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大学与社区互动关系研究与发展的启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希胜 时间:2010-08-16
摘  要:英美发达国家很早就注重大学与社区互动关系的研究,并已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反观我国大学与社区互动现状,尚处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种种问题。为此,需借鉴国外一些成熟的做法,以思考和改进国内大学与社区间互动的措施。

    关键词:英美大学;城市社区;互动发展

    大学与城市间最为直接的联系是通过它与社区间的互动而建立起来的。大学与其所在社区间的联系有着高度的复杂性,应该说既存在共生联系,同时又存在持续的紧张,中外古今,概莫能外。在当代,则不仅存在利益冲突的性质,而且还具有文化冲突的意义。如今大学基本都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带,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间资源日益昂贵,与此同时,大学的扩张需求也日益旺盛,如此一来,大学与社区间难免会产生诸多矛盾。特别是在西方,目前大多数大学所在社区地处内城地带,而周边的许多居民往往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于是大学在有意和无意之中,往往成为土地、房屋、消费品物价上升的主要诱发因素,但因为大学的非营利性质,它又免于向社区纳税,这势必会多少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水平。此外,大学虽然也是一所为社会提供诸多就业机会的机构,但是,由于大学的特殊文化品质使然,社会中的底层群体在就业方面所获得的直接收益也极其有限,这难免为一些人们所嫌恶。

    一、欧美大学与城市社区互动的经验

    1、尊重文化差异,带动社区发展

    在美国,地处内城地带的大学与社区间的关系,实际上更凸现了一种文化冲突的性质。早期克尔(C. Keer)主张的大学功用主要是定位于“满足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社会服务站”已经宣告失败。这主要是因为大学更专注于广泛的“人类和社会需要”,大学中的人们往往趋于保守,并且强调机构自治,因而很难与社会变革的节奏合拍。他们对知识的探求旨趣与地方社区所需要的直接社会服务也很少有关联。因此,大学特别是那些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往往极少参与社区事务,反倒是一般的、大众化的,特别是类似美国社区学院性质的机构,对社区的贡献更大。这里所提到的文化冲突,实际上就是研究型大学内部的学术文化与社区的实用文化间的冲突,也可以看作精化与平民(大众)文化间的冲突。由于社区的空间功能定位反映了精英文化霸权的宰制性,因而最终结果是不仅形成大学与社区的文化区隔,而且还损害了社区的大众文化。

    然而,从大学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西方大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一种普世主义而不是地方主义的情怀。即使到近代,人们对地方世俗事务的关注,如上所述也更多地出自一种由经验观察到理论建构的动机,局部的、地方性的问题解决方案充其量只是一种研究过程的副产品。否则,纯粹把研究目标锁定于社区琐碎事务的解决,这势必又扭曲了学术活动的本质。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学特别是那些研究型大学,少些地方主义观念也未必不是一种正当之选择。然而,问题的关键是这种普世关怀未必见得就是排斥地方利益,至少它在间接意义上更有益于地方社区的发展,甚至带来地方社会、产业结构、文化品质的彻底变革。

    2、积极促进互动,防止急功近利

    英国院院士、伦敦大学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霍尔(Peter Hall)认为,当今世界最为成功的高科技园区典范有美国斯坦福的硅谷、MIT的128高速公路、加州理工学院所在的航空街(Aerospace Alley)、剑桥的科技园区。而不太成功的典范是:英国的M4走廊,法国的Plateau de Saclay,日本的筑波科学城。霍尔研究发现,这些成功的与不成功的科技园区之间存在一个显著的差异就是,无论是硅谷、航空街还是剑桥城,这些科技园区的早期形成都并不是有意设计的结果,相反,如筑波科学城(精心设计的新大学——筑波大学也是一个不太成功的例子)的创办则完全是由政府规划和推动而建立起来的。从两者的成功和失败教训中,我们或许可以获得一个最有益的启发,即虽然斯坦福、MIT、加州理工这些世界顶极大学未必有打造一个高科技社区并贡献于社区的动机,但却为社区带来了更根本性的变革。相反,如果大学的学术研究带有政府操控、地方现实问题关注,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3、加强项目合作,协调各方发展

    当然,既然置身于社区之中,大学如果对其与社区间的矛盾熟视无睹、对社区现实问题采取完全漠然的态度也不利于大学发展。事实上,自二战以来,美国的众多知名大学越来越注意在坚守自己学术品格的同时,强化与社区的联系。帕森斯(KermitC.Parsons)指出,早在二战前后,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等,就成立了与社区间的合作组织,并设立了众多合作项目,如创办、创建学校、对贫民窟进行改造、犯罪防范、住房建设以及城市公园设计等,共同开发和改善社区环境。他甚至认为,在美国的城市和社区特别是旧城区改造中,大学扮演了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在联邦政府的立法支持下,仅1962年中期,就有38个城区改造项目与大学和大学医院有关。“大学已经成为这一时代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在获得自己发展空间的同时,它们也为地方城市社区带来了巨大的现实利益。他进而指出,通过列举大学和社区间各自目标,不难发现,两者间在社区建设上尽管有冲突,但更多的是利益共享(见表1)。事实上,人们也不难发现,在今天,由于有条件的家庭大多愿意搬迁到郊区,大学周围的社区改造和环境改善的受益者还是底层群体。

    表1    大学及居民在地方社区改造中的目标差异比较

    4、开设相关课程,关注社区建设

    作为世界顶级的哈佛大学与地方间的矛盾也是历来不断,哈佛前校长德里克·博克曾多次在其著述中提及这一棘手问题,表明了大学与社区间的关系对于大学的重要性。1969年,哈佛大学学术委员会发表了一个长达94页的题为《大学与城市》的报告。该报告出台背景是社会中底层群体特别是来自大学周围贫民窟的少数族裔对大学极为不满,认为它没有承担起社会责任,甚至指责其不再是“善”的机构。作为对这种声音的回应,报告对大学的立场进行了解释,并提出在强调大学自主性和特殊性的同时,也将注意在其学生培养过程中关注与波士顿和坎不里奇社区相关的“城市研究”课程,特别是在以下三方面有所作为:一是哈佛大学的存在已经为坎不里奇的住房供给带来负面影响,大学应该采取措施消除这种影响;二是应该并能够增加其黑人雇员的数量;三是尽管大学内部存在分权化倾向,大学也缺少对“城市危机”问题的政策关注,但哈佛确实已经迅速增加了与城市相关的项目。该报告的出台究其实质而言,虽然更具有辩护性质,但它至少反映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知名大学对来自社区的需求也不得不予以关注的一种积极姿态。

    回顾美国大学60年代以来的发展,不难发现一个事实:为顺应六七十年代之后平等主义潮流,以及连带满足社区现实需要,美国大学中关于城市研究、城市文化研究、族裔研究以及社区文化犯罪、青少年问题研究等项目和课程,一度呈现繁荣趋势。至今,作为一系列正规的学术研究领域,涵盖上述议题的城市社会学、人文地、美国文化研究等专业和课程,基本在各个大学站稳了脚跟。应该说,这其中也多少与大学对社区的关注存在一定的关联。而与此同时,美国大学所在社区也大都成为内城中最具吸引力的地区。

    二、国内大学与社区互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大学在本世纪前,与其所处的社区间关系较为淡漠,很少发生互动往来。进入21世纪后,我国大学理念的革新,城市竞争力的增强,知识经济概念的被广泛接受,创新型城市理念的提出,大学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由以前的次要愈来愈转向中心和主导,走向创新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前台。作为联系二者的桥梁或中介,社区的角色也日益受到重视,因而如何处理和发展大学与社区的关系已经提上大学和城市管理者的议事日程。就目前我国大学与社区互动的关系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管理理念的局限

    当前国内许多城市管理者和大学领导者尚缺乏明确的互动观念。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他们往往急功近利,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眼光,过分追求任期内的政绩,不愿发挥和设法调动大学对于城市发展的强大潜力。大学领导者则往往以高雅的象牙塔自居,不大愿意涉足所谓的尘世。即便偶尔为之,也是个别项目上的合作,不愿意从战略的角度、以更新理念的思维将大学自身的发展和命运与城市、城市社区共同进步联系起来,缺乏深入的合作机制的研究和构建。

    2、管理体制和机制障碍

    我国高校虽处于某一行政社区,但管理上、运作上二者互不干涉。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管理权限的归属不同,高校只需对自己的顶头上司负责。社区只能在户口、卫生、健康、税收、环境等方面为高校作些服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因而各自的强项和关注点无法互融互通,如大学强调高雅、精深的学术文化而社区注重实用的市民文化;社区注重投资以及文化生活和市民素质的提升等,而大学则强调自身的主导权、规模的扩张等。这种管理体制必然妨碍双方进一步互动和交流。

    3、互动层次和级别较低

    随着时代的,有些大学和社区逐步意识到加强彼此合作的益处,遂展开交流和沟通。然而,互动仅限于一些低级别的低层次的生活琐碎事务。以同济大学和其所处的四平街道互动情形来看,进入新千年以来,二者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包括社区每年到校园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几次诸如修补、理发等义务服务,学生定期为社区提供维护安全、家教辅导、政策文件的学习、茶话会、文娱晚会等活动,以及社区委托同济大学部门或院系搞些研究项目等。虽然这些活动也是需要的,但这与合作、互动、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

    4、空间问题突出

    随着我国高等的大扩招,原来计划时代建造起来的大学校园,无论是占地面积还是校内的宿舍等硬件设施,都远远不能满足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要求。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用地的扩张要求。而作为见证大学建设和发展的周边城市社区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建设的,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空间得以不断地利用和充实,至今已很难有多余闲置的空间能够腾让出来供大学用地扩张之用。由此,大学和周边社区建设在空间使用方面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

    三、大学与城市社区互动的策略及措施分析

    1、以联动的理念指导和协调各方的发展

    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构建一套创新发展模式。当前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主要有产学研合作模式、官产学合作模式、官产学研合作模式、“三区”(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联动模式。无论何种创新方式都离不开大学这一重要角色的参与,而大学理念及其使命的演变,也要求大学更多地参与地方经济文化等事务的创新和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大学在城市区域发展中应起到推动、引领和提升的作用。因此,在探究大学与城市社区的互动发展中,必须以联动发展为理念,充分重视和发挥大学的引领作用,从战略高度统筹、规划、指导和协调双方的工作。

    2、明确大学和社区在城市空间中的功能定位

    大学在城市中的功能定位包括两个层面:大学在所在社区中的功能定位和大学所在社区在城市中的功能定位。从以上对西方大学与城市社区间关系的考察,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高校与城市社区间的关系分析,大学与后两者间是存在冲突的,这种冲突并不是一种反常现象,而恰恰表明大学的文化特质不同于社区和城市文化;冲突并不意味着两者间的对立,而是于冲突中有可能实现一种利益上的整合,而且唯其存在文化冲突,才有可能为各自赢得最大的利益。

    城市社区对于大学特别是那些高水平的大学而言,它们永远不会成为其直接的服务对象,但可以说是间接的受益者。社区从大学所获得的受益主要通过大学成员的消费、社区环境的改善、原居住民的土地和房产价格适当上涨等来实现,因为庞大的大学消费人口存在,注定了大学所在社区首先是一个可以提供便利生活条件的生活社区,而不是其他。如果片面认为大学所在社区是高科技社区或纯粹的商业社区,无论是对社区还是大学而言,都会导致成本增加而利益受损。因此,提高社区居住人口的容纳度,并提供便利的日用消费品服务设施,这应该是大学所在城市社区的基本定位。

    3、发挥大学的特色和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

    大学最有价值的资源是自己的知识、智慧、思想和人力资源,而不是资金;是为自己的学子创造发挥其原创性能力的机遇,而不是为学子提供为大公司打工的机会。那种用巨额的贷款来建设豪华设施以吸引投资的策略,从长远来看,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究竟如何,的确很值得深思。从西方大学与城市及社区间的关系来看,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大学有所为又有所不为的策略。所谓有为,即从求知和人类、社会责任担当角度,发挥自己的学术资源优势,关注城市及社区的现实问题解决。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加剧、各种城市问题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就更需要大学循着现实观察、理论建构、技术设计和对策研究线路,为城市及社区提供有价值的知识和技术,与此同时也拓展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以及学科建设,甚至推动本土学派的形成。

    有所不为,即指淡化作为商业投资者角色。如今国内存在一种现象很值得人们深思,一些大学为了攫取商业利益,宁肯把自己现有和周边土地作为商业用地,也不愿意把它作为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来开发,甚至把一部分学生迁出,到远郊开辟新校区。这种从短期看来似乎是经济划算(有些情况也未必如此)的行为,其实未必就合乎理性。因为教育资源的分割以及不同学科之间、不同层次学生之间交流的中断,所带来的最大损失是无形的教育质量、科研学术水平和人才素质。从国外的情形来看,研究型大学本身招生规模就相对稳定,即使要拓展空间,也很少会采取分割办学的策略,而是图谋周边发展(即便是美国大众化意义的多校区大学,在本质上分校也是自成体系、相对独立的机构)。我们可以作一个简单的假设推断:假如牛津城没有了对城市事务似乎有些不屑的牛津大学、波士顿没有了放眼世界的哈佛大学,这些城市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境况?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少一些短视和急功近利,淡一些地方色彩,即使损失了一点现实利益,恐怕最后的受益者绝不仅仅是大学。

    4、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措施

    (1)加强政策研究,建立统筹协调的发展机制。为加强大学与社区的互动,形成长效机制,双方领导必须共同探讨和制定相关政策或法规,构建统一协调的互动发展机制。还可以通过组织筹备定期的大学—社区联席会议,就双方互动过程中共同关注的或存在的问题充分交流和沟通,以增进互信和感情。

    (2)成立合作组织机构,共同研究合作开发项目。为保证上述互动的制度或机制能够顺利地落实或运作,应当各自成立对接的组织机构,以便及时处理相关事务和突发的应急事件。这种机构可以是大学与社区互动办公室,也可以是大学与社区互动联络处等。

    (3)建立互动基地,加强文化交流和沟通。社区可以充分利用其资源或资金优势,创建互动基地,为互动提供较固定的空间或场所,定期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如政策法规的宣传、学习和辅导,文化团体的培训、演出,节日联欢,心理咨询,师生创业,社会实践,等等。

    (4)大学应破除人为的樊篱,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师生可以深入社区生活、就业、实践等,社区居民可以到大学感受大学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可以参与学校的一些活动,如教师的公共讲演、讲座,文娱活动,阅览图书、杂志等。社区还可以到校园为师生组织一些义务服务活动,如理发、修补等。这些事务看似琐碎,但对于加强互动、增进互信、拉近距离很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