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测定菌毒清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1

            作者:范辉,宋粉云,钟兆健,肖若媚

【摘要】  目的 测定菌毒清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d TM C18柱,甲醇-乙腈-0.5%甲酸(体积比31∶10∶59)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86 nm,柱温为30 ℃。结果 丹酚酸B平均回收率为101.5%,RSD为1.95%(n=6)。结论 该法可用于菌毒清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  菌毒清颗粒;丹酚酸B; HPLC;含量测定

  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Salvianolic acid B in Junduqing granules. Methods A RP-HPLC method was established. The chromatographic column was Diamonsil-C18. The mobile phase was methanol-acetonitrile -0.5%formic acid(31∶10∶59) The flow rate was 1.0 mL·min-1,and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86 nm. Results The average recovery for salvianolic acid B was 101.5%,precision of the method was 1.95%(RSD,n=6). Conclusion The method can be used for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Junduqing granules.

  Key words:Junduqing granules;salvianolic acid B;RP-HPLC;Assay

  菌毒清颗粒是制剂,由板蓝根、穿心莲、玄参、茜草、丹参、金银花提取制成,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抗病毒作用。临床用于细菌、病毒感染疾病,如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系统的感染EB病毒阳性的患者。该产品现行标准只收载了定性鉴别反应,有报道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穿心莲内酯、哈巴俄苷的含量[1,2],但丹酚酸B含量测定未见文献报道。为进一步评价菌毒清颗粒的质量,本文建立了菌毒清颗粒中丹酚酸B含量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法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准确等优点,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公司),Agilent 1100系列双元泵,Agilent 1100可变波长检测器,Agilent 1100/化学工作站。DL-360超声波清洗器(宁波石浦海天仪器厂),工作频率(4.5±0.05) kHz,输出功率240 W。
      
  丹酚酸B对照品(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11562-200504),菌毒清颗粒(中山市人民医院),甲醇、乙腈为色谱纯,甲酸为分析纯,水为双蒸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样品液制备

  2.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器中干燥24 h的丹酚酸B对照品10.00 mg,置50 mL棕色量瓶中,加体积分数为75%的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移取10 mL,置50 mL棕色量瓶中,用体积分数为75%的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贮备液(浓度为40 μg·mL-1)。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菌毒清颗粒样品约4 g,置具塞锥型瓶中,精密加入体积分数为75%的甲醇25 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 min,放冷,称重,用体积分数为75%的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续滤液0.45 μm滤膜过滤,作为供试品溶液。

  2.1.3  阴性对照液的制备  取处方组成中除丹参外的其余成分制成不含丹参的阴性对照品,按“2.1.2”项下的制备方法处理得阴性对照液。

  2.2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柱为 Diamonsil-C18 柱(250 mm×4.6 mm,5 μm,迪马公司),甲醇-乙腈-0.5%甲酸(体积比31∶10∶59)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86 nm,柱温为30 ℃。分别取对照品溶液(丹酚酸B浓度为12 μg·mL-1)、供试品溶液和阴性对照溶液10 μL注入色谱仪,理论板数以丹酚酸B应不低于5 000;丹酚酸B的拖尾因子为0.94,保留时间约为25 min,丹酚酸B与其他组分可基线分离;阴性样品不干扰样品测定(图1)。

  1.丹酚酸B  A.对照品  B.样品  C.阴性样品

  图1  丹酚酸B对照品、样品及阴性的高效液相色谱图(略)

  Fig 1  HPLC chromatograms of salvianolic acid B (A) and sample (B) and negative (C)

  2.3  方法学考察

  2.3.1  标准曲线制备  分别吸取一定量的丹酚酸B对照品贮备液,加体积分数为75%的甲醇稀释成丹酚酸B浓度为2、4、8、12、16、20、24 μg·mL-1的溶液。依次进样10 μL,每个浓度测定3次以上。以峰面积(A)对对照品溶液质量浓度(ρ)进行回归,得丹酚酸B回归方程为A=9.85ρ-1.25,r=0.9997。表明丹酚酸B质量浓度在2~24 μg·mL-1之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2.3.2  精密度试验  取质量浓度为12 g·mL-1的丹酚酸B对照品溶液10 μL连续测定5次,其峰面积的平均值为115.9,RSD为1.97%,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3.3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20060809)在0,2,4,6,8 h 分别进样10 μL,记录峰面积,结果4 h峰面积的RSD=2.79%,8 h峰面积的RSD=7.86%,表明供试品溶液在4 h内稳定,超过4 h不稳定,所以样品配制后应尽快测定。

  2.3.4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号(20060809)样品6份,照“2.1.2”方法处理并测定,结果丹酚酸B平均含量为0.076 mg·g-1,RSD为2.26%。表明分析方法精密度良好。

  2.3.5  加样回收试验  精密称取同一批号样品(20060809)共6份,精密加入丹酚酸B对照品贮备液3.8 mL,照“2.1.2”方法处理并测定,回收率,结果见表1。丹酚酸B平均回收率为101.5%,RSD=1.95%。结果表明本方法准确可靠。

  表1  丹酚酸B回收率试验结果(略)

  Tab.1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

  平均回收率=101.5%, RSD=1.95%

  2.4  样品测定  取菌毒清颗粒3批,照“2.1.2”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2 μg·mL-1)与供试品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样品中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样品中丹酚酸B测定结果(略)

  Tab.2  Results of determination of salvianolic acid B in sample

  3  讨论

  3.1  丹参中有效成分分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本品中丹参采用水提工艺,而丹酚酸B为丹参中主要水溶性活性成分[3],且其含量较高,所以确定其为含量测定指标。曾尝试以甲醇-乙腈-甲酸-水(体积比30∶10∶1∶59)[4]52为流动相,但分离效果不好,且峰型不对称,改用本文流动相,方得满意结果。曾以水[4]394为溶剂提取,但含量远远低于以体积分数为75%的甲醇[4]为溶剂的提取率。以体积分数为75%的甲醇为溶剂,进行了超声提取与回流提取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提取30  min含量达稳定,且提取率高于回流提取,因此选择体积分数为75%的甲醇为溶剂,超声提取30 min。

  3.2  [5]报道丹酚酸B不稳定,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丹酚酸B对照品及样品溶液都很不稳定,因此对照品最好低温、避光保存,样品溶液提取后最好立即测定,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3.3  从表2结果可知,不同批号样品丹酚酸B含量有较大差异,可能原因有生产时所投药材质量不稳定,或生产工艺提取时不够合理,因此控制中成药的质量首先应控制药材质量,同时要进一步对生产工艺进行研究,才能生产出质量稳定、可控的中成药。

【文献】
    [1] 潘惠萍.菌毒清颗粒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J].药学杂志,2003,23(8):502-503.

  [2] 宋粉云,张俊芳,钟兆健,等.RP-HPLC法测定菌毒清颗粒中哈巴俄苷的含量[J].中国药房,2007,18(24):1874-1875.

  [3] 葛志伟,贺庆,水文波,等.HPLC测定双丹颗粒中丹酚酸B和芍药苷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3):1062-1064.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出版社,2005.

  [5] 康阿龙,汤迎天,王天,等.RP-HPLC测定乙肝病毒清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J].中成药,2006,28(12):1860-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