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时期的社会管理创新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芳 时间:2014-08-22

 论文摘要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任务。2010年10月,中央在全国确定了首批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力图通过试点,总结和发掘社会管理创新的好经验、好办法。嘉峪关市作为甘肃省唯一入选的试点城市,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大胆改革创新,着力建设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城市。

  论文关键词 社会管理创新 嘉峪关经验 社会治安 

  一、嘉峪关市社会管理方式创新的具体做法

  近三年来,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齐头并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城市发展理念,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施政方针,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在加快发展中同步强化社会建设,在惠民利民中努力创新社会管理,荣誉伴随着汗水而至:先后获得“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亚洲城市建设百强”等荣誉称号。
  2010年10月,嘉峪关市作为甘肃省唯一入选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市情认识,明确工作思路,健全体制机制,创新方法手段,破解管理难题,积极构建网格化的社会事务管理体系、信息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上升,创造了许多新经验和好做法。最具有代表性的亮点有以下四点:
  (一)推进城乡一体的“户籍新政”,户籍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中提出的“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该《意见》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对全市户籍人口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统称为“居民户口”,实现公民身份在法律意义上的平等,农业居民在继续享受农村惠农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在其他社会保障保险及政策上城乡并轨,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待遇均等。尤其是对流动暂住人口服务亲情化、待遇市民化,放宽落户条件,降低落户门槛,鼓励吸引人才定居,建设现代化的新型工业旅游城市。
  (二)全面推行以“单位管理法”为核心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
  嘉峪关市只有30万人口,流动人口就有5万多人,在破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难题方面,充分发挥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职能作用,将“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单位管人”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行“单位管理法”。即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谁留宿,谁负责”的原则,把全市所有的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职责分解到各部门、各单位和各企业,与单位职工同等管理,把19个系统的66项管理职责,列入年度工作进行考核;在各镇、街道、社区设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提出了房屋出租人应履行的6项要求和房屋承租人应履行的5项制度,使出租人和承租人在客观上形成了一个责任共同体,做到租赁房屋有备案、人员往来有登记、租住对象情况明。
  在“单位管理法”中,机关、企事业单位招用、聘用或使用流动人口,单位或个人为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必须进行登记并建立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台账,签订治安责任书。流动人口使用单位报辖区派出所备案,同时申领《暂住证》和《房屋租赁证》,单位使用的流动人员发生各类案件或者在其单位或职工出租屋内发生各类案件的,一律纳入该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行考核,实行黄牌警告或一票否决。
  自推行“流动人口单位管理法”以来,2011年嘉峪关市登记流动人口58418人,登记出租房屋5251户,比上一年度分别增长21.6%和42.7%,在登记率上升的同时,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6%,“单位管理法”的成效和优势逐步显现。
  (三)推行平安“细胞工程”,创新企业平安建设新思路
  嘉峪关市是伴随着酒钢(集团)公司的建成发展而兴起的一座新型工业旅游城市。酒钢公司的职工和家属占全市人口的70%以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使酒钢的发展与全市人民群众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平安细胞工程”以平安作业区、平安班组、平安家庭为基本元素,以不断繁殖的“小细胞”带动整体“大细胞”的平安和谐。在所有基层单位建立了义务消防员队伍、义务巡逻护厂队伍、值班打更队伍和有吸毒史人员帮教队伍。同时,对进厂施工的民工队伍一律签订《治安承包责任书》,对所有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凭持身份证和暂住证办理智能卡,作为进出厂区的通行证,使厂区内流动人口管理水平大幅提高,登记率达到了100%。日常管理中,严格执行持证入厂制度、法制教育制度、治安检查制度和用工单位责任追究制度,定期组织人员前往相关建设工地、用工单位指导协调民工队伍的教育管理工作,2011年办理民工入厂证15492个。同时,劳务人员一旦有违法犯罪行为,追究其用工单位直接领导的责任,扣发当月奖金,取消评优资格。“平安细胞”工程开展以来,涌现出了33个平安单位、993个平安班组、33名平安个人。事实上,“平安细胞”工程,就是嘉峪关市积“小平安”为“大平安”的一个缩影,不断衍生的“平安细胞”,使冶金厂区重大交通事故为零,冶金厂区重大火灾事故为零,职工违法犯罪率得到有效控制。2009年,酒钢公司就曾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四)为非公经济配备“工商秘书”,推动非公经济新发展
  为推进非公党建“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市工商局建立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四级评价管理模式的综合评价体系,积极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因地制宜实施层级动态管理,全局百余名工商干部由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带队,组成21个走访小组,一名工商干部联系20户企业,对全市2300户企业结对帮扶,向市上确定的25个重点项目派驻14名“工商秘书”,为18个重点项目落地提供专项服务,为非公经济组织融资5.07亿元,为获得甘肃省著名商标的8户企业奖励资金400万元,帮助企业解决了130个涉及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融资贷款、商标广告、非公党建等方面的困难,找准工商业务与非公党建工作的结合点,细化量化各部门非公党建工作任务和要求,组织召开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总结会,形成了“一手抓工商业务,一手抓非公党建”的良好局面。同时,嘉峪关市委还从市属单位选派50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机关党员干部,到50家非公有制企业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充实党的力量,加强党建工作,推动企业发展。目前,全市已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333个,党员1143人。新组建112个,组建率14.3%,组建非公企业团组织51个,有利推动了非公经济的和谐发展。

  如今,无论是企业、社区还是乡镇农村,健全的治安网络体系,严密防范的治安举措,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坚强有力屏障。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