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健康的住房消费观念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陶新桂 时间:2013-02-15
 2.5 盲目攀比的推波助澜
  所谓攀比心理,是刻意将自己在智力、能力、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别人进行比较,并希望超越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攀比之风在我们这个社会的任何一个时候、任何一个领域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原有的只要能够居住就行的那种居住环境,而是向着更高更好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不少消费者在买房时并没有充分考虑自己的需求,流行什么就追着买什么,本来两夫妻住着90平方米的房子刚好适用,却偏要四处筹钱换成140平方米的大房子;本来家里人多需要更多的房间却非要选择客厅大卧室少的“气派户型”;本来住在市中心方便自己上班、孩子上学的却为了身份的象征跑到郊区买别墅。所以,小房换大房,低档的换高档的,有房的想投资更多房产赚钱,人们的这种攀比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房价的上涨。
  3 树立健康的住房消费观念
  科学的住房消费观念应该要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要能积极引导居民的住房消费向良性循环发展。纵观目前的住房消费行为,确实存在一些不理性的消费行为。而住房作为重要的消费资料,应该建立一种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才符合当前的实际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要树立健康的住房消费观念,首先要正确意识到以下几点:第一,社会在发展,居住的品质、内涵也在不断深化、延伸。十年前购买的豪宅,在今天看来可能是很普通的住宅,甚至是不合流的住宅。第二,人的一生,在不同的阶段,其收入水平是不断变化的,能用于住宅支出的能力也是变化的,相应的对住宅品质要求也是不一样的。第三,家庭人口数量、结构也是变化的,你可能由两口之家变成三口或四口之家,然后又变回两口之家。家庭人口变化,会促使你对住宅的要求发生变化。第四,现代社会人才流动频繁、加速,人们往往要异地就业、异地转换工作。意识到了以上几点,在我们购房的人生规划中,就可以针对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梯度购房。
  所谓梯度购房,要根据消费者自身的年龄、收入来确定自己的住房消费层次,不要盲目追求住房高消费;同时,消费的形式也可以按照自己收入的增长逐步由租赁到自用再到投资转变。就是在一个房地产市场中,购房者根据自己的收入及需求,先租后买、先买旧后买新、先买小后买大、先买普通后买高档、先投资创业后安家养老的购房理念。我们可以简单地这样理解它的含义,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踏入社会,这时他首先用租房的形式解决居住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工作踏上正轨手中也有了一些积蓄,这时候可以考虑买上套五六十平方米的二手房先安个家,这样结婚用房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再过几年孩子长大了而你的收入也可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时你就可以卖掉旧房子,根据自己的能力买入一套居住舒适度相对较高的住宅,面积大一些、房型好一点,这时你可以说拥有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家”了。若干年后,也许你已经成了一位“金领”级的人物,这时你就有资格和能力考虑一下你个性化的居住需求了,这可能会是一套高档的复式住宅甚至是一座别墅,从而最终实现自己的居住梦想。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也是如此,美国人平均一生换7次房,很多美国人在30岁、40岁、60岁时会按不同的收入情况和需求特点购置不同的住房,从普通公寓到连体别墅,再到更高档的单体别墅。在国外成熟的房地产市场,都经历并演绎着一个“梯度消费”市场。有的人一生可能永远租房而不去买房;有的人多次置业、异地置业,不断调整自己的居住环境。人们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决策自己的置业计划,市场很自然地形成了“梯度消费”特色。
  另外,梯度购房消费观念不仅与个人成长规律相适应,也与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相适应。目前我国住房供应体系是商品房主要面向中高收入家庭,特别是高收入家庭;经济适用房面向中低收入家庭;廉租房主要面向较低收入的困难家庭。当我们收入较低时,我们可以先申请廉租房,随着收入的增加和财富的积累,可以由购买具有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房向商品房甚至高档商品房过渡。
  这种梯度购房消费观念对于居民来说,既能让我们“有房住”,又不至于让我们由于超前消费背上过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梯度购房消费观念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避免房价的暴涨暴跌;梯度购房消费观念对于社会公平来说,可以避免由于房价涨跌所造成的穷人的财富向富人转移的现象。总之,梯度购房消费观念有利于我们个人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百度文库,(2010-3-2). http://wenku.baidu.com/view/df7090956bec0975f465e236.html.
  [2]欧阳洁.“认房不认贷”配套措施:需实现购房信息共享[N].人民日报,2010-5-24.
  [3]张平石,祝平衡.住房消费观念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9(1).
  [4]朱高林.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误区分析[J].消费经济,2007(4).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