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知识属性、动因及增长方式的演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浦根祥 时间:2013-02-15
  论文关键词:知识;知识社会学;增长方式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不步学者已将其触角忡向这领域不过,人们在谈论”知识经济”这一话题时总是倾向于对知识作黑箱化”处理,他们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知识制约,而将经济税为左右知识增长受增长方式的演变,强调知识建构属性的呼声在国内似乎还不多见。事实上,只有将知识视为受经济制约.知识才会显示出其稀缺性”应该最认,对知识,尤其是耐科学知识的属性、发展动因及增长方式进行专业研究的当推知识社会学家,他们分别来自本世纪以来兴起的知识社会学,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研究领域.他们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已为世人瞩目。对此,笔者以为如能积极借鉴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从社会学及经济学视角回溯知识属性.发展动因及增长方式的演变过程,以此推动我国知识经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八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本文将首先从知识社会学税角引出知识及知识属性这话题.然后依据其演化、展开进程作经济学归纳.最后再就我国知识经济的理论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希籍此引起人们的关注。

  1  知识社会学关于知识属性的讨论
    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Knowledge)所奉行的一个教条就是要将知识划分为如下两类;
一类是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另一类是自然科学知识一因为前一类知识受社会,人文因素所左右,系“主观”知识:后一类知识不受社会、人文因素影响,系经验知识,系“客观”知识。这也就是贯穿于知识社会学始终的“知识二分法”传统。受“二分法”思维方式制约,知识社会学所言的知识有一个特定“指称”,即社会、人文科学知识,这是因为只有这种知识才接受社会学考查,而作为自然科学知识,由于它具有不受社会、人文因素影响,系客观知识,故而免于社会学研究。
    “二分法”思维方式给当代社会带来的第一个后果就是在以知识为研究对象的诸多学科,包括知识社会学,科学思想史,科学哲学等研究领域内逐步形成了这样的价值观,即自然科学知识属一种特殊类型的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应享有特权,它不仅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独特的研究方法,对普遍真理有着执着追求的信念,而且还具有改造、利用自然,为人类带来物质福利,直接将人类社会带人现代化的功能。于是,一种贯穿于现代化始终的“科学主义”价值观以压倒一切的优势主宰着人们的信仰。
    “二分法”思维方式给当代社会带来的第二个后果就是在两类知识之间.在两种文化之间留下厂一条难以填平的鸿沟,鸿沟的一旁是享有特权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文化;另一旁是无特权所言的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文化,以致于这种带有明显”歧视”色彩的文化现象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越来越难为人们所接受:
    细究起来,“二分法”所要表达的思想集中到一点就是基于如下判断:即自然科学知识是以”求真”定位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是以“求善”、“求美”定位的;“真”真到什么程度可诉诸经验事实检验。而“美”美到什么程度,“善”善到什么程度则需要借助于人们对它的主观感受加以评判,可以说前者采用客观标准,后者采用主观标准是知识社会学家进行知识划界的全部理由。
    应该承认,科学知识的“求真”定位基本上反映出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轨迹,对此,知识社会学家曼海姆(K. Mannheim )。科学史家萨顿(G. baryon ),科学哲学的“维也纳学派(Vienna School)”等均作了积极探讨,可以说围绕着科学知识“求真”问题的探讨,围绕着科学文化无比优越性问题的探讨才使得这些学科得以迅猛发展。日后,由于技术知识同样带有经验知识的内涵,一些知识社会学家又将技术知识纳人“客观知识”的范畴中来。与科学知识相比,技术知识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受科学推力作用因而使其含有“求真”的一面:而另一方面,由于它更受市场需求的直接拉动,因而它更含有“求善”的一面正因为如此,在今天的西方发达国家,科学仍然是“Science”,技术仍然是“Technology”,以科学知识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极少以技术知识作为其经验支持基础,如早期的科学哲学,科学思想史,科学史”内史”派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自“’西学东渐”以来,尤其是西方科学文化直接作用于中国现代化以来(它指“洋务运动”以来).国人首先是从“求善”需要“.师夷之技以制夷”)有选择引进西方科技的.人们偏爱技术知识胜于偏爱科学知识,当且仅当人们在认识到技术知识强烈地依赖于科学知识时,科学知识才开始大规模地进人中国,以致于在西方有“Science & Technology ”,在中国肩“科学技术”它含有“科学之技术”或“科学的技术(Science Technology)”之含义、虽然在“西学东渐”过程中发生了这样的偏离,但在知识经挤即将来临之际,却有利于人们对科学文化作这样的理解,即技术知识是直接服务于经济的,科学知识是直接服务于技术的,甚至可以借助于对科学知识的“孵化”直接服务于经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带有这样的价值判断。
  2科学社会学关于知识的讨论
    科学知识是以“求真”定位的吗?如果这一命翘成立,那么,是强的,还是弱的?“求真”与“求善”的关系如何?只有是“真”的才是“美”的吗?科学知识是在怎样的动力机制作用下发生的?对此,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也纷纷参与讨论。
    毫无疑问,在以科学知识属性为其研究对象的诸多学科中居主导地位的当推科学哲学,统治科学哲学研究领域时间最长的又当推“维也纳学派”,该学派自本世纪加年代形成以来一直扮演着科学哲学的“领袖”角色,直到60年代为止:前文已述,该学派奉行的研究范式就是要将科学知识属性定位在“求真”的基调上,认为科学理论是不断地逼近真理的,科学知识是被不断证实的,默顿科学社会学就是在这样该学派独领风骚的环境中发育的。
  2.1科学家的行为规范和科学体制化目标
    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大厦的“内核”就是关于科学家的行为规范和科学体制化目标:听谓科学家的行为规范及科学体制化目标的基本假定,它包括如下几点:

  (1)普遍主义.它强调科学真理的检验标准到处一样,只要是科学真理、不论其来源如何,都得服从于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普遏标准,以这种标准与先前检验知识的标准是一致的。
    (2)公有主义一它强调所有科学上的重大发现都是社会合作的产物、应归科学共同体所公有。
    (3)无私利性二它要求从事科学活动、创造知识的人不应以科学谋私利,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的唯一目的是发展知识而不是其他‘科学家不能因为他个人因素来决定接受或拒斥一种科学思想。科学家热衷于探索和发现科学真理的真正动力来自其内在兴趣。
    (4)有秩序的怀疑主义。它强调研究科学的人不承认在神圣的,不可批判的东西同非神圣的,可以进行批判性研究之间存在着绝对固定的界限,它主张所有科学知识都要严格加以检验:
    (5)体制化目标。科学体制化目标就是扩展确证无误的知识,就是要追求真理:
  2 .2关于规范及体制化目标的一些讨论
    所谓“普遍主义”本质上就是要为科学知识的真理属性给出评判标准,这种评判标准就是实证主义评判标准,科学家在评价科学知识或科学理论时必须无条件地执行这种标准,而不是从个人的其他原因制造这种标准或修正这种标准,标准一经确立,就应该维护其逻辑的一致性和历史的一致性,说得白一些,默顿( R,1i . Merton)笔下的“普遍主义”标准是超越时空的,用于检验亚里士多德力学的标准同样适用于检验牛顿力学。
    所谓“公有主义”本质上就是一项分配原则,它完全不同于经济学意义上的分配原则,它要求生产知识的主体劳动者科学家是一些无任何私利的“科学理性人”他们所生产的知识成果应归科学共同体所共有、生产者所追求的仅仅是“同行承一汰”,他们所享有的产权仅仅是荣誉性的,充其量在定理、定律之前冠之以某某人,如韦达定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等等:整个科学活动就是在这样的分配原则下进行的。
    所谓“无私利性”既体现在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的动机上,即要求科学家“为科学而科学”,而不是“为利益而科学”,“为职业而科学”,又体现在科学家的日常行为之中,即科学家不能因为其他方面的原因来接受或拒斥一种理论;从规范3中还可以看出,作为“科学理性人”的科学家完全是在“一只看不见的手(An inversible hand)”引导下从事科学活动的,作为整个科学事业的发展应该完全由科学家个人的内在兴趣来驱动,由来自于同行竞争的压力来驱动‘社会外部因素只能作为其给定的界面条件,或加速或延缓科学事业的发展,它不可能影响到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不可能影响到科学共同体内部的自主性。
    所谓“有秩序的怀疑主义”就是要对一切既成的科学理论,科学命题进行彻底地.‘证实”,以保证科学知识的“确证无误”,这条规范还进一步认为、科学家总是不满于既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命题,总是企图进一步扩展既成理论与命题的解释范围。但它同时又强调科学家在对既成理论与命题持“怀疑主义”态度时必须是有秩序的,有条理的,这就是要保持逻辑的一致性:
    所谓”科学体制化目标”本质上是一项制度安排,”科学体制化”本意是指从事科学活动的科学家要职业化、科学共同体要作为合理合法的制度性组织存在于社会之中。然一旦将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视为一种职业,将科学共同体视为一种组织建制,势必影响到科学家“为科学而科学”目标的实现,势必影响到政府及其他职能部门对科学施加的种种控制,因此,在科学体制化目标的实现途中将体制化目标牢牢锁定在追求真理而不是其他是非常必要的。
      从这些规范中还可以看出,由于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系纯粹的,理性的智力操作过程,故社会学家无须过问其认知层面的问题、社会学家所要关心的问题是在将知识生产过程.‘黑箱化”前提下、研究其投人与产出的技术关系,研究其内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其与外部的互动关系、故无论是知识社会学,还是科学社会学均不以科学知识为其研究对象。
  3当代知识社会学关于科学知识的讨论
    将科学事业定位于“求真”、并且将之贯穿于整个科学事业发展之全过程,是传统知识社会学和默顿科学社会学关于科学知识属性所作的““标准解释”、也是早期科学哲学关于科学知识属性所作的经典解释之一,可以说这些来自于不同研究领域的解释在本世纪20—60年代期间是互为支持的,再加之科学思想史、科学史“内史派”的映衬,基本上代表了该时期诸多学科领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然而,自60年代以来,以汉森( N , R . Hanson )的代表作(发现的模式)和库恩(T, Kuhn)的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发表为标志,有关科学知识属性的经典解释开始走向衰落,默顿科学社会学的标准解释又是依附于经典解释的,因此、在经典解释趋向解构时,标准解释走向衰落不过是个时间的问题了,它的解构终于在70年代中期开始显现出来。此处就发生在知识社会学研究领域中所发生的认识论革命和方法论革命谈起。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