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增强理论的资源型区域创新发展模式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郑谦 时间:2013-02-15
  [论文关键词]自增强  资源型区域  创新
  [论文摘要]通过阐述资源型区域现有产业发展模式的形成,以及其处于相对“锁定”状态的原因,提出要促进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解除既有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寻找创新发展路径,形成资源型区域新的发展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中往往具有尽可能地依靠当地优势资源,加快发展速度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在资源型区域中更为显著。所谓资源型区域,就是指因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的开采而兴起、发展和壮大,且资源性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区域。资源型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往往较多的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形成以资源性产业为核心的区域产业格局。
  一、自增强理论
  自增强理论最早出现在物理学、化学动力学和理论生物学中,在这类学科中,存在自增强或自催化一类的动态系统,即具有局部正反馈的系统,倾向于具有多重渐近状态或可能的“显式结构”。最初的初始状态和早期随机事件或扰动相结合,将动力学推入这些渐近状态之一的支配域内,由此选择一种结构,最终将系统“锁定”。
  198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W·布雷恩·阿瑟(W.BrainArthur),在论文集《作为一个进化的复杂系统的经济学》中发表了《经济学中的自增强机制》一文,首次将自增强理论引入经济学研究领域,提出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下,经济学领域存在着自增强现象,经济系统中能够产生一种局部正反馈的自增强机制。自增强机制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的影响:(I)高昂的建立成本或固定成本(这使降低单位成本较之增加产出占优势);(2)学习效应(当生产普遍增长时,该效应将改进生产或降低生产成本);(3)合作效益(这使与其他采取相同行动的经济代理人“和睦相处”占优势);(4)适应性预期(市场上的普遍流行使人们相信它还会进一步流行)。
  在自增强机制的作用下,经济系统往往呈现出四方面的特征:(1)多态均衡(Multiple—Equilibrium):系统可能存在两个以上截然不同的市场份额的渐近“解”,系统最终选择哪一个“解”是不确定的、不唯一的和不可预测的。(2)可能无效率(PossibleInefficiency):如果一项技术先天地“好于”另一项(按某种经济福利指标衡量),但由于“坏运气”而未被采用,那么,最后的结果也许就不是最大可能收益。(3)锁定(LockIn):系统一旦到达某个“解”,便难以退出。(4)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市场份额的前期历史一部分是微小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结果——能够决定哪个“解”优先。
  二、自增强机制下资源型区域发展模式选择的形成
  自增强机制实际是一种边际收益递增的经济理论,对传统经济一般均衡分析所采用的规模收益递减是一个较大冲击。虽然自增强理论由于其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尚未被纳入主流经济学领域。但是其理论思想在指导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模式变更等发面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克鲁格曼(Krugman,1995)曾指出产业聚集是边际收益递增的结果。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也反应出局部白增强机制的作用结果。
  在资源型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自增强机制的作用。资源型区域在长期的历史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以区域资源为支撑的区域主导产业格局。从自增强理论来看,之所以资源型区域的产业格局会形成带有明显资源特色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固定成本
  资源型区域在最初的产业选择过程中,借助资源优势是一条代价较小的最优途径,一旦形成一定的产业格局以后,就存在一定的建立成本或者固定成本,成为区域资源型产业继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成为资源型区域转型的主要沉没成本。尤其是以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开发为主要经济支柱产业的区域,其主导产业在形成过程往往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开始资源型产业规模较小,但有着较小的初期开发成本和较大的初期开发利润;由于规模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的增加,资源型产业不断的扩大生产规模,以尽可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最后在区域内部,形成具有巨大固定成本投资的资源型产业集群。

  (二)学习效应
  在资源型区域中,一旦某家企业开始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收益时,区域其他的企业就会形成相互模仿的学习效应,从而在区域内部形成依托某种资源优势的产业集群。随着经济发展,资源型产业逐渐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形成资源型区域的产业格局。这种产业格局一旦形成,由于良好的经济效益表现和巨大的沉没成本的存在,必然会使区域发展模式的选择持续依赖既有路径。
  (三)合作效益
  在资源型区域形成了以资源为依托的主导产业后,与该产业有关的相关产业也会逐渐的发展和壮大起来,在区域内部形成合作效益。这种合作效益形成了区域的资源型产业链,使得变更区域主导产业面临的沉没成本加大,进一步强化了区域资源型产业发展模式。在资源型区域发展过程中,经常会有依托资源型产业的相关产业与之相伴而发展。比如,煤炭开采区域往往有煤炭运输、化工等相关产业的集聚,进一步强化了资源型产业的产业链的稳定程度。同时,合作效益也加大了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难度。
  (四)适应性预期
  在区域发展经验的积累基础上,人们形成适应性预期。即以前的依托资源优势的产业选择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收益,而且这种收益在资源尚未枯竭、市场需求尚未急剧减少、技术进步尚未构成显著影响等情况下会一直存在。因此,资源型区域容易形成继续采用这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依然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预期,导致区域的资源型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形成和强化。
  三、资源型区域发展模式的特征
  由于固定成本、学习效应、合作效益和适应性预期的这些因素的存在,资源型区域的区域发展模式往往呈现很强的以资源产业为核心的特点,形成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选择中相对的“锁定”,进而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中形成“路径依赖”,导致资源型区域经济系统呈现以下的特征:
  (一)路径选择的结果
  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往往是多种路径选择之下的结果。区域经济在发展初期,经济体中存在多个均衡点,形成“多态均衡”,也就是存在多种发展路径的选择,每种路径所带来的区域产业格局不尽相同。刚开始,区域内部各个产业是偶数地和对称地开始的,但仍将以不对称告终,即存在一个“对称性破缺”。不同路径的产业结构模式下,主导产业的市场份额的“排列”或模式是通过最初的市场“涨落”而“显现”的。可选择的多种区域产业结构互相竞争以求占据一个“生态位”,领先的一种区域产业结构对其对手拥有“竞争的排他性”。并且,如果一种区域产业结构先天地具有优先权,且被大部分区域内部竞争力量所采用,那么它很可能就要长期地持续下去,即具有“选择优势”。例如,有的资源型区域在开发初期,既具备开发资源型产业的条件,同时也具备发展地区旅游业的条件。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过程中,是选择资源型产业还是旅游业,往往是区域内外部各方主体的博弈结果,取决于市场需求、政府政策、企业行为以及随机因素等。一旦区域内部的某种产业(如资源型产业)被“选择”,并形成相对于其他产业(旅游业)的“涨势”。如果这种“涨势”不被补偿力所抵消,那么在正反馈机制的作用下,这种“选择”将会进一步被强化,形成“选择优势”,进而逐步成为区域主导产业,并形成区域产业格局。
  (二)可能低效率
  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在自增强机制的作用下形成和稳固,但初期的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选择并不一定是最有效率的选择,即这种选择存在可能无效率。区域经济发展初期是呈现多态均衡的,可供选择的产业结构类型较多,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尤其是区域既得利益团体的努力,凭借“选择优势”,最终形成目前的产业结构格局。这种产业格局的形成在自增强机制的作用下,受历史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在当时的条件下可能是有效率的选择,但是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这种选择路径的效率性可能发展变化,成为无效率的产业结构选择。如在区域开发初期,资源型产业能迅速增加地区经济收入,促进产业结构形成和经济发展。但是在资源不断开发过程中,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不断出现,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说,负面效应不断显现,资源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面临不断升级和发展的问题,产生寻找区域发展的更优路径的需要,因此,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创新区域经济发展路径。

  (三)均衡状态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一旦形成,并不断发展和稳定以后,就形成了一种相对的稳态,这个稳态可以看成是区域发展模式的一种“解”,这个“解”是相对唯一和稳定的。在这种稳态下,区域发展路径和产业结构形成一种相对“锁定”的状态。在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中,经可以看到由于发展路径的相对“锁定”状态,其他非资源型产业和非相关产业的发展速度缓慢,区域整体产业结构的深化滞后。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