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资本论》有关发展转型的论述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肖巍 钱箭星 时间:2013-02-15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推进兼顾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马克思的环境思想,特别是必须联系人与人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来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论。以往人们比较多地关注马克思的早期文本,其实在《资本论》中也有相当密集的思考和论述,对于我们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具有特殊的启示。

从物质变换到循环经济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不但详尽讨论了资本主义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还揭示了与之交织在一起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分析这种相互交织的关系时,他频繁使用了“物质变换”(《资本论》法文版的中译为“物质循环”)这个概念。马克思的“物质变换(循环)”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劳动和技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这就是生产的“自然”过程。通过劳动,人衣食住行的生产和消费来自大自然,然后又以生产和消费的排泄物形式返回大自然;二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是在资本循环和构成这个循环的一个阶段的商品形态变化中完成的。”在物质变换的实现过程中,人与人的社会经济关系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是不可割裂的。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过程涵盖了人们相互之间的经济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生产过程和整个经济运行除了自身循环,还包含着与自然的循环。

马克思还特地提出在农村和城市、工业和农业之间建立合理的物质能量循环思想。19世纪欧洲已经出现城市污染、土壤肥力衰竭和人口过剩问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对自然的破坏和对人的摧残的基础上,一方面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另一方面却使物质变换“造成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并进一步表现为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包括城乡之间一系列“物质变换的断裂”。这些断裂的爆发就是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前者表现为生产过剩及其商品循环断裂,后者则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循环发生断裂。资本主义生产造成了新的“恶性循环”和城乡联系,但这个循环也意味着另一种可能性,即“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染才能排除”。全社会的物质循环不仅仅在各工业部门之间进行,还包括在城乡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进行。这就要求我们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来探索循环经济方式,用生态链把工业与农业很好地联结起来。

我国生态环境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线性、单向性生产方式既盲目开采资源,又任意排放废料,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料,产品消费后又被当作无用垃圾丢弃,有的甚至连末端处理都没有做到。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尚未实行垃圾分类,大量垃圾只能用填埋方式进行处理,许多地方甚至已经“垃圾围城”;而垃圾焚烧要求严格的技术条件,如果达不到,可能造成更严重污染。

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我们必须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粗放型生产转向集约型生产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逐年扩大是由于两个原因:“第一,由于投入生产的资本不断增长;第二,由于资本使用的效率不断提高”,前者即粗放型增长,后者是集约型增长,是通过改进生产条件和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超额利润。资本的生产效率具体表现在生产资料的效益上,生产效率(益)的提高推动着产业进步和经济转型。

我国原有的资源禀赋就比较差,人均资源占有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偏重数量扩张,追求增长速度,而忽视了经济效益和质量,基本上仍属于粗放型发展,越来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和国际舆论压力迫使我们必须尽快向集约型发展转型。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