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马素珍 时间:2013-02-15
(1) 竞争力资产和过程是两个方面的结合;(2) 在一定的条件下创造新资产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 (3) 单纯依赖资源察赋的国家可能富有,但却不具有国际竞争力; (4) 资源贫乏的穷国可能通过高效的转换过程而变得极富国际竞争力; (5) 穷国可能比富国更具国际竞争力; (6) 国际化是建立在引进吸收或输出扩张能力或两者兼备的基础上的; (7) 竞争是可以测度的,以划分为硬指标和软指标; (8) 硬指标的周期比软指标要短; (9) 从趋势看一国越发展经济,就越依赖软指标的表现; (10) 国际竞争力是变动的,但也是可以长期保持的。基于对国际竞争力的上述理解,他们把国际竞争力分为八类要素:国内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国际化、企业管理、金融环境、基础设施、政府管理和国民素质。
3.2“钻石模型”理论
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专家迈克尔·波特是第一位从产业层面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学者。他首先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定义方法,把产业定义为生产直接相互竞争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这样定义产业就可以把企业、产业和国家结合起来分析,从而为全面、正确地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在对许多国家的多种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波特得出结论说:一个国家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以下六个要素:
一是生产要素条件。生产要素可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是指一国先天拥有或不用花费太大代价就能得到的要素;高级要素是指通过长期投资或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随着世界贸易结构越来越转向以制成品为主,以及基本要素的普遍可供性,一个国家基本要素的重要性正日益下降,高级要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二是需求状况。国内需求是影响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另一重要因素。波特认为:国内需求分为细分的需求、老练挑剔的需求、前瞻性的需求三类。一国若在某一个细分市场上的需求量大,则这个国家在此细分市场上将占优势。老练挑剔的需求对企业形成经常性的压力,消费者的这种需求是企业所不能回避的,只能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生产出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一国国内的前瞻性的需求若能在国外市场上迅速铺开,则该国产品就具有别国产品所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三是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这主要是指原材料、零部件等上游产业及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上游产业的存在为下游产业提供及时、高质量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上下游产业的紧密合作,会增强双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强的上游产业可以及时为下游产业提供新概念、新创意,而下游产业也成为上游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所。因此,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产业往往同时在一个国家产生。
四是企业的经营战略、结构与竞争方式。这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特点及竞争程度所赖以存在的国家环境。一个国家内部市场的竞争结构会对该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激烈的国内竞争是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最有力的刺激因素。激烈的国内竞争还会迫使企业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因此,经过国内激烈竞争锻炼的企业往往更加成熟,更具有国际竞争力,更容易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五是机遇。一些偶然性的事件和机会有时也会对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比如纯粹的发明活动、外国政府的政治决策、世界或地区需求的高涨、战争等。
六是行为。政府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实际作用是影响上述前四个方面因素。政府对这四个因素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反之,政府的行为也可能会受到以上各种因素的影响。波特将这六个方面的因素绘成一个菱性状图形,来表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一个思维框架,我们称之为“钻石模型”理论。
参考文献
[1]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5
[2]赵洪斌.论产业竞争力———一个理论综述[J].当代财经,2004,
[3]陈卫平,朱述斌.“钻石模型”国外竞争力理论的新发展[J].经济前沿,2005:(5):19-22
[4]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世界竞争力年鉴[M].2007:12
[5]M.E.波特,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J].Economic Journal.1969.New York: The free Press, A new view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2006: 179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