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我国环境保护活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2-14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促进发展中,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增加促进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社会发展的投入,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他们留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必须努力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富民强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既有悖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也不利于人们保持良好舒畅的心情,不利于生产的进行。另外,污染治理和资源短缺不但会制约经济的增长、甚至制约一些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经济增长不足或增长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贫困地区毁林开荒、草原过牧、陡坡种粮等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把环境成本外部化,不考虑资源更新的速度及生态服务价值,低成本的工业扩张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短缺的根源所在。
  第三,发展经济要有可持续性。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给后代人留下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我们必须负起的历史责任。
  第四,环境问题是发展带来的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加以解决。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和缺乏改善环境的条件和资金的支持,保护环境就难以奏效。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才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恩格斯曾经警告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历史更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我们,社会发展只能走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人们不能再以“天之骄子”自居,而必须把自己作为自然界的普通一员,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保护问题。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特点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实现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要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以生态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建立循环型社会。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必须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清洁生产指生产过程中要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减少排放物的排污量和毒性,同时也要求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环境的影响。“预防污染”是清洁生产的本质特征,传统生产是一种孤立的、只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环境的生产方式,由于它已延续很长时间,成为传统习惯,要使这种观念得以根本转变,需要不间断地施以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强化环保责任意识。保护环境,领导干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盲目攀比;不做表面文章,不急功近利;必须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切实做到保护环境,把绿色GDP作为考核官员的主要标准。保护环境,还应强化各方的环保责任意识。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环保危机感和责任感,要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其次,加强环保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职业责任意识教育,加强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第三,“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不仅要成为人们的环保意识,更要成为人们参与环保的自觉实践。
  (三)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和宣传工作。环境保护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规做保障,用以规范和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环境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坚决取缔一些污染重、耗能大、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要强化新项目的审批制度,防环境污染于未然。增强全民的环境法律法规意识,加大宣传力度,使人民群众充分认识我国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全民的忧患意识、保护意识、监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地落实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人类不断否定过去和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是现代人应有的自觉意识。科学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要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经济问题和环境问题,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主要:
  [1]林秀红.必须控制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D].海峡科学,2010.6.
  潘岳.中国环境问题的思考[D].中国环境报,2007.2.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