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大学生实习成本分担的财税政策支持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2-26
   【摘要】 大学生实习成本是一笔不小的经济开支,需要学校、企业、政府、社会、实习生及其家庭合理分担,特别是政府财税政策的支持。通过改革公共预算建立实习成本单独列示预算制度;设立实习专项资金健全绩效评价与追踪问责机制;推进阳光财政体系完善区域间实习资源的流动配置;构建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实现实习成本多元补偿等措施,可使大学生实习有章可循。
  【关键词】 实习成本; 分担; 财税政策; 支持
  在培养大学生成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实习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之而来的实习成本又严重地制约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阻碍大学生人力资源走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道路。因此,如何分担大学生实习成本就成了当今大学生实习必须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大学生实习成本是学生家庭的沉重负担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是为过程增值和结果有效已付出或应付出的资源代价①。也就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未发生的,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的价值牺牲②。据此,大学生实习成本可理解为,为增强大学生未来谋生的专业技能,对其实习机会、实习过程予以投资所付出的经济价值。主要包括实习联系费、实习期间的房租、交通费、餐费、水费、电费、网费等。
  (一)大学生毕业实习成本开支概况
  近年来,大学生实习成本不论人均还是总和都呈攀升之势。选取上海、长沙、西宁、南宁、西安等地部分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的毕业实习成本为样本数据。统计得出,2003年五地的大学毕业生人均每月实习成本780元,2005年是1 100元,2006年是1 160元,2007年是1 300元,2008年是1 500元,2009年达1 520元。这仅指大学生个人承担的费用成本。
  (二)大学生暑假实习成本开支
  通过对100名大学生的调查,实习成本平均为1 704元/月,吃饭和住宿是其中最重的两项。大多数单位不提供实习补贴。只有个别单位,对于有合作协议的对口院系会为实习生提供几百元的生活补助。
  这100名大学实习生实习期间平均成本达2 577元。其中,有87人(占58%)的实习成本达到了3 000元;48人(约占32%)的实习成本在2 000-3 000元之间;花费1 000元到2000元实习成本的仅有10人,只占6.67%,花费1 000元以下实习成本的仅有5人,约占3.33%。
  学生反映,实习成本比在学校的生活成本要明显高出1倍。而吃饭、住宿、交通成为三大开销。据分析,实习成本超过2 000元以上的学生,主要是外地学生,不少大学校园暑期关闭宿舍,且大学校园离城中较远,为了能正常实习,外地学生必须在城里租房住。此外,多数实习单位不负担实习生的餐费,因此,实习学生每天吃饭必须自己掏钱。加之实习单位多数位于城市中心,吃饭成本较高,普遍超过了20元。
  二、大学生实习成本分担需要财税政策支持的理由
  关于大学生实习成本的负担问题,有人认为应由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庭负担;有人认为只能在企业薪酬设计中补偿;有人认为应在学校所收的学费中加以解决;有人认为应由学校、企业、政府、社会、实习生及其家庭合理分担。笔者认为“合理分担”观点是科学的。因为大学生的成长,不仅事关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庭,而且影响学校、企业、社会。因此,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房租、餐费、电话费、网费、水电费等应由实习生本人及其家庭部分承担,或者由企业以合理的薪酬形式予以补偿,以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企业的战略谋略。同时,学校作为大学生实习工作的安排者和学费的收取者,应对实习成本予以必要的反哺。学校收取的学费中一般包括了实习期间的有关联系费、部分实习材料费等,这部分费用应由学校承担。政府的财税政策支持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困难大学生及其家庭无力独自承担实习成本
  在前面的实习成本开支概述中,大学生每月2 000元左右的实习成本开支,如果是寒暑假短期实习,学生及其家庭还是能承受的;如果是毕业实习,由于实习时间较长(一般在半年以上),其实习成本由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承担显然是不够的,特别是对那些贫困学生而言,更是不可能的。
  (二)企业不愿意接受实习生
  不少用人单位追求短期用人成本最小化和产出效益最大化,不愿意培养实习生,认为会增加人力物力负担;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强调工作经验,不愿意接受实习生、承担社会责任;一些企业担心实习生在实习中出现意外伤害,故尽量不使用实习生。当然,一些实习生因自身素质或其他因素,不能认真对待实习,使一些用人单位不愿意再接纳实习生;此外,实习学生专业水平的局限性和大流动性带来的不稳定性,也使用人单位顾虑怕“做嫁衣裳”而不愿意接受实习生。
  (三)企业不提供实习补贴
  目前,大学生实习中“免费打工”现象普遍,即使有一定的报酬,也与实习生劳动付出不成正比,更不要说能补偿实习生的实习成本了。很多实习单位不仅不为实习生提供补贴和报酬,而且连一些日常的费用如外出办事的交通费和餐费也要实习生自己承担。利用大多数学生实习期间没有形成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这点,不付实习生工资和补贴;或者把实习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使用。
  (四)实习基地建设需要财税政策支持
  目前,社会可供实习的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实习的需要。金融危机以来,能提供实习岗位的企业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而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吸纳75%以上从业人员的中小企业却很少对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二级城市实习职位更少。以上海市为例,2008年上海共有毕业生14.1万人,2009年毕业学生15.8万人,2010年将达到16.8万人。而可供实习的岗位供不应求,2008年,上海只组织了3.98万人参加实习,仅占当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四分之一;2009年由上海市教委提供的实习岗位与2008年的岗位数大体相当。可见,在企事业单位不能满足大学生实习的情况下,必须在政府主管部门主导下,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由政府出台税收优惠等各种政策,鼓励企业积极联合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与高校密切配合,共同建立和提供大学生就业实训基地。
 三、大学生实习成本分担与财税政策支持的关系
  (一)大学生实习成本负担对财税政策的影响
  对大学生实习成本分担就是对大学生实习成本给予投入。实习成本分担越多就意味着为大学生提供的实习机会数量越多,实习质量的保障越高;而实习的机会越多,质量保障越高,就越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发展;而社会上优秀的技能型人才越多就意味着对社会的贡献越大;拥有高素质人才的企业其上缴的“流转税”和“个人所得税”越多,对国家财政的支持就越有力。可见,大学生实习成本的投入与高技能人才的发展呈正相关关系,而高技能人才的发展又与税收收入呈正相关关系,故大学生实习成本的投入与税收收入也呈正相关关系。
  有关数据证明,在我国各类收入群体中,接受过较好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技能型人才的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速度都是较高的。
  此外,“明瑟收益率”原理也能证明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明瑟收益率”是国际上教育年限收益率的通行指标③,是利用明瑟收益函数计算的教育边际收益率,它反映受教育者多受一年教育的收入变化率。随着在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不断变革,教育因素对个人收入分配的作用越来越大。可见,对实习成本的投入,能促进技能型人才发展,进而能提升高技能人才的个人收入水平和纳税能力,丰富税源结构,增强国家财政实力,构建稳固强大平衡的公共财政体系。
(二)财税政策支持对大学生实习成本负担的影响
  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通过财政支出投向与结构上的引导,税收负担水平的相互调整,结构性税制的区别对待等制度安排来发挥作用的。财税政策对大学生实习成本的承担主要表现在导向与扶持功能上。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