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三篇”哲学反思视界下的精神导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朱升波 时间:2014-08-22

  论文摘要 “老三篇”是红色思想重要经典,是毛泽东著作的精华篇章,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充分体现和高度概括。三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又各有侧重。在当下全球化的比较视野中从哲学高度审视其天命和本色,导引精神家园的建设无疑具有广远的意义。本文在透析“老三篇”哲学品格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向度”和“世界向度”的交汇中反思其哲学底蕴,祈求能导引时下精神家园的建设。

  论文关键词 老三篇 反思 导引

  一、“老三篇”的哲学品格

  作为哲学家的毛泽东同志,他在“老三篇”中显示了深厚的哲学功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证明了“老三篇”的哲学反思品性。“老三篇”是一种沉思的理性,是对“认识的认识”,是对“思想的思想”。
  首先,“老三篇”具有向上的兼容性,显示出深厚的历史感。任何一种真正的哲学理论,都是人类认识史的结晶,都积淀着人类智慧的理论成果。“老三篇”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理论飞跃的精华之一,毫无疑问,它吸收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以批判的视角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人民服务》忠实践行“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纪念白求恩》是对国际共产主义精神超越意识形态的赞扬,《愚公移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加工。可见,“老三篇”是“思想中把握的时代”,是时代的精华。
  其次,“老三篇”具有时代的容涵性,显示出强烈的现实感。“老三篇”从来不是超然于世界之外的玄思和遐想,而是“思想中的现实”,它的“现实感”并不是“表象”或“再现”现实,而在于对时代的整体性的把握,批判性的反思和理想性的引导,在“想象的真实中获得真实的想象”。作为红色军队的最高统帅毛泽东为普通烧炭军人张思德作悼词——《为人民服务》,体现的不仅仅是胸怀的博大,更重要的是他“以人为本”的哲学反思和现实考量。的确,时代的发展需要人民的推动,所以应在现实中关怀人的发展。《纪念白求恩》是红色政权启蒙导师毛泽东为加拿大援华共产党员白求恩所作,在高度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的同时,引出的是对中国现实的深度关怀,批判的是那种冷冷清清、漠不关心和麻木不仁的革命态度。《愚公移山》是红色政党伟大领袖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闭幕词,在传达鉴定信念、直面挑战、勇往直前精神的同时,昭示人民应该立足现实,团结一致,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再次,“老三篇”具有理论的系统性,显示出巨大的逻辑感。“老三篇”每一篇都是经典,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灵活应用,而同时又各具“中国特色”。《为人民服务》张扬的是人的主体性,彰显着浓郁的人文关怀;《纪念白求恩》表达的是毫不利己的国际共产主义情结,体现出联动的思维和广阔的比较视野;《愚公移山》通过对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寓言进行哲学解读,提升到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下定决心,争取最后胜利的高度。这样,整个“老三篇”给人一种理论的逻辑力量,理论的说服力量,撞击人的思维的力量。
  最后,“老三篇”具有思想的开放性,显示出博大的境界感。总的来说,“老三篇”展示出永无止境的求索状态和思想的永远的开放性。时刻关注的是“人”的真谛,通过不断的自我追问、自我批评实现自我超越。在当下很少有人关心“我们是谁?”而更多注意“我们怎么能过得更好?”的现实面前,“老三篇”的博大境界——以人为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下定决心,排除万难的确给人一种精神的导引和灵魂的洗礼。也有人说,打开《论语》可以看见“老三篇”,打开《圣经》可以看见“老三篇”,打开《古兰经》可以看见“老三篇”,打开《金刚经》也可以看见“老三篇”,无疑,这是对“老三篇”博大境界和宽容并包思想的一种理解或描绘。

  二、“老三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国向度”与“世界向度”的交织

  通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主要体现其“中国向度”,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或“普遍真理”当作给定的前提,用以指导中国的实践,它主要表现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由外向内”的单向输入的向度。本文认为,在目前的研究基础上,新时期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拓宽研究视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形成“中国向度”和“世界向度”紧密结合的学术视野,即要在全球化语境和世界视野中审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结合问题,并强调中国经验的开放价值和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话语权。“老三篇”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华,它在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向度”的同时,也体现出“世界向度”,彰显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国意义”与“世界意义”,它在一个无限开放的系统中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和价值,把“中国问题”作为落脚点和聚焦点,从中国的视野去透视世界问题,进而从世界的眼光和全球化的视角来审视中国问题。
  可以直言,毛泽东同志的“老三篇”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同时,还给人一种“世界窗口”,在世界视野中审视共产党人的真正内涵和人的本质。诚然,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老三篇”不仅仅是中国思想的精华,同时也具有世界意义。“老三篇”不是自说自话的体系,而是在世界舞台上自觉的比较和对话,它在吸收马克思主义文明成果的同时,向世界展示着一个真正的中国国情、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这才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所应具有的文化底蕴——既具有中国元素又有世界文化参与和交融的民族文化,《为人民服务》孕育着这种文化,《纪念白求恩》孕育着这种文化,《愚公移山》也孕育着这种文化。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