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廖永威 时间:2014-06-25
      (三)弱势群体的真正权益无法被完全体现
      有许多“非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如克扣工资、超标排污等,都与企业的商业秘密有关。竞争者难以对该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因为这可能违反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的规定,侵害了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故经营者只能主要通过两个方式获得证据:第一,通过行政监督部门介入调查;第二,通过以前的成功案件,例如,职工已能在以前诉讼中证明竞争对手有克扣工资的行为,经营者只是引用先前的成功案件以支持其主张而已。不过,第二种方式对保护劳工来说,既有好处也有弊端。好处是经营者会帮助处于弱势的职工参与诉讼,因为职工的胜诉将可以成为经营者的诉由。弊端是职工诉讼体现的不一定是职工的利益而是经营者的利益。经营者通过与职工订立契约,不允许职工与竞争对手私下和解。这不但破坏效率,亦无法完全体现相对弱势群体的真正权益。
      四、应当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非市场不正当竞争”
      就现行我国法律而言,经营者原则上可尝试依《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第1款对实施了“非市场不正当竞争”的竞争对手提起诉讼,主张其实施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意义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但何谓“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企业违反其他法律实施的非市场竞争行为可否被视为违反“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以及“公认的商业道德”,完全取决于法院的自由裁量权。这就增加了诉讼的不确定性,[24]大大降低了原告成功获得立案的机会。因此,建议《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入新的条文,把“通过违反其他法律法规降低经营成本的不公平非市场行为”列入到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中,该行为应符合以下的四大要件:第一,该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外的法律法规,包括《民法通则》第142条规定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第二,该行为降低了经营成本;第三,该行为造成了经营者之间的实质不公平;第四,该行为是非市场竞争行为。若其中一个条件不成立,则该行为不应被视为“通过违反其他法律法规降低经营成本的不公平非市场行为”。当然,若只有第四个条件不成立,竞争对手仍可根据《反不正竞争法》第2条第1款予以起诉。这样可以在保障竞争对手的正当利益的同时,构建竞争者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律机制。而什么是“不公平”则应由法院来决定,以防国内各地区法规的差别所可能造成的不公平。
      另外,经营者违反与其他同行业签订的“企业社会责任宣言”:其实可以依据合同法追究责任,故无须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不过,若惩罚性赔偿制度将来被扩展至《反不正当竞争法》,则届时亦有考虑适用之空间。关于违反行业协会制定的标准的行为,由于这些标准仅仅是指导性的标准,其是否具有所需的认知性和合法性,须经司法机关详加审查,不宜明确将其纳入到新规定之中,但竞争对手仍可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第1款提起诉讼。
      关于行政监督与行政处罚,《反不正当竞争法》不需要做出额外规定,其应交给其它法律去处理,《反不正当竞争法》仅给予经营者起诉权利即可。
      至于竞争对手举证方面,原告可以通过以前的成功案件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申请法院取证,行政机关无须介入调查。由各部法律规定的行政监督部门定期公布的违法企业名单,亦可成为经营者起诉的依据。
      现在,虽有观点认为《反不正当竞争法》不应调整市场竞争以外的行为[25]但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有其一定的优势。首先,就我国现实情况来看,行政监督部门负荷甚重,而且监督效果并不显著。行政失灵和“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时有发生。[26]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授予经营者互相监督的权利,可以降低行政负担,还可以完善社会监督机制,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将积极监督其他经营者忽视社会法律责任的行为。相比行政部门没有所谓的“切肤之痛”,经营者的监督行为有其一定的优势。其次,虽然通过调整其它法律中规定的法律责任能够惩治这些“非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但这些法律均专注于其各自调整的领域,因而往往难以把握“非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带来的不当利益,这可能导致惩罚过轻或者惩罚过重的现象,因为在不同情况下“非市场不正当竞争”所带来的利益往往有着很大差异,而这些法律往往并非以保护竞争对手的合法权益为目的。因此,竞争对手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将可更有效地避免这个问题。
      即便“非市场不正当竞争”条文最终可能无法被直接加入到《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法院仍应根据每个诉讼请求的具体情况,适用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原则”条款,要求“非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注释:
  [1]参见孔祥军:《反不正当竞争法新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83页、第203-211页。
  [2]自上个世纪初始,法学界对企业社会责任或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正当性己存有不少争议。See Adolf A Berle, CorporatePowers as Powers in Trust. Harvard Law Review, 1931, 44(7),1049-1074; Merrick E Dodd, ForWhom Are CorporateManager Trustees? Harvard Law Review, 1932, 45(7):1145-1163; Adolf A Berle, For Whom Are Corporate ManagerTrustees A Note.Harvard Law Review, 1932, 45 (8), 1932 1365-1372; Adolf A Berle, The 20th Century CapitalistRevolutio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1954: 169;Adolf A Berle, Modem Functions of the CorporateSystem. Columbia Law Review, 1962, 62(3):433-449; Henry G Manne, The “Highest Criticism" of the ModemCorporation. Columbia Law Review, 1962, 62(3)1962 399-432然而,各国已经开始慢慢认同企业社会责任或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正当性,并将企业社会责任或利益相关者理论落实到具体的法律条文中。例如,至2003年,除了宾夕法尼亚州以外,美国约有40个州的公司法已经加入了类似的法律条款。See Kathleen Hale, Corporate Law and Stakeholders:Moving beyond Stakeholder Statutes.Arizona Law Review, 2003, 45: 833, footnote 77.关于确立企业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地位的案例,参见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23-249页。
  [3]参见张宪初:《全球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外法学》2008年第1期。
  [4]须在这里强调的是,欧洲联盟委员会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仅仅是道德上的责任,而不是法律上的责任。See Directorate-General for Employment and Social Affair Units of European Commission, Promoting a European Framework for CorporateSocial Responsibility- Green Paper. 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for European Committee, 2001: 8.但是,有观点反驳欧联盟委员会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仅仅视为道德上的责任是不正确的。发展中国家促使企业履行法律责任的努力也应被视为改善企业社会责任的方法之一。See Tom Fox, Halina Ward, Bruce Howard, Public Sector Roles inStrengthen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Baseline Study. The World Bank, 2002:1.同时,欧盟议会也认为,欧盟委员会对企业社会责任所下的定义有根本性的缺陷,因为其破坏了全球治理的最根本理念,以及该定义仅仅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手段视为自愿性手段。European Parliament, Report on the Commission Green Paper on Promoting a EuropeanFramework fo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Final A5-0159/2002), European Parliament, 2002. 17.
  [5]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在侵权法中经常是由法院决定的。由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为侵权行为,企业社会道德责任也最终可能成为法律责任。违反道德标准增强竞争力之不当行为在个别情况下可能被认定为法律意义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尤其是在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第一款规定了“公认的商业道德”情况下。后文提及的“行业标准”便是一例。
  [6]、[26]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珠三角企业社会责任案例研究报告》,载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网站,http://www.cdi com.cn//gallery/highlight/pprd.pdf,访问日期:2009年3月1日。
  [7]在德国,不直接侵害市场竞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被称为“扭曲竞争行为”。
  [8]、[9]See Case C-34606.
  [10]程信和:《硬法、软法与经济法》,《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11]不正当竞争行为最主要是一种侵权行为,但“在某种情况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民事责任,也可以是违约责任。例如,经营者违反合同约定,将其掌握的他人商业秘密提供该他人使用行为,即构成违约责任。”,见金福海:《消费者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12]See BGH 3/12/1992.
  [13]、[15]See Carola Glinski, Corporate Codes of Conduct Doreen McBarnet, Aurora Voiculescu, Tom Campbell, the New CorporateAccountabilit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Law,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132.
  [14]See BGH 11/5/2000 1 ZR 28/98.
  [16]即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澎第3条的规定:“禁止足以损害竞争者、消费者或其他市场参与者,且不仅无关重要地妨碍竞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17]See 20 Cal. 4th 163, 83 CaL Rptr. 2d 548, 973 P.2d 527 (Cal 1999)在该案中,加州最高法院认为,任何违反其他法律的行为都可以被视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原告可以据此独立提起诉讼。
  [18]加州商业及职业法典第17200条规定:“……不公平的竞争是指和包括任何非法的、不公平的或具欺诈性的商业行为或做法,以及不公平的、欺骗性的、不真实的或误导性的广告和任何被第1章(从第17500条)第3部分和第7分部的业务和职业道德守则所禁止的行为。”
  [19]Stephen A. Brown, Illegal Immigrants in the Workplace: Why Electronic Verification Benefits Employers .Journal ofLaw and Technology, 2007, 8(2)323-324.
  [20]The Associated Press, Business Suing Competitors- Calling Illegal Workers Unfair. at http://www.nytimescom2006/08/24/us24lawsuits.html (Jan 23 2009).
  [21]People of the State of California, ex rel. Edmund G. Brown JR v. Brinas Corporation and Does I at http://ag.ca.gov/cms_attachment/press/pdfa/N1486_brinas_complaint_final_1.pdf (Jan 23 2009).
  [22]See Robert J. Liubicic, Corporate Codes of Conduct and Product Labeling Scheme: the Limits and Possibilities ofPromoting International Labor Rights through Private Initiatives, Law and Policy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1998, 30(1): 120; Elisa Westfield, Globalization, Governance, an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Responsibility. Corporate Codes ofConduct in 21st Century.Virgin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002, 42 (4). 1077-1078.
  [23]See BGH 11/5/2000 I ZR 2898, paragraph IL 2. b. ii d.
  [24]参见孔祥军:《反不正当竞争法新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页。
  [25]See Carols Glinski, Corporate Codes of Conduct Doreen McBamet, Aurora Voiculescu, Tom Campbell, the New CorporateAccountabilit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Law,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132.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