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占座现象的法理学探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曾扬阳 时间:2014-08-21

   摘要占座现象盛行于各大高校,细思量,这一平常的现象中蕴含着深刻的法理问题。从这一现象着手,以小见大,审视我国的法治建设,颇有裨益。
  关键词占座 习惯 成文法 法治建设

  一、校园占座现象的基本描述
  在开始探究占座问题之前,首先须厘清的是,由于高校管理大多属于“自治”领域,在其自身拥有的权限内,国家法律一般不加干预。因此,本文中的法律并非指国家法律法规,而是以自然法为基础,从法理角度进行分析,此亦是本文的基调。
  占座,概言之,就是利用放置物品或做标记等方法,在某一公共领域向他人明示或暗示这一领域已有归属,从而排除他人使用权的行为。占座现象在大学校园已是司空见惯。一般情况下,人们对这一做法普遍认可,很少出现破坏这一习惯的行为。
  那么,对于这样一种算不上善良风俗的习惯,具备较高文化水平的高校学生为什么会普遍遵循?当这一习惯形成后产生了哪些弊端?“成文法”如何解决这一习惯带来的问题?其成效如何?无疑,这一细微处蕴含着深刻的法理,这也是本文的探究重点。
  二、占座习惯的形成及其弊端
  (一)占座习惯的成因
  占座习惯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学校的硬件设备不能满足学生对自习室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人们对占座行为的普遍认可。同时,像许多习惯的形成一样,占座习惯的形成有一个自我加强的特点,随着占座者的增多,不占座的成本越来越高,这就使更多的人加入了占座者的行列。最终,占座被绝大多数的学生所承认和采用,成为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习惯。
  (二)占座习惯引起的弊端
  占座习惯的形成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比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但其也不可避免的导致一些弊端的出现。
  占座制度易于导致占而不用,座位虚以待人,从而降低座位的使用率。此外,替他人占座的现象也层出不穷。诸如此类的问题,尽管在同一自习室的同学能掌握完全的信息,然而,这些同学缺乏足够的激励对这一行为进行监督,也缺乏监督的标准,只能任凭习惯“为非作歹”。
  三、成文法的出现及其与习惯的冲突
  由于占座现象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学校出台了一些制度来改善这一现象。比如,在每晚自习结束后收缴占座物品;在自习室张贴诸如“杜绝占座,提高座位使用率”的标语等。
  相比于自发形成的习惯,校方的制度即为成文法。借用哈耶克的概念,这条成文法可以称为“外部规则”,而占座习惯相应地称为“内部规则”,在“外部规则”向“内部规则”渗透的过程中会存在着的阻碍因素,无可避免地产生了冲突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