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辩证地认识劳动价值论的基点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庚全 时间:2013-02-15
  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催论 基点 辫证认识
  论文摘要:商品二因素、劳动二熏性和价值创造是支撑劳动份值论的三个攀点,三者不可分割;对现实经济中三类问题的分析认为,某些问题的出珑是由于观察三个爹点的视急差异导致的认识错位;在新的历文条件下,要拓宽认识商品的规野,试别不同劳动的价值创造,辩证地认识劳动价值论。
  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已持续多时,学界众多人士各抒己见,表达的观点差别颇大。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有些社会现象与理论确实存在差距,确实令人费解。那么,如何认识劳动价值论,怎样去解释现实向题,笔者认为,讨论问题首先要抓主要矛盾,认清劳动价值论的基点,才能找出产生错位的现象,通过辩证分析来认识新时代的商品和劳动问题,才能得到与时俱进的答案。
  一、劳动价值论的三个基点
    劳动价值论包括的内容有宽派和窄派之分。如果我们撇开内容宽窄的争论,可以发现,虽然不同学派阐述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各不相同,但都承认这一理论建立的基础是稳定的。笔者将这一基础概括为三个基点,即两个支点和一个焦点。
  1.第一支点—商品二因素
  马克思从人们易于把握的使用价值开始,论述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不管商品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商品的物质内容。如果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就是价值—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构成了商品的二个因素。在商品交换中,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里的关系。如果抽去使用价值,那么,商品在交换中表现出来的共同的东西(积累了人类的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的载体,是价值的凝结体。
  2.第二支点—劳动二重性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劳动总是为适合于人类的佑要而产生。劳动力在一定目的引导下在特殊形式上的耗费就是具体劳动。如果把劳动的有用性撇开,生产活动就只剩下一点—它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这种无差别的在人类劳动力生理学愈义上的耗费就是抽象劳动。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这两个支点所支撑的是价值创造,由此人们可以看出价值的真正来源。所以价值创造是由两个支点交汇形成的焦点。

  3.焦点—价值创造
  马克思连结两个支点,阐述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价值是劳动在商品物中体现并通过交换而实现的,表明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等价交换,而价值是凝结于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取决于劳动时间,“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盆。在商品价值形成过程中,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决定因素,其它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只是转移自身价值。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劳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实体。
  劳动价值论围绕价值创造,以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为连结,搭建起逻辑架构。价值创造是焦点;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是理论体系的两个支点。这三个基点相互联结,不可分割,共同形成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石。假若肢解或变更其中任何一个基点,都可能导致这一理论走向反面。认识劳动价值论,唯物史观是前提,既要注意这一理论建立的离度抽象,又要看到现实社会的发展。
  二、现实中的疑问及视角分析
  1.现实中的提问
  伴随着劳动价值论的争论,研究者提出了人们对现实经济生活中若千现象的疑问。笔者从众多疑问中选择以下三例进行讨论。
  第一类疑间: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活劳动(可变资本)创造价值,死劳动(不变资本)只是逐步转移价值而不创造价值;可变资本越多,创造的价值盆越大。如果只有活劳动创造价值,那就意味着“劳动密集性经济比资本、知识密集性经济使用更多的活劳动.这样前者应比后者创造更多的价值。但后者比前者创造更多的财富、更多的使用价值。如此,价值与使用价值背离,并非一致,财富更多的源于劳动之外。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劳动者减少的同时,产品的实物是在迅速增加,而价值里也在不育而喻地增加。“那么,‘价值的源泉’越来越少,而价值却越来越多。这岂不是很矛盾吗,
  第二类疑问: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创造价值,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只是分配和占有价值。当今社会非物质生产部门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提高,而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不断下降,如此,创造价值的劳动者越来越少,价值A也应越来越少。但是,这一结论与今天市场萦荣的事实怎么不符呢,
  第三类疑问: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创造于生产领域而实现于流通领域,增加财富的关键在于生产。“随着社会主义国家市场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价格机制不再是行将就木的剥削工具,而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今天的商品交换中市场引导生产才能使交换顺利进行.重视生产固然正确,但无视消费者具体需求和价格机制将无法完成交换.不能实现价值,企业最终将丧失竞争力和生存权.难道流通领域与价值生产无缘吗,
  2产生疑问的视角分析
  应当说,大多数争论是讨论式的、友好的,而非人身攻击。疑问的产生也是人们积极探寻社会发展规律的表现。对劳动价值论的探索没有终结,不同观点产生的争论对于启发人们思考理论和现实问题是.有益的。不过,笔者认为,其中也有一些疑问的产生,则是由于观察三个基点的立场不同造成的。视角的差异导致认识上的许多错位。
  第一,是揭示剥削还是掩盖剥削,存在路径错位。马克思研究资本,将探寻的触角延伸至生产和消费现象的背后,发现了价值创造的决定因素.并且列出了杜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衡尺度,通过对商品和劳动的剖析,说明价值创造源于劳动,从而确定价值创造的主体是劳动者。马克思层层剥去夜盖于剩余价值之上的外衣,揭示剥削的秘密,最终是要唤起人们为建立无剥削、无压迫的社会制度而奋斗。今夭的情况虽然与马克思时代有许多不同,但价值创造的基点是不变的。认识劳动价值论,同样不能回避剥削问题。如果为了说明某些资本积累的合法性、合理性,牵强地宜称物化劳动同样创造价值,把土地、资本也作为价值的来源,那将带来理论上的棍乱。因为如此定论,世界上就不存在剥削。今天的中国经济生活中,剥削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杜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似乎不可避免,并且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合法性。但合法并不等于不是剥削,剥削形式的变化也没有改变剥削的实质。对于劳动价值论的争论,一边是排除干扰因素,揭示剥削真相;一边是说明资本积象有理,不属于剥削。认识路径上的方向错位,当然会在认识结论上得到不同的反映。第二,将不同质的事物硬性归为一类,存在概念错位。一些疑间的产生与认识者对价值和财富概念的把握错位有关。有人常常主观地将财富与价值混为一谈。劳动价值论的表迷是清楚的:财富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价值则是撇开了生产活动的特定性和劳动的有用性之后人类劳动的凝结。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可比,而不同商品的价值则是可比的,因为价值是同质的,即抽象劳动。马克思不但没有否定土地等生产资料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而且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影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科技等手段的运用所产生的复杂劳动等于多盆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生产的商品与简单劳动生产的商品,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尺度的衡里上会有变化,其价值当然是不同的,前者的价值也应是后者价值的多。马克思为研究方便.把复杂化成简单。马克思说过,“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等的。但它在同样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童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但是,只要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劳动就发生了变化,前后的劳动就不是同一的。所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劳动力减少,都有可能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使财富得到增加。使用价值(财富)的增加和价值的增加不能等同,因为一个是具体的,另一个是抽象的。不过从全杜会来着,复杂劳动的大盆增加,改变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之引起社会商品价值盆的增加。前述问题中,有人把财富与价值比较,就好像将天气和气候相比一样,不具有直接可比性。假如只看到某地连续三天下雨,有人就推定该地气候比他地湿润。显然,这种结论不仅武断,而且可能是一种错位的比较。
  第三,将生活中的具体现象与抽象理论生硬对接.存在“关节”错位。马克思运用抽象思维方法研究劳动价值论,虽然是从有形的商品人手分析的,但很多结论却是撇开了具体的事物,表现为抽象的概念。现实生活中,有人思考问题,把具体事物与抽象概念对接,出现文不对题的疑问。比如,对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的疑问。第三产业本身是包括生产的而且生产的商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不同的形态。马克思强调价值产生于生产领域,实现于流通领域只是区分了两个部类,并没有区分一、二、三产业,所以也没有明确第三产业不存在生产,更没有划分哪些具体劳动属于生产,哪些属于流通。这为人们进一步研究留下空间。创造价值的“活劳动”是劳动价值论的“关节”点。马克思所说的“活劳动”指的是商品生产过程中人类生理意义上体力和智力的支出。这种支出并非必须表现为一次连续性过程。今日的商品生产已完全打破传统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呈现多环节的生产和流通的大址交替。活劳动随时空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可以进一步分析活劳动的不同层次不同环节,或许会得出不同时空维度的活劳动都创造价值的结论。但是认定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从目前看还显得牵强。因为把创造价值的条件当作创造价值的源泉,那是重要“关节”点的错位。
  马克思以19世纪西欧社会现实为材料,考察商品从有形物品出发.考察劳动侧重于物质生产.考察价值侧重价值创造,考察价值量聚集于杜会必要劳动时间。他以简化的手法抓住了杜会经济运行的根本。点明了价值产生的基本线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运行出现劳动价值论没有概括的现象是正常的.因为马克思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真理。他给后人提供了一个简洁的结论,而且为进一步研究建立了一个初始平台。所以,研究问题,要先把马克思界定的概念分清,端正思维方向,把握劳动价值论的抽象性,对具体问题进行深人探讨,补充马克思未竟的事业。发展劳动价值论.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