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限售股解禁“过度反应与股市振荡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4-17
   摘要:本文以2008年1月~2009年3月沪深两市的1341个限售股解禁事件为样本,研究其解禁前后个股非正常收益率和成交量的变化,结论显示,股市中存在明显的过度反应,并且限售股月解禁比例与沪深300指数滞后两个月的月度收益率高度相关。其原因在于,微观上投资者对于个股限售股解禁事件的过度反应汇总到一起,形成宏观上的投资者正反馈交易行为,进而造成了股市振荡。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限售股解禁;过度反应;股市振荡 。
在样本期间共有1 863个解禁事件,涉及1 295支股票,占2009年3月末在沪深两市A股市场交易的1 516支股票的85.42%。为准确反映解禁事件的冲击,我们对事件进行了筛选。筛选原则(1)删除解禁日之前或之后30天内停牌超过10天的样本。(2)若某股票解禁次数在样本期间超过1次,且第一次和第二次解禁时间间隔不超过80天,则这两个样本一并删除。?
  为严格符合上述标准,在筛选样本时,我们把2008年1—3月和2009年1—3月的样本扩展到2007年10月1日—2009年6月31日。经过筛选,最后剩下实际样本数为1 341个。?
  由于解禁日期一般均在当年股改时已确定,而解禁事件实际发生的当天可能是节假日或临时停牌几天,所以在处理数据时,对解禁日期做了修正,把原解禁日是节假日或停牌的推后到节假日(开牌)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作为解禁日(解禁后1日)。1 341个样本的描述性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四、实证分析?
  (一)解禁前后总体非正常收益率?
  非流通股解禁前后总体非正常收益率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到,1、2、5、10日的解禁前非正常收益率AR?0都显着为负,6个不同时点的解禁后非正常收益率AR?1都显着为正。一般而言,限售股解禁后,流通股数量增加,无论有多少比例的限售股实际减持,客观上都会造成股票供给增加,假设短期内市场总资金维持不变,可以推测股票价格应明显下跌,这样解禁后非正常收益率应小于解禁前。
  表2显示的结果与一般想法相反。合理的解释是投资者提前对市场信息做出了反应,并且是过度反应。?
  限售股解禁会造成股票供给增加,原限售股东套现,造成市场资金面相对紧张,对资本市场是一个负面的事件冲击。投资者因此在解禁事件实际发生前就纷纷抛出股票,造成股票收益率下降,表现在股价走势上,就是在解禁时间到来前股价下跌,成交量放大。而解禁事件发生后,投资者消除了心理恐惧,会有新的投资者乐于购买这类股票,原来已经卖出的投资者发现卖出的股票没有如预期般价格大幅下降,也会慢慢买回股票,因此形成如表2所示解禁后的非正常收益率比解禁前高的现象,但因为股票供给的增加,所以解禁后的收益率也可能为负。考虑到限售股解禁后实际流通量的增加,而解禁后6个时间点的非正常收益率都为正,可以认为投资者对解禁事件做出的过度反应非常明显。?
  每支股票的限售股解禁时间和解禁规模股改时早已确定,通过证券行情软件可以轻易看到。但根据经验观察,距离解禁时间点很远时,大多数投资者对此很可能关注不充分。随着解禁时间的来临,各种媒介会不断加强此类信息的报道。比如,我们经常能从电视或网络上看到,下个月非流通股解禁数量比较多的股票信息,下周非流通股解禁量,明天非流通股解禁的详情等。即随着解禁时间的临近,投资者获得这种信息的可能性、准确性和频率增加。在解禁前,投资者对于这类负面信息的反应就会逐渐增强,恐惧和厌恶解禁后股票供给的增加,就会纷纷抛出股票,使得收益率下降,面临解禁时间越近,日均收益率也越呈明显下降。从表2可以看到解禁前30日,日均收益率为-0.27%,而到了前5日,日均收益率就是-0.60%。在解禁事件发生后,虽然股票供给增加,但收益率并没有下降多少,尤其是解禁后10日内,与解禁前形成明显对照,这一方面说明投资者在解禁事件发生后买进了前期卖出的股票,纠正了之前的行为,另一方面也说明投资者对解禁事件的反应越临近事件发生日表现越明显,这在下文的成交量分析中也可以看到。?
  (二)解禁前后分月非正常收益率?
  表3列示了解禁前后分月非正常收益率。从表3可以看到,在解禁前,6个时间段分别有12、13、12、7、7、8个月份数据为负;在解禁后,6个时间段分别只有3、5、4、4、4、4个月份数据为负。基本是时间段越短,月度数据前后差别越明显,也就是说,越临近事件发生时,过度反应越明显。结合这里没有给出的常规统计项里面,在解禁前除30日外的5个时间段中位数都为负和解禁后6个时间段中位数都为正一起,排除了由于少数样本数据的偏差导致总体均值为负(正)的可能性。?
  表4是15个月度数据的非正常收益率相关系数矩阵。
  从表4可以看到,前后时间临近的两组数据相关程度最高,并且随着时间跨度增加,相邻时间之间的相关性基本上逐渐上升。整个相关系数矩阵的上(下)三角大体表现出沿主对角线递增的特点,这说明投资者的过度反应是逐渐非均匀加强的。从解禁前的第一列相关系数看,1/2日、1/5日和1/10日基本以0.14的大小逐步递减,之后缓慢减小。解禁前前后时间临近的相关系数只有2/5日最小,为0.899,其次是1/2日,从这可以推测,在解禁前10—30日的行为基本是一致的,在解禁前10—5日投资者的行为开始改变,对限售股解禁的反应越来越明显。从解禁后的第一列相关系数看, 1/5日和1/10日相差不大,1/2日和1/5日相差0.1,1/10日和1/20日有一个明显差别0.14,而且解禁后前后时间跨度临近的相关系数只有10/20日最小,为0.865,从这可以推测,解禁后,解禁事件对投资者的影响在2—5日内有一个显着变化,在5—10日仍然有影响,而在10日以后解禁事件的影响趋弱。?
  行为金融学理论指出,由于人们的注意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们不可能接收、注意和分析所有信息,而只对那些突出的、引人注意的信息给予较多关注。即使限售股解禁时间在股改完成时就早已确定,由于投资者的“注意力有限”、“处理能力有限”和“认知吝啬”,会导致投资者在信息认知处理过程中出现各种偏差,即使面对确定性信息,投资者的决策也是相机抉择的,随时间不同而在决策时赋予这些信息不同权重,表现的是有限理性行为。我们推测,人们对确定性信息做出反应的时间(如上面的过度反应)与信息的普及速度、强度和频率有关,如果确定性信息更早得到广泛普及,那么人们对信息做出反应的时间点很可能也提前,反应程度可能也不同。?
  (三)解禁前后总体成交量?
  表5列示了解禁前后总体成变量,前4列数据是绝对值,后2列数据是为了消除沪深300指数(大盘)的影响得到的相对值。可以看到,无论绝对值或相对值,解禁前,在发生解禁事件前5—10日相对于前10—20日成交量有一个显着增加,然后在解禁前2日又有一个成交量的大幅增长;解禁后,解禁当天成交量显着放大,其后逐步下降,但在解禁后5日里成交量都维持较大状态,5日以后成交量明显下降。这说明,解禁事件对投资者的影响在解禁前10日到解禁后5日比较明显,尤其是解禁前2日到解禁后5日更为明显。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