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原因与中国经济增长原因初探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英 时间:2013-02-14

  4.制度冲击。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改革这种积极的制度冲击已经明显极大的促进经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制度能反作用于经济,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组织制度本身。庞东、杨灿(2006)结论证明: 在中国受政治背景的影响而出台的重大的经济制度改革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制度变动冲击对经济周期变动的方向及程度起到了较大的决定作用。
  5.货币冲击。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冲击可以引起名义支出及总需求的变化。 King和Plosser (1984) 认为,货币与产出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符合于Friedman 和Schwartz、Nelson 和Plosser 等提出的货币非中性是经济周期的关键所在。苗文龙、陈卫东(2010)研究发现: 技术冲击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冲击可以解释80%以上的中国区域经济周期特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区域周期冲击效应。
  6.情绪,非理性和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偏差。经济学往往假设人是理性的,但实际上人往往是非理性的。由于人的非理性,往往人的选择不是经济学上论述的最优选择,比如羊群效应或从众心理。行为科学和行为金融学都研究了人的非理性行为。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完全,往往导致选择不是最优,比如投资过度等,也引发或加剧了经济的波动。
  7.金融冲击。金融在经济中的地位与日俱增,与经济中其他部分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而金融市场往往是极具波动性。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往往引起经济的波动,如1929年金融危机和2007年次贷危机都引发了经济的下滑,损害了经济增长。
  8.政治周期。由于政府往往对经济有影响,因此,当不同经济政策的集团轮流执政时,交替的对经济产生不同影响。比如美国民主党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及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共和党则主张自由放任的保守主义及紧缩性的经济政策。另外,选期对经济也有影响,临近选期时,领导人往往为了讨好公众赢得选票,往往采取扩张性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发展。
  9.其他原因。目前,还有些其他理论解释经济周期的原因,如创新理论、太阳黑子理论、国际经济周期理论、信息周期理论、混沌周期理论等。
  三、结论
  任何经济都不是由单一因素所影响,经济的变化往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甚至各因素之间也相互影响,比如制度冲击促进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进步引发供给出新产品,而供给新产品创造了新的需求,促进了经济增长,并给其制度冲击正的信号促进制度创新。而对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需求也可以促进制度变革科技革新,供给新产品。又如由于人们的非理性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而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往往引发人们的羊群效应跟风操作,而这更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经过上面的分析和讨论可以知道,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长期以及超长期的波动由科学技术冲击决定。制度冲击往往影响中长期的波动,而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往往影响短中期的波动,货币冲击、非理性冲动、金融冲击往往影响的是短期波动,但如果不注意,则可能引起大衰退,比如1929年大萧条。所以,中国既要了解。另外,从经济波动原因中的分析发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技术冲击、需求冲击、制度冲击。由于中国国际化与金融市场的日益扩大,供给冲击、货币冲击、信息不对称、金融冲击等也将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41.
  [2]陈昆亭,龚六堂,邹恒甫.什么造成了经济增长的波动,供给还是需求:中国经济的RBC分析[J].世界经济,2004,(4).
  [3]夏斌.本轮世界经济周期的发展逻辑及中国对策[J].发展研究,2009,(3).
  [4]苗文龙,陈卫东.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中国区域经济周期异步性[J].中国经济问题,2010,(6).
  [5]谭屹然,石柱鲜,赵红强,孟令莉.论经济周期与信息周期理论[J].现代情报,2010,(12).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