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基础设施投资绩效分析与结构优化——试论陕西省1978~~2006年的数据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解少勇 张晓静 时间:2013-02-14
  论文摘要:基础设施会长期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以陕西省为例,作者在分析了政府基础设施投资现状,结合现状分析和对各类支出经济绩效的评估,在力争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的前提下,为促进经济的更快发展,需要提高基础设施支出在GDP中的比重,按照各项支出对经济的弹性系数改进投入方向,调整对经济作用较弱支出的内部结构。
  论文关键词:基础设施投资 支出结构 经济增长
  一、政府基础设施支出的现状分析
  本文以对经济作用显著的基础设施支出为研究视角,分析了陕西省基础设施支出的现状及问题,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考虑到基础设施支出对经济作用的滞后性,同时考虑到体制变革的影响对参数稳定性进行了检验,使结果更具可信度和说服力。
  (一)基础设施支出范围的确定
  本文遵循尽量全面又不高估的原则,把包含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支援农业支出、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5类的基础设施狭义支出作为具体度量指标。其中,支援农业支出包括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在2001年时分开统计,2001年后的数据由教育事业费、文体广播事业费、科学事业费、医疗卫生事业费加总得到。下文数据均是通过对《陕西统计年鉴》的整理、计算得来。
  (二)陕西省基础设施支出的现状分析
  1、支出绝对量不断增长。自1978年以来,陕西省基础设施支出总量规模至2006年时已经达369。828亿元,是1978年11。1796亿元的33倍多。从各项支出来看,基本建设支出在1987—1991年2003—2004年两个时期有一定的下降,支援农业支出在2003年和2005年有所下降,但其它年份都呈快速增长趋势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科技三项费用呈缓慢增长状态,文教科学卫生费用支出总量大且总量增长极快。总体来说,各项费用在1978年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增长相对缓慢,此后的上升势头强劲。
  2、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且波动较大。从1978年到1996年这一比重一直是逐年下降的,由1978年的13.8%下降到1996年的最低水平5.O%。在1994年实行财税综合改革后,这一比重停止下降,出现明显上升趋势,并在2001年达到9.0%的新高点。
  3、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支出增长较快,生产性基础设施支出呈下降状态。文教科学卫生费用占比从1978年的28。4%快速上升至1995年的61。9%,之后这一比重虽有下降但也有45%左右;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所占比重由4。1%增加到6。9%,呈小幅上升状态。总体来看,二者所占比重之和并且是不断上升的,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对关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性基础设施重视程度的增加,这也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科技三项费用占比较为稳定,在1.7%附近波动;支援农业支出所占比重一度下降至2003年的15.2%左右,2004年上升到30.3%;基本建设支出占比从1978年开始处于下降状,在上世纪8O年代中至2002年呈两端高、中间低的”V”形,在2002年回升到30.3%。

  (三)陕西省基础设施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占GDP的比重偏低,没有随经济发展而增加。相关统计分析表明,1991年以来的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GDP之比在8%一13%之间,每100元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会产生237.2元的增加值。与此相比,我省的该支出是偏低的。由于基础设施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应保持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互动关系,基础设施投资在合理范围内应适当增加,在不同时期或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占GDP的比重不断调整。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