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梁婷婷 时间:2013-02-14
  首先,经济利益和相互需求的增长是今后中欧关系保持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双方关系的中心支柱。从根本上讲,国与国的关系都是建立在双方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任何双边关系没有明确、实在的共同利益作为支撑都是不牢靠和难以维持长久的。中欧关系也不例外。进入21世纪,中欧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互利共赢,也为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方面,极强的产品互补性是促进双边经贸往来的基础。从贸易结构看,中国向欧盟出口主要有服装、纺织品、鞋、箱包、玩具、照明装置、五金工具、家具等等。欧盟输往中国主要有机电产品、汽车、飞机及零配件、光学照相器材、船舶等,互补性极强。中国与欧盟前5位贸易伙伴国间的贸易量占中欧贸易的70%,贸易互补性使双方内部市场形成巨大吸引力。另一方面,欧盟在华投资带来了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推动了研发项目,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直接贡献。在双边技术合作中,欧盟赢得了中国市场份额和高额的技术转让费,中国则获得了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技术,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在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引导下,中国企业加大了对欧盟投资力度,也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欧盟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和开展经济合作的重要目的地。
  由此可见,中欧双方的经贸合作带来的利益是相互的、长期的、共赢的。 
  其次,政治与政策支撑是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中欧双边高层领导人年度会晤近年来十分频繁。中欧新的双边政治对话机制建立于1994年,1997年恢复了1996年中断的人权x~-i~。从1998年至今,中欧会晤已经举行了10次。2008年末,由于法国总统萨科奇执意会见了达赖喇嘛,遭到中方的强烈反对,致使中欧峰会被取消,中国一度与法国乃至欧洲的关系降至冰点。在这个关键时期,应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的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9年1月30日访问了欧盟总部,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中欧关系出现波折的背景下,中国官方称此访为“信心之旅”。中欧领导人在会谈中均表示从全球和战略高度重视中欧关系,认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加强中欧合作,求同存异,对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期间,中国与欧盟还发表了《中欧联合声明》。声明中称,在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欧关系已超越双边范畴,具有日益重要的全球战略意义。双方一致认为,进一步加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尤为必要,也是双方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另一方面,中欧密切的经贸合作具有完善的制度支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盟大幅调整政策,中欧政治关系迅速发展,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在制度方面,1995年7月,欧洲出台《中欧关系长期政策》,确定了同中国全面发展政治、经济和贸易关系的长远战略,明确表示与中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保证实现双方共同目标;1998年3月,欧盟公布《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对华政策文件,把欧中经贸关系置于同欧美、欧日同等重要的水平上;2003年10月欧盟发表了《中欧关系的共同利益与挑战: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阐述了对华政策和行动的指导方针及近期发展框架,并建议将欧中领导人会晤机制提高到最高级别;2006年10月欧盟提出《欧盟与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承担更多责任》,指出进一步挖掘与中国伙伴关系的潜力,提出未来发展对华关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与此相对应,中国也在为发展良好的中欧经贸关系作出自己的政策努力。2003年10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制订做欧盟政策文件。文件明确表示,加强与不断发展中欧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致力于构筑中欧长期稳定的全面伙伴关系。 
  由此可见,中欧双方在政治和政策上的积极成果给中欧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中欧之间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互不构成威胁。由于历史文化传统、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以及个别欧洲领导人缺乏对中国的全面了解,致使中欧在某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和分歧是正常的。只要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妥善处理,分歧不会成为中欧发展互信互利关系的障碍。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将不可避免地给中欧双边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欧盟的需求将急剧减少,出口市场萎缩,将严重影响双方的进出口贸易。欧盟委员会预计,2009年全年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增速将骤降至0.2%和0.1%,经济几乎陷于停滞。欧盟和欧元区的失业率继2008年初降至7%左右的历史低位后,2009年将升至7.8%和8.4%,2010年还会进一步走高,失业率上扬将不可避免地抑制消费。目前,受欧洲经济形势恶化引起的外需大幅减弱影响,我国对欧盟出口已经呈现放缓迹象,2008年前11个月对欧盟出口额为2706.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8%,但比2007年同期29.8%的增速大幅回落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将悄然抬头,中欧双边贸易摩擦将加剧。贸易摩擦与全球或一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当经济发展良好时,贸易摩擦会减少;当经济发展减弱时,贸易摩擦将加剧。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欧洲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加上中欧关系出现波折,欧盟内部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益躁动,针对我国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进入新一轮高发期。 
   
  五、关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宽中欧经贸合作的几点建议 
   
  首先,进一步扩大中国对欧盟的影响力。应增加对欧盟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深受金融危机煎熬的欧盟对我国倚重加深的情况下,我国应适当作出回应,使欧盟成为我国积极争取的对象,积极与其“打交道”,同时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进程中提高我国的知情权、发言权和规则制订权,借此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其次,正确处理中欧之间出现的波折与摩擦。双方应抓住2009年1月温家宝总理欧洲“信心之旅”使中欧关系重新走上正轨的这一有利时机,全方位深化双边经贸合作;我们应以战略伙伴精神理性处理贸易与投资摩擦和分歧,不要把经贸问题政治化、情绪化,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看待和处理双边经贸关系。我们也期待着欧盟从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大局出发,尽快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为高科技产品与技术方面开展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中国也应积极优化中欧贸易结构,在互利共赢基础上扩大自欧盟的进口,缓解贸易不平衡状况。 
  最后,为双方企业创造长期、稳定、可预见的环境。双方应加快完善1985年中欧经贸协定和《中欧伙伴合作协定》谈判进程,使之成为加快中欧经贸互利共赢合作强有力的法律基础。目前,中欧贸易、投资、技术合作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前景仍然广阔。为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应努力创建互利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建议双方应尽快共同研究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双向投资、技术与货币、金融合作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定和建立中欧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之所以对中欧关系的前景深具信心,就是因为在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中,中欧的共同利益在扩大,在全球事务中的共同责任在增加,双方合作基础在巩固,合作交流在加强,这正是中欧关系阔步走向美好明天的强大生命力所在。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