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济法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的保障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春平 时间:2014-06-25

  论文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法律的支持,政府要完善法治建设,做到依法治国,保证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减少贫富差距,把人们的收入格局进行调整,增加人民的收入,从而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因此经济法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的保障。

  论文关键词 和谐社会 构建过程 法制保障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始终是人类追逐的社会理想,也是我国历届政府一直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实现社会和谐,经济和谐是物质基础。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经济法作为现代法,在调整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规制关系、宏观调控关系以及社会保障关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完善企业制度、克服市场和政府调节失灵缺陷以及社会利益再分配方面的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当今社会当中各个方面都要能够协调发展,需要非经济因素和经济因素共同作用,仅仅来靠经济因素来促进社会进步是不可能的。除了经济因素,法律的保障也是必须的,法律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我国一直都是发展稳定的国家,但是当前我国的法律制度已经达到了极限,这可能是由于领土以及自然资源的饱和等等原因。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当中,不管是哪个层面发生了变化,都会影响到其它层面,所以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正在处于完善的阶段。要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健全法律机制,充分发挥法律的重要作用。改革开发以后,我国的经济制度的变化与社会生活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所以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法律来做保障。司法要兼顾国家的利益以及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的秩序,保护人民的利益,解决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冲突,通过法律的解决方式维护社会的和平,促进社会的发展。

  一、要用经济法健全企业制度,保障企业规范运行

  当今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与法治、公平与正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它必然要求公平与效率并重,人们行为更加规范,社会结构更加合理。当前市场主体竞争的不和谐,很大程度是由于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市场管理不力、调控不到位及社会保障滞后等原因造成的。反应在经济法上,正是经济法不完善以及在执行不力或者没有很好地遵守导致的。这也说明了经济法作为规制市场经济的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应有的作用。现代经济法的发展理念主要表现为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性发展,着眼于确定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经济法能通过对经济的调节规范人们行为,调整国家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规范经济主体,使市场竞争自由有序、经济运行稳定以及社会保障有效,从而实现国民经济总体良性运动,使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和可持续发展,这是经济法现代理念的体现,也是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也是辩证统一的。

  二、要用经济法弥补市场机制缺陷,保障企业公平竞争

  维护市场自由、公平竞争是经济法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使命。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旧的经济体制下的妨碍公平竞争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因此,在市场交易中也难免出现行业垄断、市场封锁、地方保护主义等不良现象,尤其是一些行政性公司及一些挂靠政府部门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这些企业凭借政府给予的特权,拥有着竞争优势,从而导致了不公平竞争的出现。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这需要国家和企业去调节,但国家干预只是一只“有形的手”,它并不能完全控制和主导市场,要完全实现经济发展的稳定与安全,还需要市场调节。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能弥补国家干预这只“有形的手”所导致的弊端,在市场规制法中,经济法是维护竞争秩序,建立并保护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有力手段,只有将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从而维护社会整体经济利益,达到社会全面和谐。

  三、要用经济法保障社会经济利益的再分配,促进社会利益的协调和公平

  经济法再分配是对社会利益资源和权利的调节和再分配,是在对社会整体效率和公平进行考量的基础之上,追求利益的实质“平衡”,并进而追求秩序、安全和自由,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和维护社会整体的公平与效率。经济法的理念目标和价值目标是要理清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社会公平和个体公平、社会总体经济效率和个体经济效率之间的平衡问题,力争找到最佳的均衡点。经济法作为社会本位法,主要运用国家调节的方式,对社会权利和利益进行再次分配和调节,从而促进社会整体的公平与效率。同时,经济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它是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体现,通过规范企业运行制度、稳定市场秩序、弥补宏观调控制度以及规范社会保障制度等,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社会特殊群体利益、实现社会利益均衡,使社会安定有序,促进和谐社会形成。

  四、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生活,保障促进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

  社会和谐是要实现利益均衡,社会公平,但当前我国社会成员结构比较复杂,还有一部分弱势群体,他们由于身体状况、个人能力差异等原因,在实际的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存在加大了贫富悬殊,是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妨碍了社会公平,如果国家对此放任不管,难以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经济法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己任,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手段对弱势群体问题加以解决。如为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而多方筹集保障资金,逐步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制度,逐步完善促进就业的法律制度,解决部分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缩小贫富差距以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社会保障为实现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