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城市营销战略之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梁儒谦 黄… 时间:2014-01-08
  (二)打造“东盟之城”,彰显南宁的投资魅力
  一是扩大“南宁渠道”作用。近年来,南宁市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日益突显,已成为践行国家战略的重要舞台。南宁要在服务广西、服务全国、服务东盟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提升,使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企业和产品不仅可以通过南宁便捷地进入对方市场,而且还可以在这个多区域的中心平台上进行广泛交流,以促进国内外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在这里汇聚、辐射。
  二是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作为中国与东盟双向交流重要枢纽城市和前沿城市,要努力把南宁打造成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加工制造基地、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商贸基地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努力建设成为中国率先对接东盟、走入东盟的先行区。要吸引更多东盟国家和日本、韩国等在南宁设立领事馆或商务联络部。
  三是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进一步加强与东盟、泛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的合作,全力服务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借助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启动、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永驻南宁的机遇,加快开放,争取经过5年建设初步建成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总部基地。
  (三)建设“宜居城市”,突出南宁的居住环境
  南宁是座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人居城市”。但大多数市民说不清南宁市获此殊荣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应该说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新理论’+‘中国绿城’+以‘能帮就帮’为代表的城市精神”成就了南宁。要继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进一步强化南宁“宜居城市”的整体印象。城市总体环境以“绿色”为载体,扩大“绿色”内涵,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寻求一条协调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最佳途径,实现人、自然与城市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要高起点、大手笔加快“水城”建设。同时,要站在国际和区域的高度推广传播“南宁—中国宜居城市”的城市形象。充分利用山、水、林等自然要素与城市的融合,创造出层次丰富、多姿多彩的独特园林绿化景观,打造有江南特色“城在水中,绿在城中”的人、自然、城市三方和谐的现代化城市。
  (四)构建“文明城市”,增强南宁的软实力
  决定一个城市发展的高度,硬件只是表象,归根到底取决于其软实力。不可否定,南宁市软实力最近十年得到了显著增强。当然相对国内外众多城市而言,南宁软实力建设还是处于起步阶段。笔者认为,提高南宁市的软实力,除了上所提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城市发展理念要更加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增强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二是弘扬已为大多数市民所接受和奉行的“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精神,塑造高素质的市民形象,打造“爱心城市”;三是打好“民歌之城”这张牌,让“大地飞歌”继续唱出南宁的激情与豪迈,让国内外知道南宁是天下民歌眷恋地方,是座“歌海城市”。四是整合南宁“文化因素”,提升南宁市文化品味。近两年,南宁市先后建设了广西体育中心、李宁体育公园、广西科技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南宁孔庙等等文化场馆。这些硬件的提升要尽快推动和转化为软文化的提升,多渠道引导市民“消费文化”,增加南宁市的文化底蕴。
  (五)整合营销,强化城市的核心价值,并使核心价值现实化
  完成南宁市城市核心价值提炼后,作为城市营销战略制定者和管理者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规划城市识别系统,使核心价值引领营销传播活动并具有现实操作性。一是用以核心价值为中心的城市识别系统去引领城市的一切营销传播活动,让所有的城市营销传播费用都为城市核心价值提升做贡献,从而突出城市特色和魅力,降低营销成本;二是深度沟通——把城市核心价值刻在公众的心灵深处。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如举办各种东盟论坛和交流活动、博览会、民歌节、城乡清洁工作、“水”城建设工程、评选优秀市民、宣传道德模范等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向市民鲜明、有力、重复宣传南宁市的核心价值,强化认识,并达成认同。三是科学设计,统筹规划整个营销体系,让“营销南宁”真正成为一个系统工程。做到有专门组织机构、专门人员负责设计、策划、组织、实施、协调整个城市营销体系。避免“营销南宁”只重形式、不重内涵;只重眼前、不重长远;主题模糊不清、朝令夕改等。
  总之,提升南宁市的城市竞争力,科学合理“营销南宁”尤为重要。要站在全国、甚至国际区域的高度审视南宁的地位,强化竞争意识,让南宁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刘向晖;破解城市品牌定位的治理难题[J]. 中国城市经济 2006年01期
  [2] 梁强;陈芳;关于提升我国城市营销水平的思考[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5年06期
  [3] 陈放;打造城市品牌十大途径[J]. 当代贵州 2007年08期
  [4] 李朝明;城市品牌建设思路探讨[J]. 商业时代 2006年09期
  [5] 李江虹; 王方华;城市品牌的衍生及其内涵[J]. 市场营销导刊 2006年03期
  [6] 李代红;廖娅; 城市营销的城市品牌策略分析[J]. 改革与战略 2009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