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朱承亮 岳宏志 李婷 时间:2013-02-15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 区域创新能力 主成分分析法
  论文摘要:在区域创新相关理论综述的基础之上,引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各省市区域创新能力呈梯次分布特征,且大部分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最后指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系统是西部地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
  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31益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所谓区域创新能力就是一个地区在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以及其他中介服务机构构成的区域创新系统中,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服务、新工艺的能力。对一个地区而言,创新能力就是对该地区知识和技术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呈现出东强西弱,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由高到低呈梯次分布的特征。梅金平(2001)在《区域经济与西部经济发展》中认为,西部地区只有走区域创新之路,才能实现西部经济的大发展。特别的,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已经作为重要的议题写入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西部地区区域创新建设必将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更为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战略支持。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对我国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将能进一步认清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了解各省市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与其他地区的差异,能为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本文的研究也可以作为《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结论有益的参考和补充。
  1相关文献评述
  在国外,最早涉及区域创新能力这一研究领域的是美国学者埃弗雷特·M.罗杰斯和朱迪思·K.拉森(1985)。他们在《硅谷热》一文中揭示了“硅谷”形成“凝聚经济效应”的条件,对后人进一步研究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具有启发意义。直到1996年,国内才首次出现“区域创新能力”一词,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和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联合承担了“增强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能力调研”项目,并出版了专著《区域创新——中关村走向未来》,该书对中关村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理论剖析。可见,在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是一个比较新兴的研究领域。随着区域创新能力理论的提出和进一步丰富完善,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也日益被提上日程,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
  在国外,Cooke(1992)首先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在国外还包括Johannessen和Dolva(1997)、Kaufmann和Todtling(2000)、Koschatzky(2000)等等。但是,目前国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仍处在初期阶段,虽说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上都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但相对来说更偏重于案例的实证分析。至于我国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更是处在初始阶段,是我国创新理论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潘德均(2001)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地方内有关部门和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目前,我国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系统、深入的区域创新系统专题研究,还不能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可操作的对策;局限于个体案例的经验总结和定性分析,没有总体性的定量分析,难以使研究引向深入。

  进入2l世纪以来,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量化研究13益受到重视,日渐成为一个热点的研究领域。国内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甄峰等(2000)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管理与制度创新,宏观经济、社会环境等四个方面共48项具体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沿海l0个省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而官建成等(2003)从知识流动、系统的演化规律、创新绩效的评价、创新环境的分析等四个方面人手分析区域创新系统,但是缺乏具体完整的分析指标。朱海就(2004)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估更侧重于企业创新能力、网络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环境的分析。何亚琼,秦沛(2005)从一种新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视角——区域创新网络成熟度,综合考虑区域创新动态集成运作过程,并设计出区域创新网络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较多地考虑了一些定性因素,可操作性不强。张伟等(2007)从创新基础、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四个方面建立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5个城市的城市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且以济南市为例,给出了其城市创新能力的总体评价和定位。庞咏刚,孙玉涛(2007)提出了基于企业创新能力视角的区域创新体系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对我国30个省区的创新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2评价模型的建立
  2.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以上研究文献中可知,目前国内尚未建立起统一的评价区域创新能力、指导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是,以柳卸林等为成员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自2001年起就开始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持续深入的分析,他们发表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从创新环境、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的经济效益等五个方面来评价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建立了由48项二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这在我国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得到了相关学者的广泛认可。因此,本文将引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的指标体系,从创新环境等五个方面来评价我国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同时考虑到数据的易得性、可操作性,本文将选取21项二级指标对我国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2评价模型的选择
  本文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评价我国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状况。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构造原始变量的适当的线性组合,以产生一系列互不相关的新变量,从中选出少量几个新变量并使它们含有足够多的原始变量带有的信息,从而使得这几个新变量代替原始变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可能。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其权重的确定是基于数据分析而得到的指标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不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1)为消除由于量纲不同可能带来的影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设标准化的数据为xi。
  (2)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及其特征值和正交单位化特征向量。
  (3)选择主成分的个数。在确定主成分的个数时,一般是使前k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一定的要求(≥85%)。前k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越大,说明它所包含的原始信息量越多。
  (4)求主成分载荷矩阵。有时为了使指标在主成分上的负荷具有明显的倾向性需要进行因子旋转。
  (5)求主成分表达式。

  (6)计算各个主成分以及综合主成分得分及排名。为了比较直观地显示研究对象综合能力的大小,各个主成分得分以及综合主成分得分可以按以下公式转换成百分制形式:

  3实证分析
  在西部大开发大背景下,本文对我国西部地区1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评价(由于西藏数据缺失过多,故不在研究范围之内),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借助SPSS12.0以及Excel软件,从《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6)以及《中国人Ii1统计年鉴》(2006)中得到原始数据如表2所示。将表2中的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按照上述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步骤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相关结果见表3一表5。

  对表2中的原始数据(x;)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数据(x;’),然后计算得到标准化数据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以及累计方差贡献率,见表3。从表3可知: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的5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3.082%接近1,即基本上保留了原来变量的信息,而因子由21个减少为5个,故提取了5个主成分,达到了降维与化简的目的。从中还可以看出第1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较大,达到了58.80%,占到了累积方差贡献率(93.082%)的一半以上。


  计算主成分载荷矩阵及其特征向量,结果见表4所示。
  由表4可见:在不需要进行因子旋转的情况下,各个指标在这5个主成分上的负荷就具有较为明显的倾向性。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