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论黄疸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吕永慧 时间:2017-02-28

【关键词】  张仲景 黄疸 分类 病因病机 辨证施治 预后

    张仲景对于黄疸病的认识,不拘泥于《内经》,而且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有发挥。关于黄疸的分类,提出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虚劳萎黄五疸之分,并且女劳疸与虚劳萎黄,作为鉴别诊断而提出;关于黄疸的病因病机,不仅提出有湿热发黄、寒湿发黄、火劫发黄、女劳发黄以及虚劳萎黄等,而且强调湿淤入血分之理;关于黄疸的治疗,不仅重视清热利湿之法,而且将汗、吐、下、和、温、清、补及消等法皆贯穿于其治疗中,同时又强调了预后的判断。因此,张仲景对于黄疸病的认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辨证施治的精髓,对指导临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黄疸概念与分类

    黄疸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症,其中目黄为本病的主要特征。“黄疸”一词早在《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溺黄赤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又《灵枢·论疾诊尺》曰:“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概括了黄疸的主要特征。然而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不拘泥于《内经》,而且有所发挥。在《伤寒论》谓为发黄、谷瘅(疸);始在《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中,有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虚劳萎黄之分。其中,仲景之女劳疸非专指黄疸病,是作为鉴别诊断而提出的。男子虚劳萎黄,是气血两亏所致,亦应视作鉴别诊断[1]。从黄疸病的病因分类,其分为谷疸、酒疸、女劳疸及黄疸变证(黑疸);从黄疸病的病机分类,其分为湿热黄疸、寒湿黄疸、瘀血发黄、火劫发黄及女劳发黄等。

  2  黄疸的病因病机

  2.1  感受外邪张仲景在《伤寒论》论述黄疸的多个条文中,如260,261,262,259条,均提到“伤寒”二字,说明感受寒邪后,有两种转归,一是风寒相搏日久,由表入里,郁而化热,内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交蒸于肝胆,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淫肌肤,下注膀胱,而致黄疸;二是感受寒邪,发汗太过,损伤中阳,寒湿中阻,影响肝胆疏泄功能,胆汁不循常道,而致黄疸。《伤寒论》6条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被火者,微发黄色,……”,说明了感受风热之邪,邪热内盛,误用火攻,以火治热,火热相长,熏灼肝胆,肝失疏泄,胆汁不循肠道而发黄。因此,仲景认为六淫之中的风寒湿热火均可致黄疸,而湿又是关键所在,故有“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之说。

  2.2  酒食不节《金匮要略》曰:“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身体尽黄,名曰谷疸。”又“心中懊憹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仲景指出,饮食不节或饮酒过度,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湿热阻滞,熏蒸肝胆,胆汁外溢,浸淫肌肤而发黄。故有谷疸、酒疸之称。

  2.3  脾胃虚寒《伤寒论》187条云:“太阴者,身当发黄”,说明太阴寒湿,可发黄。太阴为湿土之脏,感受寒邪后,外寒与内湿相合,寒湿郁滞,影响肝胆疏泄,而致胆汁外溢则发黄。故《类证治裁黄疸》说:“阴黄系脾脏寒湿不运,与胆液浸淫,外渍肌肉则发而为黄”。

  2.4  瘀热发黄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淤热以行。”阐明了湿邪蕴郁脾胃,邪热“淤”结于血分,导致淤热发黄的道理。陈兆洋[2]认为临床上很多湿热病虽然以脾胃为中心,出现湿阻中焦的症状,但很少发生黄疸,这是因为湿热邪气只郁阻气机,而血分未受影响时,只不过是一般湿热病;只有当湿邪不但郁阻气机,同时又伤及血分时,才能发生黄疸。脾为湿土,脾土统血,热陷血分,脾湿郁遏,乃发为黄。所以,仲景在《伤寒论》236条中指出:“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淤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总之,黄疸的病因,与风寒湿热均有关,其中以湿为主。病理演变有寒化热化之分,湿从热化则为阳黄,从寒化则阴黄。从脏腑来看,主要在脾胃,涉及肝胆,与血分有关,若湿邪仅在气分不发黄,往往深入血分,瘀结于里而发黄。

  3  黄疸的辨证施治

  3.1  湿热发黄(阳黄)

  3.1.1  湿热并重(谷疸)

    辨证:湿热蕴蒸,胆汁外溢肌肤,热为阳邪,则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子;水湿不能下行,湿无去路,则小便不利;热盛于里,津液内竭,则渴饮水浆;湿热郁蒸于内,腑气不通,则腹微满;湿热中阻,升降失司,清阳不升,则头眩;湿热中阻,营卫不和,则恶寒发热。

    治法:清热利湿,祛瘀退黄。方药:茵陈蒿汤。

    方义:方中茵陈清热利湿,为退黄主药;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导湿热下行,以助茵陈清热利湿之功;大黄清热散瘀,泻下通腑,使瘀热从大便而出。

  3.1.2  湿热郁滞,无表里证

  辨证:胃有瘀热,湿热相蒸,郁于三焦,胆汁外溢肌肤,热为阳邪,则发热、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子;热盛津伤,则口渴。

    治法:清热利湿。方药:栀子柏皮汤。

    方义:栀子苦寒,清内热,泻三焦之火,由小便而出;黄柏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甘草味甘,健脾和中,以缓栀子、黄柏苦寒之性。

  3.1.3  湿热郁滞,兼表证

    辨证:伤寒表邪不解,热不外泄,与湿相合,湿热内蕴,瘀热在里,而发黄。若表虚卫气不固,营卫不和,则脉浮,自汗。

    治法:清热利湿,解表祛瘀。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或麻黄醇酒汤或桂枝加黄芪汤。

    方义:①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中麻黄、杏仁,宣肺利气解表;连翘、赤小豆、生梓柏皮,清热利湿;生姜、大枣、甘草,健脾和中;②麻黄醇酒汤。方中麻黄解表散邪;美酒辛散,以助麻黄辛温出汗,黄从汗解;③桂枝加黄芪汤。方中桂枝汤,发汗解表,调和营卫;黄芪扶正解表,除湿利水。

  3.1.4  湿热郁滞,兼半表半里证

    辨证:邪在少阳,肝胆失和,胆汁外溢,则身目俱黄;邪正相争半表半里,则寒热往来;肝木克土,气机阻滞,则腹痛;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则呕吐。治法:和解少阳退黄。

    方药:小柴胡汤。

    方义:方中柴胡解少阳之邪,黄芩清半里之热,共解半表半里;半夏、生姜止呕除烦;甘草、人参、大枣健脾和中。全方共凑和解枢机以退黄。

  3.1.5  湿热郁滞,结于上焦

    辨证:湿热内阻,胆汁外溢肌肤,则身目俱黄;湿热内阻中焦,升降失司,湿热上蒸,则心中热,湿热下流,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湿盛郁滞,胃失和降,则腹满欲吐,或无热。

    治法:清热利湿退黄,因势利导。

    方药:瓜蒂汤。

    方义:瓜蒂清热泻水涌吐,使病邪从上排出。

  3.1.6  热重于湿(酒疸)

    辨证:湿热蕴蒸,胆汁外溢肌肤,热为阳邪,则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子;湿热蕴结,上熏于心胸,气机阻滞,则胸中懊憹、热痛。治法:清热除烦,利湿退黄。

    方药:栀子大黄汤。

    方义:方中栀子清热除烦,通利小便;豆豉解表除烦,宣郁解毒;二者相配,则清宣胸中郁热,除烦躁止懊憹;枳实破气开痞,浊气下降,二者相伍,以致导热下行,湿热从二便而出。

  3.1.7  热重于湿(里实)

    辨证:湿热蕴蒸,胆汁外溢肌肤,热为阳邪,则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子;热盛里实,腑气不通,则腹满;水湿不能下行,湿无去路,则小便不利;湿热郁内,腑气不通,则大便秘结、腹满;热迫津液外出,则汗出。

    治法:泻热通腑,利湿退黄。

    方药:大黄硝石汤。

    方义:方中大黄、硝石二药攻瘀通腑,入血分行瘀散热;栀子清热降火,通利小便;黄柏清热燥湿退黄。

  3.1.8  湿重于热

    辨证:湿遏热壅,胆汁外溢肌肤,则身目俱黄;湿多热少,湿为阴邪,则黄色不够鲜明;湿遏阳气,气化不利,清阳不升,浊阴不化,则头重身困,胸脘痞闷,食欲减退。

    治法:健脾利湿,佐以清热。

    方药:茵陈五苓散。

    方义: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五苓散化气利湿,使湿从小便而出。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