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协调发展的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辉 时间:2010-06-25
摘要:从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相协调的内涵出发,着重分析了我国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协调的现实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技术标准,科技研发,内涵,对策


  国际技术标准的背后主要是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技研发及其对科技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随着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标准、知识产品对市场的占领与保护作用正在不断凸现出来,成为发达国家聚集世界财富的杠杆和发展家发展的硬约束。随着关税壁垒与行政壁垒的逐步消除,我国将直接面对拥有国际营销和科技研发综合优势的跨国公司的竞争。先进的国际营销理念和技巧可以通过学习和创新很快学会,但深层次的科技研发能力、技术标准实力、知识产权优势的获得却非一日之功。促使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战略性课题。

 

  一、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协调发展的内涵


  技术标准和科技研发的推进是技术标准和科技研发的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是标准体系和科技研发体系的层次结构、环节构成合理化与高级化的过程,是技术标准管理体制和科技研发管理体制不断变革和完善的过程。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相协调的内涵是指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技术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科技研发的深化,而科技研发可以相当程度地转变为技术标准,二者具有相同的指向性。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环境下,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体现着一个国家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大小。技术标准具有垄断性和合法性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市场进入壁垒,而科技成果是技术标准的载体和体现,科技成果与科技研发又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技术标准通过科技成果的转化与科技研发这个行为结合起来。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使得科技成果的管理趋于规范化,通过技术升级、制度创新、组织和市场稳定等重要环节,推进科技成果的标准化、国际化和市场化,进而达到科技生产力跃升的目的。


  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二者的相互需求、相互支持和相互制约。


  1.技术标准的发展能够通过提高标准化过程的投入合理性、立项及时性、借助标准化推广科学技术和提高科研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实现和放大科技研发成果的商业化价值和产业化价值。在科技研发活动中,适时地介入技术标准的制定也可以降低科技研发的技术风险,增强科技研发的动力;科技研发的发展也能够通过创造技术先进、市场适应性好、经济价值高的成果为技术标准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进而不断提高技术标准中的科技含量和自主技术含量,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升。


  2.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周期过长、缺乏与科技研发的协调立项机制、政府和机构支持不足、技术标准的形成限制产品的多样化的发展等情况,都会造成对科技研发的需求不足和支持乏力,进而制约着科技研发的发展;反之,科技研发活动的不良状况也会制约着技术标准的发展。

 

  二、我国促进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协调发展的状况分析


  通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的环境和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为形成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之间的协调关系提供了发展基础。


  1.社会各界十分重视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的协调发展问题。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对内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加人WT0以后,改变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两者联系不紧、脱节严重的局面,通过逐步培育促使两者形成相互促进的协调发展关系,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越来越多的产业领先企业、支持机构所关心的战略性问题。


  2.以科技和标准驱动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的数量在增加。我国一些通过合资合作发展起来的产业领先企业,对引进/采用的部分国际先进技术和标准已经具备了消化、吸收和局部创新的能力(例如,海尔、海信),它们不断增加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活动的资金、人才、信息的投入,而且能够把两者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相互促进的作用。


  3.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协调发展的诸多支撑条件正在逐步形成。一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等、法规,科技部最近又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科技计划、科技成果管理计划改革以及关于科技评价方法改革的新政策,这使得我国科技研发与技术标准的协调发展有了政策法规的支撑。另一方面,我国已经建立了各级、各类标准化与科技成果管理机构,并形成了一支有关管理的技术队伍,开展了正常的标准化与成果科技成果方面的工作;同时,从事与技术标准化和科技研发相关的民间机构数量在不断增加,部分协会的服务、协调和规范性功能正在被强化。这都为我国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政府科技研发和技术标准投资的力度不断增强、重点不断突出、方式和渠道不断优化。我国政府在大幅度增加应用性科技研发投资资助规模的同时,也改变了投资的方式、重点和渠道。例如,对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教机构合作开展综合性科技研发的投资资助比重在增加;对科技研发过程下游环节(如中试和产业化环节)投资资助比重在增加;对风险大、前景好的创新性科技研发项目投资资助比重在增加;对先进性和持续性好的滚动式科技研发项目投资资助比重在增加。


  5.我国技术标准和科技研发的机制建设得到重视。随着市场信息、技术进步对和产业贡献的快速增加,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力度的不断增强,市场通过价格和信息对技术标准化与科技研发活动的影响在逐步增大;随着企业集团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我国部分产业的集中度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能够支撑产业领先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获得较为持久超额利润的非对称性市场结构,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增加技术标准化与科技研发投入提供了外部动力条件;随着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市场建立和发展,我国要素市场初步形成了将资源优先向技术标准化与科技研发发展水平高的企业调节的功能。


  三、实现我国技术标准和科技研发协调发展的对策


  为了加快实现我国技术标准和科技研发的协调发展,提高我国技术标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效地促进技术进步,从而实现我国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1.形成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技术标准和科技研发协调体制


  政府职能的转变可以改变科技研发与技术标准相脱离的局面。在政府主导的体制下,既然科技研发和技术标准都主要由政府出资进行,那么科技研发的成果和技术标准出来之后,政府也必然面临如何向市场推广的问题。因此科技研发和技术标准活动就缺乏和市场充分互动的联系,这就形成了一边是政府在大力推广,另一边企业却反应平平的尴尬局面。政府职能转变之后,科技研发和技术标准以市场为主导,企业成为参与科技研发和技术标准活动的主体,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因素必然会得到充分的考虑,科技成果也会迅速地产业化和市场化,技术标准也会更加能够体现市场的意志,对市场秩序起到良好的维持作用。


  2.推动企业成为科技研发和技术标准活动的主体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只有企业经营效益上去了,国民经济才能体现出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而科技研发和技术标准活动正是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即企业)创造和维持其竞争优势服务的,因此企业理所应当成为科技研发和技术标准活动的主体。推动企业成为科技研发和技术标准活动的主体,要从市场经济的出发,调动企业的利益驱动机制,形成企业积极主动参与科技研发和技术标准活动的局面。


  3.加强技术标准的能力建设


  这方面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例如:加大对国际型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力度,组建标准化人才培养基地;发展自愿性技术标准,积极推行技术标准管理体制改革;出台促进研发成果转换为技术标准的鼓励办法;设立技术标准发展基金,尤其是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企业进行补贴或政策优惠;鼓励科技人员和标准化人员之间的流动和信息交流;健全面向企业的技术标准服务和监督体系;及时跟踪国内外技术进步的新形势等。


  4.加强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协调发展的外部环境的建设


  一条重要的指导方针是,在国家积极干预的同时,要让市场在促进技术标准和科技研发紧密联系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这就要求针对不同的行业,科技研发与技术标准协调发展的机制要有所不同。有的行业,如农业、建设工程领域可能需要政府部门更多的介入,而有的行业,如普通家电业就需要政府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那些需要政府较大程度介入的领域,也需要考虑适当的介入方式。例如在工程建设领域,国家广泛地推行强制性的标准虽然有助于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降低协调成本、保证用户的安全等,但也有可能导致企业创新动力的不足。这就要求政府采取多管齐下的举措,比如扶持行业协会等。在法规的建设方面,同样需要考虑法规实施过程中无数个微观主体的动力机制问题,要求制定法规的过程要有较高程度的民主性,使企业、消费者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有更好的参与。


  5.在多个层次上出台鼓励企业研发活动的政策


  为了保证国家的标准化战略具有长期的、可持续的效应,国家应当在多个层次上出台鼓励企业研发活动的政策。例如,对那些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并取得实际成果的企业予以税收方面的优惠。国家的标准化战略到了这个层次,就不再是局限于政府某个部委或者部门的事情了,而是需要多个层次、多个方面的机构全方位地行动起来。例如,国外广泛流行的产学研相结合,如果要在我国实施,这就要对我国目前的科研体制进行改革,而这已经超出了其通常的职能范围而需要其他部门的行动与支持。