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贫困地区信贷市场阻滞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任爱华 时间:2013-02-15

提要本文通过对河北省承德市贫困农村地区农村居民调查走访,掌握了贫困农村地区的“三农”现状。结合贫困农村地区金融现状,提出设立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组建适应农村不同层次信贷需求的新型信贷供给机构,以期在农村金融组织和农户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有效地改善当地“三农”问题。
  关键词:“三农”;信用担保;农村金融

  为了改善河北省承德市贫困农村地区“贷款难”与“难贷款”的状况,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于2009年11月开始进行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内容涉及贫困农村地区农民及农村金融的基本现状,调查范围涵盖承德市七个国家级、省级贫困县(丰宁、围场、承德、隆化、平泉、滦平、宽城),共发出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87份。
  一、承德市贫困地区信贷需求状况
  (一)贫困地区的“三农”现状。承德市贫困农村地区人均年纯收入较低,54.5%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1,000~2,000元,另外还有很大比例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达到23.6%。其收入来源以农业收入(36.4%)和打工收入(50.9%)为主。大多农业自然条件很差,大部分是山区,耕地少,投入多、产出少,周期长。其中,农业生产仍然以手工劳作为主,思想观念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范畴,越是贫困地区越是如此。而承德市贫困农村地区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较少,造成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严重。这样,在承德市就形成了现代工业与落后农业并存的局面,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农民在消费方面主要侧重于基本的生活消费,消费集中在衣食住行。其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较大,占生活消费支出的50%以上。这种消费比例特征预示农民生活消费支出费用有一半是停留在解决温饱问题上,离小康水平基础性消费还有一定的距离。子女的教育费用在农户眼中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很多辛勤劳作的农民用大半辈子的积蓄来供子女上学,但是部分农户由于种种原因还是无法满足高等教育支出。此外,“看病贵”的问题也依然困扰着农民们。虽然现今农村中正在普及农村医疗合作社,为农民就医治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对于本身经济基础底子薄的农民来说,一旦家里有人生大病,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社会问题比较突出。
  (二)信贷市场结构调查。首先,当地农户面临的普遍问题就是贫困问题,收支平衡且略有节余的家庭所占比例很低,近50%的家庭没有结余,而且78%的家庭有债务;其次,农户贷款用途主要与家庭种植、养殖相关,有相当的部分还用于子女教育、盖房和治病,用于经商的比例最低;再次,农户贷款数额较低,多为3,000元以下,其中,又有超过1/3的家庭贷款数额在1,000元以下。农户金融需求的生存需求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户的借款行为。生存需求特征,使得农户一些情况下的金融需求无法与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对接,比如用于子女教育、盖房和治病的非生产性资金需求显然并不在正规金融服务的范围内。而3,000元以下,甚至1,000元以下的资金需求数额,显然也很难满足正规金融机构的成本收益法则。诸如此类的原因,导致农户的借款来源呈现出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并存的格局(金融机构贷款,占比33.1%,亲戚朋友的资助,占比29.3%),可见,农贷市场的分割性特征是客观存在的。
  (三)制约农民致富的因素。承德市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影响农村经济及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因素很多,如图1所示。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了农村政策这一宏观因素以外,广大农民普遍认为缺少资金(58.2%)是影响农民致富的主要原因。因此,要解决贫困地区的“三农”问题,除了政府部门不断调整农村政策外,根本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而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三农”的“缺血”问题。(图1)
  二、农村金融机构
  承德市贫困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种类较少,就金融发展的地域结构看,承德市贫困农村地区的农村金融存在较明显的被抑制现象。
  (一)农信社。农村信用合作社被看成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农村资金流动的垄断者和投融资活动的主渠道,这在承德市贫困农村地区也不例外,遍布广大农村地区,但农信社的支农功能总体还比较弱。问卷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农民对信用社的金融服务不满意,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信社缺乏合作性质。随着金融制度的改革,合作社的互助共济性正在淡化,“官办”色彩浓厚,农民缺乏入社的积极性;第二,农信社虽然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因其资本充足比率低,经济规模小,不良资产比率高,员工素质较差,管理水平低;第三,信用社为农村社员服务的范围非常有限。经营的自负盈亏、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商业倾向,使得资金向收益相对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流动。而对于效益低、风险高的农业贷款发放上则慎之又慎,经常出现“嫌贫爱富”现象。
  (二)邮政储蓄。调查数据表明,个别乡镇有邮政储蓄机构(40.7%)。邮政储蓄具有点多面广、贴近农村的天然优势,但是邮政储蓄目前提供的金融服务水平较低,并存在制度缺陷,表现在:第一,在业务上它只吸收存款,把储蓄资金转存入中央银行,以转存利率与吸储利率差额作为其收益来源;第二,各地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机构被人们称为“资金漏斗”。邮政储蓄机构将农村仅有的资金“倒流”城市,使本来就紧张的农村金融供给市场更加恶化。
  (三)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在贫困农村地区几乎是零,尤其是中国农业银行,金融改革以来,中国农业银行出于防范风险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考虑,大量撤并欠发达地区的分支机构与营业网点,向城市收缩并上收贷款权限,使其基层机构沦为“吸存机器”。这与它的不放弃农村,但不局限于农村的市场定位是不相符的。
  (四)其他。其他的金融机构,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担保机构、保险机构等在这些地区一并找不到。
  三、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
  (一)供求机制的矛盾。承德市贫困农村地区的资金需求特点与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机制存在矛盾。贫困农村地区农户融资用途主要为子女教育(35.5%)和生产经营需求(37.5%),其次为改善住房条件以及治病用款。所需资金规模较小,据调查资料表明在农户经常性的金融需求中0.5万元~1万元的占40.1%,而1万元~3万元的占46.4%,3万元以上的仅占10%左右。大量的小额融资需求构成农村融资现实需求的主体,农户融资客观上要求融资过程简单、灵活、方便和快捷。这与有盈利预期、讲求信誉、资产抵押的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存在矛盾。因此,农民的融资渠道选择主要是民间融资(57.4%),信用社融资只占11.1%。
  (二)贷款利率上浮幅度高与“三农”经济弱质低效的矛盾。如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5.58%,农村信用社按最大上浮系数为基准利率的2.3倍标准执行达12.84%。这种贷款的高利率与“三农”的弱质低效反差极大,农民不仅得不到实惠,反而加重了负担。
  (三)贫困农村地区的资金需求满足率低。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在贫困农村地区有贷款余额的户数占当地总户数比重平均为15%左右。而有贷款需求的农户约占90%,这90%有贷款需求的农户中,实际向金融机构申请过贷款的比例约为30%,农民贷款满足率为50%左右,在贷款量上的满足率仅为20%~30%,大多数农户资金需求通过民间借贷解决。主要原因是,贷款需求者认为向银行贷款难,表现在:有47.4%的农民认为信用社贷款利率高,有48.1%的农民认为信用社借款手续麻烦,有48.9%的农民认为信用社借款担保难,有55.6%的农民认为额度小。
(四)贷款审批手续繁琐、时间长与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矛盾。目前,由于各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上收,信贷门槛设置过高,大额贷款发放难,即使贷款能够到位,也经常出现贷款不及时,给农村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五)信贷资金安全性强与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弱的矛盾。各金融机构从信贷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出发,自然不愿意将贷款投入到抗风险能力弱的农业生产中,许多农户也正因为考虑到自然条件的不确定性而不敢冒险投入,造成了农村信贷供给和需求均不足。
  通过上述矛盾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承德市贫困地区信贷市场表现出来以下特征:第一层是农村经济弱质低效、分散闭塞的特征,它是农村经济中最基本的决定力量;第二层是农村信贷供给,它基于农村经济的特征,从而也就决定了它的主体结构和政策取向,正是由于农村信贷供给是基于农村经济特征而不是基于农村信贷需求,从而产生了诸多难以调解的矛盾;第三层是农村信贷需求,它基于农村信贷供给,供给什么就只能需求什么,正是由于这种需求是基于供给而不是基于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产生供给抑制型供需缺口和非均衡就是必然的。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