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延坤 时间:2013-02-14
   [摘 要]本文系统阐述了胶州市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深入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业的诸多不利因素,并对县域经济服务业发展体系提出了若干战略建议,以期能为“十二五”期间胶州市、环胶州湾地区乃至全省中小县域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服务业;县域经济;研究;建议
    
  服务业视同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包括除了农业、工业、建筑业之外的其他所有产业部门。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胶州市是环胶州湾经济带上重要的工业加工、仓储物流基地,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第17,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演进,服务业逐步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的新引擎。
  1 服务业的经济地位及作用
  第一,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近年来,胶州市服务业发展迅猛。服务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102.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97.9亿元,增长了1.93倍。三次产业比例由2009年的6.6∶58.9∶34.5调整为2010年的7.1∶57.4∶35.5,预计到“十二五”末将调整为4∶53∶43,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稳步提高。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将成为促进胶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轮驱动”。
  第二,服务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稳定器。2010年,服务业投资、消费品市场继续走强,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三次产业分别完成投资0.9亿元、239.8亿元和12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5%、23.4%、23.9%,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2009年的1.1∶68.2∶30.7调整为2010年的0.2∶66.3∶33.5,服务业投资比重继续提升。消费品市场在内需刺激政策的作用下保持较快发展,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3.5亿元,同比增长17.6%,增幅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2010年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为0.5%、66.8%和32.7%,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个、8.7个和4.3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
  第三,服务业是产业经济聚集的支撑平台。胶州市基本形成了以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住宿和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为支撑,现代物流、房地产、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为新生动力的发展格局。2010年,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完成增加值61.33亿元、26.31亿元、9.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7%、8.7%、7.2%;现代物流业日趋壮大,城区北部生产资料、城区南部生活资料两大物流基地功能进一步提升,西部商业中心展现新活力;特色旅游业蓬勃发展,一批新兴服务业态日渐兴起;房地产完成投资13.75亿元,同比增长3.1%,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133.2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7%;金融业稳定发展,截至2010年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85073万元,增长28.1%,各项贷款余额1685712万元,增长36.9%,存贷比达60.5%,有力支持了经济增长。
  2 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业的不利因素
  第一,对服务业的认识不到位。目前,胶州市级服务业管理体系已初步形成,但各镇办在服务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部分镇办片面追求工业投资的高效和高利润,对服务业的重视程度不高。
  第二,服务业配套设施不完善。中小县域城市对公共仓储物流设施等服务硬件和公共管理服务等软件建设普遍没有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不足,资源分配不均衡,城乡服务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第三,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目前,胶州市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总量高、增幅快,而信息和科技服务、文化创意、中介管理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充分,总体布局不合理,内部结构层次低,制约了服务业综合效益的有效发挥。
  3 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业的重点战略任务
  第一,集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中介服务、科技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
  (1)现代物流业。重点推进口岸物流、制造业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和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提升全市现代物流业的整体水平。做好各类物流中心的布局规划,完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不断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推进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等联动发展。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