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独立学院经济数学分层次教学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福生 时间:2013-02-15
  2.学生层次化。学生层次化是指学生自愿,因能划类,依类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各个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分为几个层次。例如,将学生分为A、B、C、D四个层次:D层学生是属于学习有很大困难的学生,基本打算放弃微积分的学习;C层学生是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在老师和同学帮助下能掌握课本内容的学生,B层是基础中等,能掌握课本内容,独立完成练习,或可以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的学生,A层是数学基础较好,能够独立完成课堂内外任务的学生。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功与否。为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首先,要向学生宣布上述分层方案的设计,讲清分层的目的和意义,以统一师生认识;其次,教师应指导每位学生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完全由学生自己自愿选择适应自己的层次;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自愿选择的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若有必要,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作个别调整之后,公布分层结果。这样使部分学生既分到了合适的层次上,又保留了“脸面”,自尊心也不至于受到伤害,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学生的层次也不是永远不变的,经过一段学习后,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作必要的调整,最终达到D层逐步解体,B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3.作业层次化、辅导层次化和考核层次化。首先,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C组学生吃不消,A组学生吃不饱。为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层是基础性作业,各层次必须掌握;中等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提高层是中等层后的延伸,适当提升至数学考研大纲要求。其次,除了布置作业要精心安排外,教师辅导也要做到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老师要分层次辅导,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给各个层次学生不同的辅导。另外,每一段时期学完后,可适当的安排过关考核。例如,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层次的试题进行考核,试题分A、B、C、D四种要求,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在期末总考核上按40%到60%之间浮动计入总评。 
  四、分层次教学的效果 
  实施分层次教学后,对经管类6个班的跟踪调查显示,23%的学生成绩已经达到80分以上,60分以下降到19%,40分以下的学生只有5%。害怕期末考试不及格影响毕业的学生只有8%,已经有22%的学生是在自觉的学习数学。 
  分层次教学法的效果是明显的,成绩是显著的。学生分层是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完成的,完全由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这样既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保护了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到轻松自如,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分层次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较好的学生不敢放松,因为学习落后可能会被分到下一层次学习;学习较差的学生要不懈努力,争取下次分层的时候往上跳一层级。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并特别重视对后进生的教学力度。由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符合学生的实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由于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五、分层次教学的启示 
  分层次教学的各级层次化,会受一些看不见的因素左右,而影响着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对这些不利因素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克服。此外,分层次对教师的责任心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教师的教态、语言、作风、人格等都会对分层次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在进行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中尤其值得注意。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在普通高校经济数学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分层次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操作难度大的教学改革工作,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探讨与改进。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