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展览服务需求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贞 时间:2014-04-25
  档案展览是公众了解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馆的渠道之一,是档案馆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档案展览的举办者需要为观众提供的展览服务涉及很多内容,举办者要根据展览的内容、规格、标准等制定出展览服务具体执行方案。同时,根据展览进展情况调整服务的内容。每一项展览服务都可以体现出展览举办者的服务理念。档案展览服务需求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一、基本服务
  
  这是档案展览的必选服务,是指围绕主题,开展为观众提供理解展览的各项基础服务。
  (一)展览讲解服务
  由于档案展览文字较多、载体形式较为单一的特点,尤其需要通过讲解使隐藏在展品背后的知识和信息凸显出来,出色的讲解工作是使档案展览生动、鲜活、立体的最直接的手段。
  展览讲解服务要从参与讲解词的撰写入手,通过深入挖掘展品背景资料知识,充实丰富讲解词内容。档案展览的讲解不是照搬硬背,每件展品背后都有一段历史,这对承担档案展览讲解任务的讲解员提出了较高要求。讲解员要熟悉档案、熟悉展品,语言规范,做到熟记并深刻理解解说词,了解和掌握与展览内容相关的知识,讲解突出主题。优秀的讲解员可以通过他们扎实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张力深化展览的内涵,扩大展览的外延,凸显档案的历史纵深感;讲解员要有一定的人文历史知识和较强的应变能力,针对不同的参观对象,提供有侧重点、有针对性的讲解服务,以满足各类观众的需求。
  除此之外,随着档案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提供外语讲解服务可以使展览扩大受众面,进一步提升档案讲解服务的层次。
  (二)辅助信息服务
  档案展览偏于静态,观众大都静静品味,需要清晰、醒目的辅助信息,以使展览更加直观,便于观众加深对展览的理解。辅助信息包括标识系统、多媒体辅助手段、展览的辅助说明等。
  标识系统作为展览导向的重要依据,可以减少展览现场混乱,还可以有效规避展览现场引导错误,使展线简单明朗。在展览入口、转弯处、回廊、展线走向、观众留言处、休息处、多媒体区域、出口等都应该有相应的标识引导,通过最直观的箭头、卡通标识等引导观众的流向。
  多媒体辅助手段以及声光电设施、展览景观设施是展览中的辅助设施,目前在各类展览中被普遍应用。但是在档案展览中,要恰如其分的使用,少量恰当的运用,可打破档案展览固定的模式,突出特定展品在展览中的重要性。但是切忌过多依赖,导致破坏档案展览的历史厚重感,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
  展览的辅助说明是配合主展线的说明信息。一般档案展览是通过主展品陈列、主展板等展示主题。因为档案展览自身的特点,如历史展品文字阅读繁琐、格式复杂,理解困难等,需要如展品说明牌、展品简介等辅助展品信息配合观众观展。辅助信息越完备,越便于观众多角度理解展览。
  (三)观众现场服务
  档案展览与其他展览类似,对观众的现场服务包括:提供展览的基本情况和参观信息,保持参观路线流畅,展厅有管理人员,对观众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要求,都认真解答。亲和的现场服务使展览具有更多的人文关怀。展览工作人员要有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有应对措施,为有特殊要求的观众提供相应的服务。例如,有些观众可能会对展览提出质疑,有些会出现情绪激动等情况,工作人员要及时有效的提供现场服务,解决问题。
  (四)展品服务
  对于档案展览来说,由于档案的历史性、真实性、文化性等特点,展品服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展品鉴定服务。展览中涉及的展品可能由不同单位、部门或个人提供,有些需要确定价值、真伪、效果等,这就需要展览举办者在确定展品的时候就要对展品作出相应的鉴定,由专家把关,以使展品保证配合主题,突出主题。
  二是提供展品复制服务。这是展览举办中比较有新意的服务。一方面是为展品提供者复制相应展品,满足其要求;另一方面可以为观众提供展品复制服务,加强观众的参与互动。例如,北京市档案馆在曾经举办的“共和国庆典——历年首都国庆活动纪实展”中,设计了通过报纸公布部分照片,号召市民在“在展览中找找自己”的互动活动,并为找到照片自己的观众复制照片,受到了公众的追捧。
  三是对捐赠者展品予以标识,提供其要求的服务。出于对档案馆的信任,公众把自己珍藏的档案捐赠给档案馆,并应用于展览。举办者要在展览中注明捐赠展品,这样既能表达出对捐赠者的感谢,也能引起更多的关注,从而引发更多的档案捐赠行为。
  (五)证件管理服务
  展览举办者对自身采用严格、有效的证件管理系统,可以看出档案展览的严谨性和专业化,能够为观众提供明了的认知,使观众准确找到所要接触的展览工作者。
  
  二、升级服务
  
  这是档案展览的可选择服务,是指为扩大影响,为观众提供有关展览的延伸服务。
  (一)展览动态信息服务
  目前档案展览越来越注重宣传,以获得更大的社会反响。展览信息服务也就是展览宣传服务,包括展前动态、展览期间信息、展览后动态、展览组织情况等方面的信息。这种信息流通服务要在展览策划之初与展览同步启动,与展览进展同步进行,在展览结束后仍要保持一段时间,以使公众有进一步深刻体会的可能性。
  展前信息服务要反映的内容包括展览策划的目的,推出的时间,执行的进展,执行过程中的热点、难点等。要选择尽量大覆盖面,使公众广为知晓,使兴趣公众最后成为观众走进展览。
  展中信息主要是展览过程中与观众互动的情况,社会媒体继续对公众反馈展览信息,吸引更多公众参观展览;展览举办者在内部对信息进行交流,以及时弥补展览中的不足,提高展览水平。
  展后信息服务作为展览后续服务为观众创造了附加值,不仅树立了展览的品牌形象,还有助于促成观众再次参观档案展览、再次接触档案。对展览好坏的评定不只局限于展前和展中服务,展后服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评定因素。
  展览动态信息服务的好坏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行评价:公众是否已经知晓信息的基本内容,是否知晓信息最重要的内容,参观人数的变化,观众态度的变化,展览效果调查,展览跟踪反馈,观众评价的变化等。
  展览动态信息服务的内容涉及:展览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展览与各行各业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广泛联系,服务生活的生动实例等。
  在这一点上,北京市档案馆举办的“让昨天告诉今天——北京商品票证回顾展”做出一个良好的示范。从展览筹备之初,宣传工作就介入其中,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在第一次新闻发布会时,邀请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并准备有不同层次的新闻稿;展览筹备之中,举办捐赠仪式,媒体报道新闻,拍摄短小的电视专题片在电视台播出;开展之前,主要报纸开辟三个专版进行全面报道,其他一些媒体进行大量报道,几个头版头条,形成了比较大的声势;开展以后的跟踪报道,媒体采访观众,反映展览盛况,举办者接受反馈信息;固定展结束后开始巡展,深入社区街道,接触到最普通的百姓,在展览举办近十年里,多次到京城各大庙会以及区县乡镇、社区展出,数十万计的观众参观了该展览。观众一边观看一边发出“通过参观这个展览,既能感受生活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实惠,又能重温那段岁月,更能想像出美好的明天”的感慨。这一展览各界反响强烈,档案展览信息服务形成规模,产生轰动效应,并保持持续不断的热度。
  (二)展览管理服务
  展览管理主要体现在展览举办者对自身的管理上。之所以称展览管理为服务,是因为:一是通过加强管理,达到提升展览质量的目的,达到为观众提供视觉服务的目的;二是通过加强管理,使今后类似的展览可以学习借鉴,为展览的举办者提供参考服务,同样达到给观众呈现出主题鲜明、内容生动的视觉精品的目的。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