勇 涂先琴 宋兴文 施敏荣 江虹 

【摘要】    [目的]分离筛选水杨梅根中抗直肠癌细胞活性部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对水杨梅根水提取物进行分离,应用MTT比色法对分离得到的部位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测定。[结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直肠癌LS174T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呈现出良好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而正丁醇和氯仿提取部位的抑制作用较弱。[结论]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是水杨梅抗肿瘤主要的活性部位。

【关键词】  MTT法 水杨梅根 直肠癌

  Abstract:[Objective] To screen the anticancer fraction from extract of root of Adina rubella Hance.[Methods]To separate the water extract from root of Adina rubella Hance by different solvens,then determine their anticancer activities of the different extracts in vitro with MTT method.[Results]The ethylacetate extract strongly inhibited cell proliferation of LS174T,and showed significant dosage?dependent response while the butanol extract and the chloroform extract showed low anticancer activities in vitro.[Conclusion]The ethylacetate extract is the principal anticancer extract from root of Adina rubella Hance.

  Key words:MTT;root of Adina rubella Hance;rectal cancer
   
  中药水杨梅根为茜草科落叶灌木植物水杨梅Adina rubella(Sieb.et Zucc.)Hance的根,分布于我国江南及华南一带。临床表明它有抗消化道肿瘤的作用[1],虽有报道自水杨梅根中分离出数种新化合物[2],但有关其抗肿瘤活性报道甚少。本文以水杨梅根为实验材料,将其提取物对人直肠癌LS174T细胞进行处理,观察水杨梅根提取物对直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为水杨梅提取物抗肿瘤作用成分及其机理的研究提供依据。

  1  实验材料

  1?1  药材  水杨梅根购自浙江临安中药饮片厂,批号:20040710

  1?2  细胞  人直肠癌LS174T细胞,广东中山大学医学院提供。在5%CO2,37℃条件下,用含10%小牛血清、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100μg/ml),RMPI1640培养液传代培养,实验用细胞均处于对数生长期。

  1?3  药品与试剂  RPMI一1640培养基为Gibco公司产品;小牛血清为四季青公司产品;MTT和DMSO均为AM.RESCO公司产品,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

  2?1  水杨梅有效成分提取与配制  干燥水杨梅根1kg,加入5000ml蒸馏水,90℃煎煮2h,过滤,滤渣再加3000ml蒸馏水继续90℃煎煮2h,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后浓缩到1500ml。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每次加入溶剂1/2体积萃取2次,各部分萃取液于旋转蒸发器上浓缩并回收溶剂,浓缩液挥干溶剂后称重,得率。所得的各提取物分别用二华南理工大学基金资助项目(322-E5041170);学生研究计划SRP项目(B10-Y13014)甲基亚砜(DMSO)配成lg/ml,分装于4℃保存,临用时用培养液稀释成所需浓度,并使各组所含DMSO终浓度≤0.1%。

  2?2  MTT法  采用方法[3]。直肠癌细胞以8×103个/孔的接种量接种于96孔培养板,5%CO2、37℃温箱中培养24h后,每孔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各10μL使初步筛选的药物终浓度分别为103、102、10μg/ml,继续培养24h;而最终筛选的药物浓度分别为200、400、600、800μg/ml,继续培养48h后,分别加入50μL MTT温育4h,弃去培养基,加入150μL DMSO,在平板摇床上摇匀,在酶标仪495nm读板,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值按下式计算抑制率。按改良的Karber公式计算48h各提取部位的IC50值。抑制率=(1一实验组吸光度值/对照组吸光度值)×100%

  2?3  统计学方法  组问比较和不同浓度条件下比较均采用齐性方差t检验。

  3  结果

  3?1  不同溶剂提取率  系统溶剂法分离提取部位各提取部位称重,得率(相对于总提物),结果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的得率分别为0?096%,0?26%和1?29%。

  3?2    各提取部位对人直肠癌LS174T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24h水杨梅根对直肠癌细胞作用效果表明,在10~1000μg/ml浓度范围内,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人直肠癌LS174T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而氯仿和正丁醇提取部位的抑癌作用活性很低。通过延长各提取部位对人直肠癌LS174T细胞的作用时问及增加它们的实验浓度梯度,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各提取部位处理LS174T细胞,随浓度增加其抑制率也增加,在测定浓度范围内表现为剂量依赖性抑制。其中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人直肠癌LS174T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氯仿和正丁醇部位的抑癌作用不明显。结果见表1、2。

  表1  水杨梅根提取物对LS174T作用24小时后各组OD值和抑制率(略)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

  表2  水杨梅根提取物对LS174T作用48小时后各组OD值和抑制率(略)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P<0?01

  3?3  各提取部位对人直肠癌LS174T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比较  通过改良的Karber公式计算48h各提取部位的IC50值。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IC50为483?57μg/ml,而正丁醇、石油醚提取部位的IC50分别是890?26μg/ml和730?33μg/ml。比较各提取部位对人直肠癌LS174T细胞的IC50值,发现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人直肠癌LS174T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强,正丁醇提取部位次之,氯仿提取部位抑癌作用则不明显。由此提示水杨梅抗直肠癌LS174T细胞的有效部位可能在乙酸乙酯及正丁醇部位,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是最主要的活性部位。

  4  讨论

  目前,直肠癌的主要手段是手术治疗和化疗。手术治疗对病人带来生活的不便和心理上的痛苦,化疗又存在较强的毒副作用。因此寻找既有较好疗效而又无明显毒副作用的中药,单独使用或联合化疗以提高疗效和减少毒副作用,是直肠癌防治的必然趋势。临床实验表明水杨梅根能抑制消化道肿瘤,为其成分研究提供了前提。本研究则揭示水杨梅根主要活性成分存在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表明它可能是酚性化合物。因此下一步的研究将针对乙酸乙酯提取物作进一步分离,从而探明水杨梅根的抗肿瘤成分。

【】
    [1] 李郁仁.中医肿瘤学[M].北京:技术出版社,1997:72?73.

  [2] 何直升,方世跃,胥传凤.水杨梅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1995,26(6):285?287.

  [3] 司徒镇强,吴军正.细胞培养[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3: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