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教育中发展独立学院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 晴 时间:2010-08-16
摘 要 从新公共管理理念入手,指出高等思想是准公共产品,高等教育采用民营机制,是新公共管理在高等教育中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 实践 独立学院

1 新公共管理理念
  公共管理一般是指为了公益目的,由政府与公众或非政府公共组织进行(参与、参加)的对公共事物(公民的共同事物)的管理。所谓公益目的,是指公共利益的维护,即全体受众共同得利。公共事物至少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全体国民的公共事物,如国防、外交、社会秩序、环境保护等;二是某地域内国民的公共事物,如某省、某市、某县、某乡、某社区国民福利所系的共同事物;三是某行业、某领域国民的公同事物,如有关残疾人、有关中小学生的公共事物。但它不包括内部和私人单位内部的事物,尽管这些事物有时和企业、单位所有成员的利益都有关系(这里,纯公共机构内部的组织事物例外,因为这些事物也构成了公共管理的一种特殊任务)。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给公共管理下这样一个定义:在社会管理中,那些不以赢取私利为目的,旨在维护或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并使其有效分配,扩大公民幸福程度,由政府、公民和各种非政府公共组织及部分私人组织进行或参与进行的管理活动。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市场中心论,主张政府职能集中于基础科技和义务教育等核心公共服务领域,主张私人部门和非政府部门参与半公共产品的提供,提倡公共机制与市场机制的结合、政府与市民社会的合作。新公共管理的新公共理念认为,政府应该提供核心公共产品,市场应参与提供混合公共产品,政府管理应该具有市场效率。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应该提供核心公共产品,从而形成了政府的核心公共理念。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认为政府应该提供所有的公共产品,只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都是政府应该提供的公共产品,这一理念是政府扩大对社会生活干预的重要价值原则;新公共管理则将公共产品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核心公共产品,这是只能由政府提供和政府生产的基本公共服务,如国防、外交、国家机关管理、警察、国家安全和社会保障等等,另一种是混合公共产品,这是可以由私人部门与非政府组织参与提供的半公共服务,如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行业等等。私人部门也要参与提供混合公共产品,从而形成了新公共管理的市场提供混合公共产品的理念。私人部门与非政府组织以市场竞争的方式,以商业化的运作手段提供混合公共产品,如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能源事业、公共服务业等等,是对市场观念的扩大与延伸,也是对公共观念的扩大与延伸。
2 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混合公共产品)
  准公共产品亦称准公共消费品即混合公共产品,是指公共性与私有性两者兼备,介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产品。萨缪尔森将纯粹的私人产品与纯粹的公共产品的区别用数学公式表述如下:
  对于私人产品来说, X=Xi (1)
  即某一商品的总量(X)等于每一个消费者所拥有或消费的该商品数量(Xi)的总和,这意味着私人产品是能在消费者之间分割的。
  对于公共产品来说,X=Xi (2)
  即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来说,他为了消费而实际可支配的公共产品的数量(Xi)就是该公共产品的总量(X),这意味着公共产品在消费者之间是不能分割的。准公共产品可以用下述公式表示:
   X=Xi+Xi      (3)
  准公共产品所提供的利益的一部分由其所有者享有,是可分的,从而具有私人产品的特征,但其利益的另一部分可由所有者以外的人享有,是不可分的,所以又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高等教育就是一种混合公共产品,因为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为社会经济的提供人力资本,使全社会都受益,这种利益是不可分的;同时,一般来说,在学校可容纳学生的规模范围内,教育不会因某公民的教育消费而使其他人失去教育消费的机会,增加一个人教育消费的边际成本或机会成本等于零,换言之,教育由众多的受教育者共同享受,而不能将其分割为可以计价的单个物品供市场销售。但受教育者,由于教育消费,提高了素质与劳动技能,能找到好职业,他成了直接的受益者,教育所产生的这一部分利益又是可分的。因为高等教育是混合公共产品,因此高等教育可以由社会提供而不仅仅由政府提供。
3 独立学院特征及举办学院的现实性
  由于国有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自1998年以来,我国相继成立了许多二级学院,以解决教育需求缺口,现二级学院已更名为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有三大特征:一是一律采用民办机制,所需经费投入及其他相关支出,均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学生收费标准也按国家有关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政策制定;二是实行新的办学模式。重点是突出一个“独”字。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三是实行新的管理体制。独立学院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由申请者和合作者共同商定。现二级学院不仅在数量上蓬勃,而且在规模上不断发展壮大。这是因为:
  (1)试办独立学院是今后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我国开始实施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要求加快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这一切均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在规模和质量两个方面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和提高。
  (2)试办独立学院是深化高校办学机制与模式改革的大胆尝试。根据我国的总体实力、财力和其他方面的实际情况,今后在坚持以公办高等教育为主体的同时,必须大胆进行办学机制与模式的创新,要坚决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大力支持、鼓励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多种经济所有制形式,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不断增长的广泛性、多样化的要求,决定了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要走多元化和更加开放、灵活的路子。
  (3)从实践效果看,试办独立学院有利于多渠道、多形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有利于调动各方面办教育的积极性,更快、更好地扩大本科层次高等教育资源,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高校的办学活力,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试办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与创新,是更好更快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为此,今后教育部要继续积极支持各地、各高校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独立学院的试办工作。
4 独立学院的作用
  (1)设立二级学院可以增强民众对教育的选择性。长期以来,由于教育投资主体是国家,人民群众对教育无选择余地,加上信息不对称,人民大众不得不接受国家提供的教育,使得一些教育质量不高的学校得以存在。
  (2)设立二级学院可以增强教育竞争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级学院的设立一方面聚集了民间资本,缓解了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培育了市场主体,在国家办教育的阵地强行撕开了一个缺口,从而增强了国办教育竞争的动力。
  (3)设立二级学院可以改变政府在教
育方面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传统观念认为教育应有政府提供,不能由非政府部门及私人提供。而独立学院设立恰恰相反,它打破了传统观念,采用民办机制,所需经费投入及其他相关支出,均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学生收费标准也按国家有关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政策制定。
5 发展趋势
  独立学院由于采用了新的体制与新的机制,产权明晰,管理,因此运转协调、效率高,是国办教育不可比拟的。但由于的原因,国家一直是办学主体,对学校历年投资较多,国有学校拥有许多人才资源,而民营学校刚刚起步,资金积累不够,与国有学校争夺人才资源目前还不具备条件,只得借助国办学校的教师作为其教师资源。但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效益的不断提高,最终也会采用市场机制引进人才,不断采取措施吸引人才,并与国办学校争夺人才。在国家体制的一些优秀人才在民办教育发展之初,以兼职教师身份参与民办学校的建设与管理,当民办学校逐步壮大后,看到了民办学校发展的美好的前途,会慢慢地加盟民营学校,使民营学校拥有自己的师资力量及人才,从而使教育主体形成国有民办两级格局。

1 刘熙瑞. 从公私物品供应方式差异角度看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模式[J].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6)
2 李军鹏.新公共管理的行政理论创新[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1(2)
3  陈晓春.准公共产品浅析[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